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家事
繁体版

第58章 吃饱吃好

    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情,而冷落第三者。

    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不东拉西扯。

    如果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以转移话题。

    在相互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表示专心。

    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者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

    不要老看手机,或者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涎离奇、耸人听闻的事情。

    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

    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

    不讥笑讽刺他人。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

    例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

    钟小兵一口气,读完《出国日常礼节须知》全文,开心地笑起来。

    他没有学习过,这么完全的出国常识。

    副总经理王志军,交给钟小兵的最初具体活儿,竟然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诙谐的“上课”。

    因为开心,钟小兵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

    下午的疲倦,逃得无影无踪。

    钟小兵放下第一页纸。

    他拿起第二页纸,细细欣赏。

    第二页,上面是《乘机流程》。

    《乘机流程》由漫画和文字组合而成。

    每一副漫画下面,标注几句文字说明。

    钟小兵一边看漫画,一边读文字。

    文字如下所示:

    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办理乘机手续。

    网购的机票,携带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在机场柜台获取登机牌,办理行李托运手续。

    使用登机牌以及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证件,通过安检通道,进入候机大厅。

    进入候机厅,按照登机牌标示,找到自己的登机口,等待乘机。

    行李托运,可以在人工柜台办理。

    预订机票前,建议先查看对应航空公司的托运行李额。

    安检时,随身携带的物品也需要注意。

    比如,充电宝的容量,10000毫安以内。

    液体化妆品,如洗面奶、洗发露等,只能携带100毫升之内,超过则需要办理托运。

    当乘坐的航班,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客户可以进入订单详情页,进行“继续乘坐”、“免费改期”、“退票”操作。

    第二页的文字内容简明扼要。

    几段文字,却把毫无乘机知识的钟小兵,大脑灌输得透亮。

    接着,钟小兵看了余下的几张纸。

    它们皆是一些出国必备的小知识。

    钟小兵一字一字仔细地读着。

    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等到把资料学习完毕,钟小兵拿出手机,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过三分钟。

    他超过了下班时间三分钟,还坐在他的真皮工作椅子上。

    钟小兵环顾四周。

    车间内的工人们,消失了大部分。

    只有几个动作稍慢的人,还在收拾下班的东西。

    该下班了。

    钟小兵合上资料。

    他将那叠资料,压在他的茶杯下面。

    他走出车间的门,向五楼楼道的大门走去。

    钟小兵在楼道进门的墙壁上,找到一台打卡机。

    他摸出在西州市美域义齿制作公司,领取的上班卡,放到这台打卡机上试了试。

    他居然下班打卡成功。

    钟小兵很高兴。

    他兴冲冲地三步并作两步,朝楼顶上赶去。

    到了楼顶天台,南方市美域义齿制作公司的几十名员工们,已经集聚在此。

    员工们排着有序的队伍,正在让炊事员用勺子给大家盛菜。

    那些盛好饭菜的员工,三五个人围成一个小圈。

    他们或站着或蹲着,吃着碗里的饭菜。

    民以食为天。

    钟小兵心想。

    工厂就是这些打工者的饭碗。

    大家到这里来劳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

    只要勤学苦干,公司效益好,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

    像钟小兵这样的壮劳动力,打工不仅仅为着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

    钟小兵要养家糊口。

    他只有努力地工作,为公司做出效益,才能够拿高薪。

    他要尽可能地多挣钱。

    他将把他挣到的钱,寄回家,孝敬八十高龄的农村老人钟大娘。

    他还将把他的儿子钟兵兵,送进学习环境好一些的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

    钟小兵看着吃饭吃得很香的员工们。

    他的心中一阵感动。

    工厂是大家的工厂。

    工厂不仅仅属于老板田总一个人。

    在这个几十人的集体里,只有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众志成城,工厂才有凝聚力。

    钟小兵决心,一定要与副总经理王志军,友好相处,工作上多交流。

    对待车间的工人们,他要多观察他们的优缺点,及时发挥他们的长处,规避他们的短处。

    正沉思间,他听见耳畔有人在呼唤他。

    钟小兵回过头。

    他发现王志军端着一只碗,向他走过来。

    王志军对钟小兵说:“钟师,您还不过去打饭,菜剩得不多了。”

    钟小兵说:“刚才人多,我等一下,不要紧,人少点再打饭。”

    “你快过去啊!没有人排队了。”王志军讲。

    钟小兵走进厨房。

    钟小兵没有准备自己的碗筷。

    他走到放公用碗筷的地方。

    他拿起一只大碗,一双长筷子。

    那个盛菜的炊事员,是一名中年妇女。

    中年大姐对钟小兵说:“师傅,你是刚来厂的吧?”

    钟小兵“嗯”了一声。

    炊事员的勺子,在菜盆底部刮了几下。

    她把剩下的全部的菜,都盛给了钟小兵。

    钟小兵说:“谢谢你。”

    炊事员大姐大方地说:“师傅,你吃饱吃好,我看你的样子,你是一个干事实的人。”

    钟小兵再次说了一声谢谢。

    他端着那么多菜,只好自己装了一点点米饭。

    结果,他的碗里,堆成了小尖尖。

    钟小兵拿着打好的饭菜,走向刚才副总经理王志军站立的地方。

    他们两个人,就在那个地方,站着吃了一顿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