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家事
繁体版

第78章 头痛的家事

    那是肖经理没有收,钟大娘补牙的钱,无意说的一句玩笑话。

    想起钟大娘,肖经理问道:“你奶奶的牙齿,使用效果好吗?”

    提到钟大娘,钟小兵又想起奶奶。

    承蒙老板娘龙利婷对老人的关心,钟大娘安上的那颗烤瓷牙,质量无可挑剔。

    钟小兵回答道:“谢谢肖经理,我奶奶补的牙齿,非常好。”

    肖经理说:“只要你满意,你奶奶满意,我就放心了。”

    钟小兵感激地笑笑。

    肖经理又问:“你奶奶还住在你家吗?”

    钟小兵回答:“她早就回农村去了。补完牙齿,她就闹着要回去,只好依了她。”

    肖经理沉吟半晌。

    肖经理说:“农村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

    “就是。”钟小兵接过话题,“她说城市不如农村好,问题是,她年纪那么大,一个人住在农村哪里行!”

    肖经理对钟小兵说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没有特别的体会。

    不过,肖经理也有一桩头痛的家事。

    肖经理出生在城市。

    肖经理的父母亲,是城市居民。

    肖经理成家以后,一直与父母分开居住。

    只有在周末的时候,肖经理夫妇带着孩子,去父母家与老人团聚。

    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不久前,肖经理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肖经理的母亲,寡居在丈夫留下的房子里。

    周末,肖经理再去探望母亲,发现母亲的白发头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肖经理才发现,母亲进入了老年。

    每当看到母亲孤独落寞的眼神,作为儿子,肖经理的心都会颤抖。

    有一次,肖经理终于鼓起勇气,向妻子提出建议,把寡居的母亲接来一起住。

    肖经理的妻子没有异议。

    肖经理高高兴兴地向母亲,谈到夫妻商量的结果。

    他的母亲立即反对。

    母亲说,儿子有儿子的家庭,他有他的生活。

    她一个老太婆,跑到儿子家里瞎凑合什么!

    如果打算与儿子一起生活,她和丈夫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就会考虑需不需要住在一起。

    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的家和父母的家,日子过得平平静静。

    她突然进入儿子的家庭,有必要吗?

    母亲的一习话,让肖经理一时语塞。

    母亲有母亲的思维,肖经理无可辩解。

    肖经理知道一个事实。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肖经理的母亲,不是不需要爱和温暖,而是母亲不愿意给儿子添麻烦。

    母亲老了,可是母亲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儿子传递着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

    至今,对母亲的养老,肖经理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式。

    钟小兵的奶奶钟大娘,肖经理见过。

    钟大娘的年纪,比肖经理母亲的年纪,大得多。

    肖经理无法想象,一个那么大年纪的老人,在农村,如何独自生活。

    肖经理听到钟小兵说话的语气,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肖经理问钟小兵:“你奶奶一个人住在农村?”

    钟小兵回答:“这段时间不是,我奶奶纳入了‘农村居家养老试点户′,有一名志愿者照顾她。”

    话说出来,钟小兵觉得心中发虚。

    钟小兵外出南方市工作,他加班加得分不清白天黑夜。

    钟小兵茫然不知,什么叫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何。

    肖经理一直生活在城市,没有农村生活体验。

    对于钟小兵说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肖经理只是有点心奇,没有追问。

    钟小兵话锋一转,又说:“我奶奶又要到大城市西州来了,这一次,是她主动要来。”

    钟小兵搞不清楚,钟大娘要来的原由。

    肖经理听了,连声说道:“很好!很好!”

    肖经理正为母亲不愿意来儿子家头痛。

    听到钟大娘要来钟小兵家,肖经理觉得是好事情。

    如果所有的老人,都愿意来儿子家或者孙子家,小住或者长住,那么,这个社会的养老问题,难度会小得多。

    肖经理用手扶了一下眼镜。

    肖经理的眼眶中,噙着热泪。

    不知是替钟小兵高兴,还是因为钟大娘要来,肖经理看到了母亲到儿子家的希望。

    对于肖经理的心理活动,钟小兵并不了解。

    钟小兵只是闲谈似的与肖经理聊着。

    肖经理说:“你奶奶这次来,让她再到我们厂转转,我陪她聊聊天,唠唠嗑。”

    钟小兵没有深思,肖经理的邀请。

    钟小兵与肖经理相处时间长,对肖经理的性情比较了解。

    肖经理为人热枕。

    钟小兵只当是肖经理热情的表现罢了。

    不料,肖经理重复道:“钟师,你不要忘记哦,你奶奶来,我要与她老人家聊天。”

    其实,肖经理的心中有小九九。

    肖经理准备通过与钟大娘聊天,了解一些老年妇女的思想。

    尽管钟大娘与肖经理的母亲,不在一个年龄段,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是,肖经理凭着长期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他认定,从钟大娘的身上,能够找到母亲症结的突破口。

    想到这里,肖经理的情绪好了许多。

    钟小兵不假思索地回答肖经理:“好,我记住了。”

    肖经理收下钟小兵送的脆皮核桃。

    肖经理问:“你奶奶哪一天来?”

    钟小兵说:“还没有决定哪一天,不过,会尽快让她来,耽误了老年人的时间,会让她感觉失望。”

    “对,早点来,让她早点来。”肖经理说。

    钟小兵想,必须处理的两件事情,就是送脆皮核桃和接钟大娘两件事。

    脆皮核桃刚才送掉了。

    接下来,就是今天下午下班回家,与曾丽英商量接钟大娘的日期。

    昨天,曾丽英上白班。

    今天,曾丽英上夜班。

    如果商量顺利的话,曾丽英上下一次夜班那天,可以利用白天时间,去老家接钟大娘。

    钟小兵告诉肖经理:“我估计不会超过两天时间,我奶奶就会来。”

    肖经理想起,明天是周末。

    明天,肖经理又该去看望寡居的母亲。

    肖经理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