无上权臣
繁体版

第093章 取城

    事不宜迟,杨义回到营帐就立马召集手下部将,然后吩咐他们去整顿人马,还有派人去青云寨调取人马,两座营地各留五百人驻守,其他人都全部开拔营州城下,当然兵工坊的人员不在其郑

    近六千人马浩浩荡荡的朝营州城方向而去,其中两千人是杨义一手带起来的,这精神面貌自然不用多,就是精锐之师。

    而其它还有近四千人马是原来青云寨的,这些人本来就有不少是军人,只是营州胡贼叛乱,他们军队被击败击散,才不得已投了慕青云,所以底子还是很不错的,稍微一训练,这军人那种武威挺拔的精神气就出来了,与之前在青云寨做山贼的面貌截然不同。

    现在这支军队已经不是平卢军,而是皇帝李承远亲赐的名字——归义军。

    郭学铭捋着胡须,意味深长的看着这支军队,然后满意的点点头道:“杨将军果然是大将之才,这支归义军,完全可以跟朝廷的北衙六军相媲美。”

    郭学铭所的北衙六军就是皇帝的禁卫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还有就是左右神武军。

    只是这些年,北衙六军都深在长安,没有对外作战,所以战斗力较建国初期下降了,但是毕竟是皇帝的禁卫军,实力还是高出其他军队不少。

    杨义虽然没有见过北衙六军,不过他可以想象,皇帝的私人武装,那战斗力肯定是很强悍的,纪律性自然也不用,郭学铭能把归义军与其相比较,可以看出他对归义军是很肯定。

    “郭大人过誉了。”杨义客气的道,现在这支归义军还只是东拼西凑来的,很大一部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还有些没有经历战场的考验,这点他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郭大人,前面过去就是营州城了。”杨义马鞭往前一指。

    郭学铭着方向望去,只前面一座魏巍的城池耸立在眼前,远远望去何其威武壮观,只是城墙上的颜色不均,还有些角落似乎有些残破了,想来胡贼曾经攻城造成的。

    此时,城墙上的旗帜烈烈飞扬,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唐字。

    郭学铭叹了一口气道:“几年不见,这营州城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虽然有些残破了,它依旧坚耸在唐罗帝国的国土上,但已经是物是人非。”

    他回忆起以前的营州城,那时候是苏玄大将军率领平卢军驻守,这里是帝国东北部的交通枢纽,是唐罗帝国与高句丽、百济、契丹、奚等胡人进行商贸交易的中心,那时的营州城何其繁华,何其热闹,现在已经随着大将军的逝去而不复存在了,他不由睹物思人。

    杨义了没有郭学铭这么多的感叹,他只知道这座城市即将属于自己,而他在唐罗帝国的灿烂人生也将从这里开始。

    两人各自思索之间,大军已经到了可以攻击的范围,城门上早就发现了情况,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放了一支箭下来,正中杨义坐下骏马马蹄前的空地上,杨义立马停了下来。

    “徐大人!”城墙上一名士兵跟旁边的将军禀报道。

    那徐大人就是守城的将领徐冉,自从上次莫名其妙来了一支军队以后,他就干脆搬到了这里,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解决,生怕那支不明军队去而复返,突然攻城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果不其然,徐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过让他不解的是,下面这支军队似乎与前面那支不同,他打的是一个杨字大旗,徐冉突然想起来了,营州城的西南有一支平卢军,据自己了解,那领头将军叫杨义,只是这支人马一直在城外游荡,并与胡贼作战,为何会到营州城来呢?

    不等徐冉想明白,杨义就带着郭学铭,两人两马到了营州城下。

    城门上的人见只有两人过来,都看向徐冉,见他没有下令阻拦,于是便放他们过来了。

    “城门上的可是徐冉徐将军?”杨义扯着嗓子,高声朝着上面着,生怕他们听不到。

    徐冉惊讶,居然还有人认识我,于是回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没错!我就是徐冉,你等率众来此所谓何事?你们可知这里是唐罗帝国的营州城,我劝你们还是速速离开这里,别引火烧身。”

    杨义与郭学铭对视一眼,然后道:“我是归义郎将,营州司马杨义,旁边这是朝廷的钦差大臣,监察御史郭学铭郭大人,奉圣上之命来接管营州城,请徐将军快快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又是归义郎将、营州司马,又是钦差大臣、监察御史的,徐冉都一一听在耳里,还在心里揣测着,这无凭无据,要是对方诈城,到时候凶多吉少,营州城恐怕就陷入敌手了。

    徐冉打定主意对着城下问道:“你们空口无凭,我可不能放你们入城。”

    杨义没有恼怒,相反,他觉得这个徐冉还是个精明强干之才,要知道,能在孤立无援,胡贼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他能率领营州民众坚守城池这么久,靠的可不仅仅是一时之勇。

    “徐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这里有御旨和敕碟,还请徐将军验查。”

    只是城墙上没有了回应,正当杨义和郭学铭不解之时,从城墙上扔了一个竹筐下来,杨义无奈的一笑,这个神操作很溜,他在古代的电视剧中见过,为了防止敌人借机功城,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杨义将御旨和敕碟都放在竹筐里面,上面的人慢慢顺着绳子将它拉了上去。

    “将军,你看!”士兵将印信交到徐冉手里。

    徐冉接过印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的的确确写的与那人的一致,上面还盖有皇帝陛下的签名和盖子,徐冉不放心,细细看了两三遍,没有发现问题,然后又叫来城内的文官来确认,也肯定是御旨无疑。

    经过这一番确认,徐冉终于确信了这个结果,他心中有种高兴却又失落的感觉,高心是朝廷终于支援营州了,要不然营州迟早被胡贼所破,到时候城中百姓只能惨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