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家事
繁体版

第158章 失业了

    星期天上午,钟小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西州市高速公路客运站接姑父钟常青。

    早晨八点钟,钟常青坐上了开通市长途汽车站的汽车。

    汽车发车前,钟常青如约给钟小兵打了一个电话过来,告知汽车马上就要出发。

    接到电话的钟小兵,已经在兴兴工业园的216宿舍准备妥当。

    放下电话,钟小兵兴致勃勃地向西州市高速公路客运站赶去。

    钟小兵从216宿舍到客运站,只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钟常青乘坐的汽车,从开通市汽车站到西州市客运站,却用了近三个小时。

    钟小兵在客运站等了两个小时,才等到姑父下车。

    钟小兵站在客运站的出站口,望向走过出站口的一群人,终于见到了姑父的身影。

    那是一个中等身材偏瘦的老男人。

    钟常青穿着一件深色的外套,肩上斜挎人造革挎包,随着人流走进钟小兵的视线。

    此时的钟常青,头发花白而稀疏,似乎比春节时白头发多了许多。

    钟常青走过钟小兵面前,钟小兵一怔,姑父居然老成了这般模样。

    记忆中姑父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却没有这样老啊!

    钟常青认出了钟小兵,招呼道:“小兵!”

    走至眼前,钟小兵看到,钟常青的头发不仅花白而稀疏,而且头顶还秃了一块,露出光亮的头皮。

    “啊,姑父好!”钟小兵笑脸相迎。

    毕竟接到人了,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钟常青咧了咧嘴,却没有笑出来。

    钟小兵见姑父的挎包不大,行囊不重,估计包里并没有装换洗衣服。

    也就是说,姑父没有打算在西州多住几天。

    钟小兵说:“姑父,看您背的这个包这么小,您不带几件换洗衣服,在西州多住几天?”

    “来看看就走,不多住。”钟常青回答,脸上面无表情。

    “才来就不说走哈,没带换洗衣服就穿我的衣服,姑姑和奶奶都在这儿,您多住几天。”钟小兵微笑着。

    钟常青不作声,站在那儿保持沉默。

    钟小兵不再哆嗦,带着姑父回家。

    回到东湖国际小区的家中,已近中午。

    钟甜妮见到丈夫,自然欢喜得不得了。

    钟大娘见到女婿,也特别高兴。

    家里多了一个人,气氛特别热烈。

    一顿丰盛的午宴摆上桌,钟小兵特意买了两瓶啤酒,要与姑父喝两杯。

    午宴开始了。

    钟小兵盛满两杯啤酒,一杯递给姑父,一杯端在自己手上。

    钟小兵与姑父碰了一次杯,喝下一杯啤酒,有些歉意地说:“姑父,这几个月,姑姑为了照料我奶奶,离开了开通市,您俩几个月见不上面,还望姑父多多担当!”

    “唉!人老是自然规律,我哪能不理解呢!看到你奶奶身体康健,我比什么都高兴。”钟常青将一杯啤酒一饮而尽说。

    钟大娘哈哈笑了起来。

    钟大娘既为女儿女婿的相聚高兴,也为自己尚无大难活着而兴奋。

    看到钟大娘兴致这样高,钟小兵、曾丽英、钟甜妮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顿时,饭桌上笑声一片,其乐融融。

    钟小兵说:“姑父,吃了饭,下午,我们带您去西州市的天地广场游玩,痛痛快快地玩一次。”

    钟常青放下啤酒杯,表情凝重地说:“小兵,我这次来,倒不是为了游玩,一则为了看望老丈母,二则为了告诉你们我失业了。”

    失业了?

    钟甜妮睁大了眼睛。

    钟常青与钟甜妮通电话的时候,根本没有告诉她失业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钟常青一直在工地上打工,干得好好的,怎么就失业了?

    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凝重起来。

    钟小兵有些尴尬。

    不过,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钟小兵干笑两声,说道:“失业了无所谓呀,反正都是打工,再找一份工作就行了。”

    曾丽英附和道:“对,姑父,失业了不要紧,另外找工作吧!”

    钟常青淡淡地笑了一下。

    这一笑,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

    钟常青问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失业吗?”

    钟小兵、曾丽英、钟甜妮、钟大娘几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回答不上来。

    钟常青说:“老了,人家不要了,我们工地上,凡是年龄过了六十岁的人,都被辞退了。”

    钟甜妮喃喃地说:“他三月初三满的六十,没想到这么快,老板就不要他了。”

    曾丽英说:“工地上不要,试试其它地方,或许还是有老板要呢!”

    “比如找个门卫之类的活儿干干,看能不能找到。”钟小兵这样建议。

    “我不是没有找活儿,”钟常青说,“去了几次劳务市场,人家都嫌我年龄大,唉......”

    “不急嘛,慢慢找,总会找到事情做。”钟小兵极力安慰钟常青,“来,姑父,吃菜,吃菜,光顾着说话,酒不喝,菜多吃点。”

    钟小兵夹了一筷子菜,放入钟常青的碗中。

    钟常青拿起面前的筷子,吃了一口菜,随即又将筷子放下。

    “说实话,小兵,现在,我真不想再在城市打工了,我想回农村,种地。”钟常青看向钟小兵,缓缓地说着话。

    “哦......为什么?为什么是这种想法?”钟小兵凝视姑父钟常青的脸,问道。

    “友明他妈,我进城打工二十年了吧?”钟常青的脸转向钟甜妮。

    “二十年还要多一点,你出去那年,还不到四十岁。”钟甜妮回答道。

    钟甜妮回想起那一年,钟常青尚是不满四十岁的壮年汉,他的脸上没有一条皱纹,头上没有一根白发。

    如今,皱纹密布,花白的头发又稀又疏。

    时光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

    岁月无情地将壮年人催成了老人。

    “嗯,我还记得他出去那年。”钟大娘开口说道。

    那一年,钟常青三十九岁,钟贵强三十五岁,他们是钟家村的壮劳力。

    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他们踏上了离乡的路,去了那个叫开通的城市。

    “二十年了!二十年了呀!”钟大娘的声音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