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国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章 北伐匈奴

    第二天,义渠骇有了前车之鉴,心中还惦念着归国之事,两人早早的起床,洗嗽。用过早点,义渠骇便向芈月辞行,她一改往常亲自送到宫外。临走前语重心长地说:“告诉你一件重要的军国大事,昨日秦国众臣召开紧急军政会议。魏、韩、齐、楚等国串通一气,秘密结盟,肆意妄为给秦国制造事端,借机攻我城池,掠我国土。我的稷儿登上秦王之位,屁股还没坐热,就要面对诸候国合纵来犯。他们看我稷儿年幼,欺我芈月乃一介女流,故而才敢兴风作浪。面对多国的合力攻势,我紧紧地捏了一把汗,无论如何也要奋力一战,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些不安分守己的诸候国。你归国之后,切记我的国事之托,时机成熟的时候,适当地旁敲侧击,助我秦军。芈月向你致谢!切记…拜托…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来说有求必应。”

    义渠骇深受感动,满口应诺:“太后尽管放手一博,义渠国永远与您同仇敌慨,风雨同舟。”

    芈月马上送来两件特意为他量身定做的秦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是我的一片心意,送给你穿着御寒。”

    义渠骇惊喜地打量着眼前的衣物,芈月又不失时机地送上一块雕刻有龙凤呈祥图案的金镶玉,说:“我们秦人的华服又怎能少了玉佩呢?但愿你能记住我的情,明白我的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随从的催促下他又不得不离开,一步三回头深情地望着渐行渐远的秦王宫。

    其实,芈月的意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想用自己的柔情感化义渠骇,用秦人的文化教化义渠骇,让义渠王穿上秦服开化义渠人的传统思想观念,千方百计拉拢义渠骇,让他依附于强大的秦国。同时刚柔并济用秦国的强大压制义渠骇,从而震慑义渠国。如若得偿所愿,关键时刻义渠国的万千兵马还能为她所用。既然他们的关系发展到了这种无以复加的亲密程度,就无须瞻前顾后,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送走了义渠骇,芈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她在嬴稷面前得体面地保持着王者之气,杀伐决断,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做一个腹有良策,胸怀天下,可以安邦定国的母亲;在义渠骇面前,她又得伪装成一个温柔贤良的小女人,让他不能近而畏惧。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打动他,俘获他的心,抓住他这个人,进而掌控他的国;在众位大臣和万千子民面前,他又得降贵纡尊,积德行善,母仪天下,做一个万人敬仰的大秦太后。

    芈月集万千角色于一身,心中的那根弦一直绷得很紧,感觉自己纵使有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也不够用。她竭尽全力施展才华和个人魅力,应对错纵复杂的天下诸候,但求凡事能够得心应手。待到秦国傲视天下之时,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秦国成就了他这个坚强勇敢的女人。她想想都感到自豪,应该致敬了不起的自己,暗自欣喜。

    回到义渠王城,义渠骇不务正业,不过问国事而是穿着芈月赠送的秦服到处转悠。这些年,汇聚了西戎各国财富建设的义渠王城,各处兴建的工程已经竣工,他饶有兴致前去察看,名为体察民情,实则炫耀王权。有些善于拍马溜须的戎王和长老阿谀奉承,刻意讨好,让他感觉实至名归。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酝酿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终有一天他要接芈月来王城居住,但碍于王叔的存在,他必须在王宫外物色一个合适的地方,供他们爱意缠绵。

    殊不知由渠心急如焚,义渠骇远赴秦国长达一月之久,迟迟未归。日思夜想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或遭遇不测,义渠国的百年基业,将来托付谁人之手?更糟的是这些年义渠国为了保存实力,埋头发展经济,很少对外用兵,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国富民强,实力雄厚,但还是疏于边防,给了外族势力以可趁之机。

    北方的匈奴侵吞了楼烦之后,向南拓展领地又屡遭赵国挫败。遇到大灾之年,他们不得不西进抢掠义渠人,匈奴的可汗知晓义渠国的实力,他出动骑兵快速进入,一旦劫获牛羊和粮食便迅速离开。待义渠军赶来援救,匈奴人早已逃之夭夭。

    同为游牧民族,一年之内随季节迁移牧场,逐水草而居,行踪飘忽不定。匈奴人的劫掠让义渠人防不胜防,苦不堪言。

    由渠听闻义渠骇出使秦国的所做所为和风言风雨,刚开始他不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但这次赴秦他专门安插了心腹,总算将事情弄了个水落石出。他思虑再三,幡然醒悟这是芈月精心设计的一个“温柔陷阱”,其目的无非是温水煮青蛙,拉拢义渠骇,消磨他的斗志,不费一兵一卒用怀柔的手段使义渠国臣服于秦。可是义渠骇不但不自省,反而双脚已经陷进去了,芈月贵为秦国太后又远在咸阳,这是他戎马一生遇到的最棘手的事情,束手无策呀!

    现在又看到义渠骇一派纨绔子弟的做法,很是失望,光为恼火。为了义渠国的大局稳定,他不得不亲自出马召集群臣,商议防御匈奴之策。

    “匈奴人突然来袭,劫走我们的大量牲畜和粮食,致使我们的族人在这个季节不敢远迁牧场,整天守着牛羊,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这是我们义渠人多年未有的耻辱,作为义渠王难道无动于衷吗?”由渠说完,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义渠骇。

    众目睽睽之下,义渠骇不敢这样死寂一般僵持着,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学习秦人在边界线上修筑长城,阻挡匈奴人侵袭。”

    “我们的边境线上全是茫茫千里草原,要想修建长城根本找不到建筑材料,比登天还难。若从王城运过去,需要消耗大量的民力,限于义渠国当前仅有的人口,完成这项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渠当即反驳道。

    “我们出动大军,寻找匈奴人主力与之决战,压倒性击败匈奴军,使其胆寒永远不敢来犯。可行否?”张焱补充说。

    “这倒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好建议,不失我义渠人好战的男儿本色,切实可行!”由渠夸赞道。

    义渠骇还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小聪明,说:“我马上请求秦军援助,与我义渠军遥相呼应,以壮声威!”

    由渠瞪大了眼睛盯着义渠骇说:“我们义渠人攻打匈奴还要秦军帮忙吗?我们的正规军加上各地的驻军和长老卫队,少说也有十万人马。你不觉得这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再说了秦军一旦知晓我们大举进攻匈奴,若是趁我们国内兵力空虚迅即占领王城,让我们以后往何处栖身?”

    义渠骇大吃一惊,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王叔对秦人的态度,这般抵触。于是开解他说:“我与秦国的芈太后事先有约,若义渠有难定当全力营救,决不失言。”

    由渠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你与芈太后的那点破事,难登大雅之堂竟然好意思拿出来炫耀,真是胆大不知羞!你可知秦人历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不做赔本的买卖?她现在对你卖弄风情,百般示好,那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到秦人的铁骑踏平义渠,让你国破人亡之时,一切都悔之晩矣!”

    当做众多大臣的面,王叔毫不留情地教训他,身为戎王自然羞愧难当,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了。

    义渠骇一时不敢再言语,王叔一向对他包容、忍让,爱护有加。今天却像吃了枪药,一反常态,借此机会狠狠地数落他一顿,定要引以为戒。由此可见,王叔对他和芈月之间的事,竭力反对,所以才大为光火。“百善孝为先”他从小在王叔的耳濡目染下长大,如今一把年纪了,不想再惹他生气,以后凡事要谨慎小心。

    随后由渠命令道:“张焱统领王城的三万兵马,会同原州、河套地区的驻军,即刻开赴匈奴边境寻找匈奴骑兵主力,伺机作战。坚决消灭匈奴人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永远对义渠国敬而远之,不敢来犯。扈三从率五千人马押运粮草,马上动身不得有误!”

    张焱领命正要离开,由渠又叮嘱他说:“义渠国的精锐全部托付你手,只管放开手脚去攻打。我们等你胜利的消息,但愿此战可使我义渠国的边境数年再无纷扰,让子孙后代过上安宁太平的日子。我与邹兆民领陇西的两万兵马为后援,保你一切无虞,战后悉数撤出。”

    由渠部署完毕,环顾四周,众人雅雀无声。义渠骇呆坐在王位之上如同局外人一般,他有心请战,但又怕惹王叔生气,只好作罢。

    “你不是很有能耐吗?给你预留两万兵马防御秦人来袭,务必尽心,切勿大意失荆州!”由渠突然意味深长地对义渠骇说。对此义渠骇心中有数,秦国正在全力应对六国攻秦,根本无暇西顾。

    兵贵神速,没有任何出征仪式,张焱所率的三万精骑星夜兼程弛往匈奴之地,与此同时郁郅、原州、高奴等地的粮草已经秘密运往匈奴的朔州方向。

    由渠执意劳师亲征,只可惜年迈体力不支,无法骑马只能乘车前往,走得很慢。五天之后探马来报,义渠军的先锋已进入匈奴领地,只是草原太大根本就找不到匈奴的王庭和骑兵主力。

    由渠立即对传令官下了第一道命令:只可围歼打援,不许孤军深入。他断定匈奴人的骑兵主力正隐藏在某个犄角旮旯,等着义渠军到来好打伏击。

    张焱接到命令果断处置,将草原上零星抓到的牧民驱赶至大部族的驻地内围起来,只留少量兵马驻守,其余的全部藏起来。他晓得匈奴人在斗智斗勇,看谁沉得住气,粮草能支撑多久?又是五天过去了匈奴人见义渠军不上勾,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派出一小股军队前来救援,以探虚实。区区几千人的救援队伍很快被义渠国的数万兵马团团围住,他们将俘获的匈奴人带到阵前观看,义渠军分成几拨轮番上阵对围困的匈奴骑兵肆意冲杀,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

    片刻之后,匈奴军尸横满地,血流成河。阵前观看的匈奴人吓得颤颤巍巍,瑟瑟发抖。是夜,被吓怕了的匈奴俘虏感觉留在这里死路一条,逃出去或有一线生机。趁着天黑义渠军故意放松警惕,让几名俘虏悄悄地逃走,然后派出哨骑尾随其后,顺藤摸瓜就找到时了匈奴人的聚居地,但无法确定是不是匈奴可汗的王庭所在?猜想他们的骑兵主力也距此不远。

    张焱悉知王叔一向用兵谨慎,不敢轻敌冒进,命令大军原地休整待命。

    由渠得报后命张焱亲率一队兵马长途奔袭聚居点,以骚扰为目的,务必速去速回,不得停留恋战。因为匈奴人的小股军队刚刚被义渠军绞杀,他们绝对意想不到义渠人也会派小股军队来偷袭,这不是自投落网吗?

    义渠军突然出现在匈奴左贤王的聚居地,让他们惊恐不已。匈奴可汗确信义渠的大军来了,他火速将王庭和家眷迁往漠北,然后集结所有的军队,赶来援助。匈奴可汗的大军浩浩荡荡从朔州方向包抄过来,张焱有点贪功好战,撤退不及时被包了饺子。

    由渠闻讯觉得战机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即刻出动所有的义渠兵马,兵分两路包围匈奴大军,决以死战。

    匈奴可汗迅速围困了袭扰左贤王的张焱所部,死死地咬住,正在恶战,准备一口吃掉。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即义渠的大军接踵而至,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匈奴大军。匈奴可汗腹背受敌,此时的义渠军多达七万之众,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将三万多匈奴军打得落花流水,望北而逃。

    张焱率军拼命追击,由渠却下令穷寇莫追,赶快撤离此地。张焱不解其意,心中难免愤愤不平。

    “现在的匈奴虽然地域辽阔,但南北不济,中间被月氏国一分为二。我们所攻打的是南匈奴,他们一旦北逃便与北匈奴合兵一处,我们纵深作战,粮草运输困难,未必是人家的对手。再看,此时我们的西边是月氏国,历来没有什么邦交往来?若是出兵援助匈奴截断我们的后路,如何全身而退?东边是强大的赵国,我们这点兵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呢?”由渠滔滔不绝地分析道。

    “日后,匈奴人若是缓过气来,领兵南下犯境,我们又得劳师动众前来抵御。”张焱疑惑地问。

    “这倒不见得!我们可以遣使与北匈奴的谷蠡王交好,将现在占领的匈奴地盘拱手相送,化干戈为玉帛以打消匈奴人对我义渠的敌视。赵国的西北,朔州以南沃野千里,是匈奴人最理想的牧场。此前赵人与匈奴为争夺这块地盘已数次交战,只要匈奴人存在一天就会牵制赵国和月氏国对我义渠国的威胁。”由渠头头是道的解释让众人醍醐灌顶,立马折服。

    随即,义渠大军悉数撤退,回归各自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