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家事
繁体版

第143章 小兵来啦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了星期天。

    钟小兵照例不能回家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

    他必须像上周星期天那样,赶到老家县城医院,探望住院的钟大娘。

    这一次,钟小兵没有带上曾丽英和钟兵兵,而是独自前往县城。

    两天前,据曾丽英说,她收到了一份小花朵幼稚园的广告单。

    某日,她下班回家,走到房门外,发现门把上被人塞了广告单。

    她打开一看,它正是小花朵幼稚园的宣传广告。

    回到家里,曾丽英仔细阅读了那份广告。

    小花朵幼稚园为了秋季招收新生,定于本周星期天,召开一次家长儿童品鉴会。

    特邀请东湖国际小区的幼儿家长及幼儿,到小花朵幼稚园进行实地品鉴。

    春天,钟兵兵被接进城上幼儿园。

    当时,钟小兵考虑到小花朵幼稚园装修完工时间较短,存在甲醛隐患,舍近求远把钟兵兵送到了离家较远的乐宝贝幼稚园。

    几个月时间过去,位于东湖国际小区的小花朵幼稚园,开始着手招收幼儿的宣传工作。

    曾丽英看过广告后,认为孩子入读小花朵幼稚园的时机成熟了。

    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钟兵兵在乐宝贝幼稚园入园,一切安好,倒没有出现不满意的问题。

    只是,如今按照新建小区的布局,每个小区都设置有幼儿园,小花朵幼稚园本来就是东湖国际小区的配套设施。

    如果再舍近求远,非要去乐宝贝幼稚园,倒显得不明智了。

    曾丽英决定带着孩子去参加品鉴会。

    基于这个原因,本周星期天,钟小兵只能一个人到县城去。

    钟小兵省略了清早回家与妻儿见面的步骤。

    他从兴兴工业园出发,直接去了西州市高速公路客运站。

    这天,钟小兵到达县医院的时间要早一些。

    上午十点钟,他进了医院的大门。

    他跨进病房,见钟大娘躺在病床上,缠在眼睛外面的那圈纱布被取掉了。

    钟大娘的眼睛本来闭着。

    听见人的脚步声,她的眼睛微微张开了。

    她认出进来的人是孙子钟小兵。

    钟大娘兴奋地喊了一声:“小兵!”

    钟小兵听见钟大娘的呼喊,非常高兴。

    他急忙奔到钟大娘病床头。

    他的脸凑近钟大娘的眼睛,在她的眼睛周围来回观察着。

    钟小兵咧嘴一笑:“奶奶,您的眼睛看得见啦!”

    “嗯,我看得见了,你的眉毛我都看得见。”钟大娘说道。

    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嘴角微微上扬着,一排牙齿整齐完整。

    护理钟大娘的钟甜妮,从开水房打好一暖瓶开水,回到病房。

    钟甜妮看到钟小兵,招呼道:“小兵来啦!”

    “姑姑,奶奶的眼睛手术很成功,我一进来,她就认出我了。”钟小兵说。

    钟甜妮把暖水瓶放到病房的一个角落,回过头来,替钟大娘整理了一下病床上的被盖。

    “八点过的时候,医生才拆的眼睛纱布,估计时间长一点,视力还会好一些。”钟甜妮说。

    “眼睛看得见比什么都强,总算了却了一桩大事情。”钟小兵说道。

    他端了一张凳子,坐到钟大娘床头边。

    钟甜妮坐到他对面的凳子上,陪他聊起来。

    钟甜妮告诉钟小兵,拇外翻手术定于明天下午做。

    这一周时间,钟大娘的腰伤,釆用了敷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疼痛有所减轻,腰椎的病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总的来说,情况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兵兵呢?兵兵在哪里呢?咋没看见兵兵呢?”病床上的钟大娘,突然想起了小孙子,急切地问道。

    “奶奶,不用急,兵兵好着呢!兵兵的妈今天带着他参加小区幼儿园的品鉴会,所以来不了,下一次,我一定带兵兵来看望您。”钟小兵安慰钟大娘道。

    “什么叫品鉴会?”钟大娘的反应还很灵敏,她从来没有听过“品鉴会”三个字。

    “品鉴会,大概是介绍会的意思吧,就是小区的那个幼儿园,介绍他们幼儿园怎么怎么样。”钟小兵耐心地做着解释。

    提到小区幼儿园,钟大娘想起东湖国际小区,她在西州这个大城市短暂居住过的地方。

    “唉,那里就是兵兵的家了!我知道兵兵永远也回不到农村了!”钟大娘叹息了一声。

    她的眸子黯淡下来,上下眼皮慢慢地合拢,眼睛闭上了。

    “妈,兵兵在城市没有什么不好,城市人多,热闹,孩子见多识广,没准将来他会有大出息呢!”钟甜妮说道。

    钟甜妮了解钟大娘的心思。

    钟大娘不是为见不到钟兵兵而婉惜,而是为钟兵兵脱离农村那块土地成长而伤感。

    病房里的空气,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闷。

    钟小兵目睹钟大娘表情的变化,知道此时病房需要安静。

    任何话语都是对钟大娘情绪的打扰。

    钟小兵向钟甜妮打了一个手势,示意她跟他到病房外去。

    钟甜妮跟随钟小兵走出病房。

    他们走到离病房门口三四米的地方。

    钟小兵估计在这里站着说话,钟大娘根本听不见。

    钟小兵站定,倚着走廊的栏杆。

    钟甜妮与他侧身而立。

    “姑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奶奶出院了,她是否应该再回到老屋,去适应农村那个居家养老?”钟小兵掏出了心窝子里的话。

    这是困顿了他许久的问题。

    自从钟大娘住进县医院,这个问题就开始在钟小兵的大脑里产生。

    钟大娘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痛只会越来越多。

    她一个人留在老屋,真的合适吗?

    就算暂时有刘小玉上门照料,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呢?

    钟小兵觉得,在钟大娘出院之前,应该好好考虑她出院后的去处。

    “姑姑,我认为最好不要让奶奶回老屋去。”钟小兵直言。

    他例举了回老屋的种种弊端。

    起码在一段时间之内,因为要养腰伤,钟大娘不能到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去。

    对于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困守在老屋,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