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克仙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桩隐秘

    少航和小武三人相处的时间久了,已经了解一些制造匠人的小常识,分析道:

    “看这字面的意思,大哥这护腕该是一间很大的匠铺,由其洪字部姓何的一名匠人造出的第31件护腕。”

    李淼笑了笑:

    “如何说来,这东西不过是个普普通能的大路货。”

    可话未说,他脸色就变了!

    小武接着解释道:

    “大人这护腕的铁质和工艺,甚至连系甲的挽绳我们都仔细看过了。无不一精,无一不是极致的工艺。就是由我们三兄弟眼下合力,也多半造不出这么精美。”

    “这玩意儿精美吗?我可怎么看不出来!”

    小武笑着摇了摇头:

    “这护腕上的工艺,不说巧夺天工,至少没个数十年锻造浸淫是绝造不出来的。单是这不差分毫的正反参差鱼鳞锤锻法,就够寻常匠人敲个5年。”

    “有这样的事儿,我再看看。”

    李淼再叫护腕拿在手里,果然其上正反两面几乎都有着参差只一线的锤印,相互堆叠,不错分毫。

    “这鱼鳞锤法不只美观,最重要是将铁甲打造的更为抗打耐磨。日后要是受了重击,修复时也容易再复旧观。”

    李淼点头笑道:

    “可这东西,照你们所说,那不是很普通吗?都洪字部姓何的第31件了。整个算起来,不说数千,起码也得有800。”

    少航脑门上现出些汗珠:

    “大哥,正因为这样,才更事大。”

    李淼将手一摊:

    “我当然明白,可咱们这种小杂鱼,什么也改变不了,能做什么呢。不过是先照顾好自己罢了。

    倒是你们三个,赶紧把它拿去好好研究,细细算一算,再学一学。咱什么时候也能打造成出这样的护具,到时候不说装备军队,就是做出来卖钱也是好的!”

    三小闻声领命,从此将镔铁护腕仔细研究。

    李淼话是这么说,肚里却在盘算,这护腕西风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原本,如果这东西没有追踪功能的话,他还可以安慰自己,也许是西风随手缴获的战利品。但她却擅于用此物,定位自己,那这个可能就小之又小了。

    如果,此物是西风身后的势力所造,那事情可就大条了。这终南一脉常制的防器就能有如此威力,那它实力得要大到何种地步?

    手头上的信息太少,脑子再怎么盘算也一样未果。李淼只得将其先放下,一行人先去上一次阿东找到脚印的地点。

    才刚出了三帐篷,李淼就瞥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影探着脑袋向自己窥望。

    李淼看的清楚,原来是杨仓管,对方举止诡祟,定有原因。

    双袖一振,只听空中两道鞭响。李淼飞身如矢,排开满地飞雪,十丈之遥,电射而至。再望身后雪地,如被铁犁犁了一遍,深深一道旬丈雪槽。

    这是李淼出关后第一次演动功力,也是在人前第一次展露绝艺,一时看的身后三小目瞪口呆,张了嘴;少航则是满眼盈光,知晓兄长终于神功初成,满怀欣喜;至于李淼冲撞直逼的目标杨仓管,更是一屁股坐倒在地,险些吓的屎尿齐流!

    神兵天降,神威难犯!

    “杨仓管,好久不见,难得我二人单独相处,一定好好亲近。”

    说时,李淼一把拽住杨仓管手臂,将其从雪里提起。他如今功力只离登峰中期差一线。不会武功的杨仓管在其眼中,不过萤草一样轻松,只夹两指便将对方带的往前直奔。

    而对面杨仓管只见手臂被两根铁钳夹住,痛的他死去活来!

    “大人!大人!您老松松手,我这孤拐就要被您夹断了!”

    “哦,抱歉!抱歉!这几日我功力稍进,指力一时没有把住,见谅,见谅!”

    杨仓管甩着手臂护痛,嘴里则道:

    “哪里,哪里!大人功力大进,是我甘泉镇福气,只是卑职草一样的身子,哪里能当大人神力!”

    李淼笑道:

    “杨仓管,你我二人共事虽然时浅,可一见如故,彼此合作也甚愉快。都是一府之臣,大家当齐心携力,推心置腹不是?”

    “大人说的是,卑职唯大人马首是瞻,大人叫卑职去哪儿,卑职鞍马就往哪儿。”

    “说的好,说的好。可眼下……。”

    “大人,眼下怎么了?”

    “眼下,杨仓管就不太地道了。心里藏的事儿,到现在也不肯和我说,摆明了不拿我当自己人。”

    “哪有,哪有。大人冤枉卑职了。”

    “哦,我有冤枉吗?”

    “不敢,不敢,是卑职不会说话。大人哪能冤枉,都是我这该死的嘴,让您老误会了。”

    “既然这样,那咱就别继续误会了,是不是?”

    “那是,那是。”

    “那就直说吧,你到底知道些崔镇守的什么隐秘,不离不弃,直到今日还在惦记?”

    “回禀大人,卑职实在没有……。”

    “闭嘴,都说了,别让我误会。我这里还有事儿,哪有空和你打擂台耽搁时间。有事说是,没事儿的话,回头我就把你家抄了。

    反正你做仓管这么多年,没犯些贪贿的事儿,问谁也不能信啊!反过来,你要是说清楚了,如果我能从中得到些头绪,少不得也记你一份功劳。”

    李淼一番威逼利诱,终于从杨仓管嘴里撬出一桩隐秘。

    六年前,崔府曾来了一批客人,行踪极其隐秘。整个崔府上下,除了老太爷和二爷,几乎无人知晓。之所以杨仓管会知道,是因为二爷曾让他准备了十余辆车的灯油和鸡蛋。

    “鸡蛋!要鸡蛋做什么?吃吗?”

    “卑职实在不知,大人您不知道,甘泉镇虽然是个大镇,可大冬天的,让我上哪儿找那么多鸡蛋?这鸡蛋本来就精贵,比肉还值钱,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来了半车。

    蛋不够,交不了差,我本以为必受责罚。可您猜怎么着?二爷又让我去找来几百只母鸡。这事儿虽然也难,可总比要我找三车万余枚鸡蛋强!”

    “他们要这么多鸡干什么?”

    “我当时也不知道,只知道将鸡送到一座镇外的庄园,可您猜又怎么着?”

    李淼笑了笑,只好陪着他说书:

    “后来怎么了?”

    “后来第二天一早,庄园里就堆出了两大车的鸡蛋,足有8000多。”

    李淼听了奇怪:

    “一晚上几百只鸡就下了这么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