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家事
繁体版

第37章 工作调动

    一个月的培训时间很快过去。

    学习期满,钟小兵面临被调动工作的处境。

    与在美域义齿制作公司调岗不同的是,这一次,钟小兵将被调往异地工作。

    也就是说,钟小兵要离开西州市。

    他即将前往的南方市,是青山省的邻省贵介省的省会。

    钟小兵告诉曾丽英,再过一两天,他要去南方市的南方美域义齿制作公司工作。

    这次调动,是西州市的美域义齿制作公司老板娘龙利婷,一手操办的人事调动。

    对于美域义齿制作公司,以及它的老板娘龙利婷,曾丽英很熟悉。

    以前,曾丽英当义齿制作公司的接模工,受到老板娘龙利婷无微不至的照顾。

    曾丽英从心底里感恩,这个打过工的工厂。

    虽然钟小兵和曾丽英夫妻俩,将有两地分居的难处,但是,龙利婷表态,钟小兵去“南方美域”,职务是高技技师。

    这种美域义齿连锁机构内定的职称,相当于这家连琐机构,最好的技术工人,享受工程师级别的待遇。

    实际上,美域义齿制作公司没有工程师。

    换言之,钟小兵去了南方美域义齿制作公司,就是“南方美域”第一位工程师式的高级技师。

    类似工程师的工资待遇,是打动钟小兵的根本点。

    挣钱养家,提高家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是钟小兵作为一名而立之年的男人,肩负的责任。

    离开西州市,远离贤惠的妻子曾丽英和年幼的儿子钟兵兵。

    尽管心中有些戚戚然,但是,钟小兵义无反顾。

    曾丽英无话可说。

    曾丽英在三星级酒店当服务员,时间上比较好安排照顾家庭,却不是打工挣钱的最佳途径。

    家庭中挣钱的顶梁柱,仍然是技术一天比一天好的钟小兵。

    最近一个月,钟小兵参加的学习培训,是针对义齿加工行业的技能培训。

    它由兴兴工业园所在的西州市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兴兴工业园承办的,技能大赛前的业务培训。

    兴兴工业园隶属于高新区。

    十年前,西州市在招商引资的时候,特别划出一块地,由台商进行投资开发。

    台商兴兴集团,以投资五个亿,租凭地块五十年为投资条件,与西州市高新区人民政府,达成了合作意向。

    因此,兴兴工业园的命名,是以兴兴集团的名字进行命名。

    十年时间过去,为了验证十年间招商引资的成果,高新区管委会,专门举办大型比赛,让各个企业中的技术能手,展示他们的本领。

    在培训班上,钟小兵得到了系统学习。

    从义齿制作的初步概念,到当今国际同行业对义齿制作的探索,一一涉猎。

    培训学习让钟小兵大开眼界。

    过去,在美域义齿制作公司,钟小兵靠的是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加上自己找一些学习资料,慢慢地成长起来。

    这一个月学习,他站在高起点上,掌握了相当系统的专业知识。

    去南方市的具体时间,老板娘龙利婷安排好了。

    她特意为钟小兵,预订了西州至南方的高铁火车票。

    钟小兵去“南方美域”工作多长时间,老板娘没有说。

    作为南方美域义齿制作公司的实际掌控人田总,对钟小兵几年后在“南方美域”的去留,心中没有底。

    “南方美域”刚刚设立。

    它将来的发展,只是一个初步设想。

    一切应该以事实为说话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某一天晚上,可以称为钟小兵和曾丽英话别的夜晚。

    他们结婚五年时间,有过一次长时间分离。

    曾丽英怀胎七月之后,她回老家待产。

    生下儿子钟兵兵,曾丽英坐月子、带孩子。

    一直到钟兵兵满了两周岁。

    孩子被交给了钟大娘。

    钟大娘和钟兵兵,成了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小孩。

    曾丽英回到美域义齿制作公司,重新打工。

    这一次离别,钟小兵一家四口人,分散在三个地方。

    钟大娘在老家钟家村。

    曾丽英和钟兵兵在西州市。

    钟小兵在南方市。

    曾丽英给儿子钟兵兵洗漱完毕,将他送到儿童卧室睡觉。

    待曾丽英做完家务事,钟小兵与曾丽英,坐在主卧的大床上,依依不舍地依偎在一起。

    钟小兵说:“一晃就到了四月中旬,奶奶回去一段时间了,我还没有给她老人家打电话,不知道她过得如何。”

    曾丽英鼓起腮帮子。

    曾丽英说:“你这个大忙人,哪里有闲心过问奶奶的生活啊!”

    孙小兵问:“奶奶的生活费,你寄了没有?”

    孙小兵每个月领了工资,都如数把钱交给妻子曾丽英保管。

    孙小兵从不留私房钱。

    家中里里外外的开支,全部由曾丽英操持。

    曾丽英回答:“我咋会不给奶奶寄生活费呀!每个月五百元,都是你交钱给我的第二天,我就给奶奶汇去,奶奶用的老年手机,她不懂手机转帐,每次我都在银行柜台给他汇款。”

    钟小兵和曾丽英商定的五百元生活费,是除钟兵兵的费用之外,每月固定寄给钟大娘的赡养费。

    这个费用,从他们结婚开始就寄了。

    持续了五年时间。

    在大城市,五百元人民币不是大数目。

    在农村,五百元现金,足够钟大娘这样的老人,维持基本的生活。

    钟小兵从小耳闻目染,农村人养儿防老的思念观念。

    父亲钟贵强早逝。

    钟贵强没有尽到的赡养义务,孙子钟小兵接了过来。

    钟大娘生养的子女共两人。

    大女儿姓名钟甜妮。

    小儿子叫钟贵强。

    钟甜妮健在,仍然居住在钟家村。

    只是钟小兵本人,从来不把姑姑钟甜妮,算在赡养钟大娘的义务人之内。

    按照农村保守的说法,女儿是嫁出去的人。

    钟甜妮成了婆家的媳妇。

    钟贵强家单传的血脉钟小兵,成了赡养钟大娘的经济支撑人。

    听了曾丽英的汇报,钟小兵放了心。

    钟小兵知道物质第一,这个铁定的定律。

    人不能靠喝西北风生活。

    钟大娘每月有五百元的经济保障,她这个农村老人,可以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