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梦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事过境迁

    1.

    “叮叮、叮叮,叮叮……”上课铃急促地响。

    今天是高二开学的第一天,现在是开学的第一节课——早读课。

    课室此时已坐满了人,但没人开声读书。课程还没上,很多人选择了预习课本,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进入状态,正在跟老同学小声地交谈。

    小媱急匆匆地赶到课室,路上自行车出了故障,这导致她耽误了好长时间。急促的脚步声引起众多同学的回头观望。这让她很尴尬,低着头,犹如过街老鼠般窜回自己的座位。从车棚一路奔跑回课室已让她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所以她一坐下来,便拿起作业本拼命地扇风,浅蓝色的夏装校服背后已湿了较大一块。

    岭南九月的天气依然铄石流金。

    沐月问:“怎么这么晚?”

    沐月——经过高二的分班重组,居然意外地和小媱分到同一个班。

    开学的前一天,在高二年级公告栏处,十几页的分班名单已一张张整齐地陈列着。要在茫茫“名海”里找到自己的名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幸好小媱在校道里遇上高一的同学张兰。张兰告诉她,她在高二(11)班的名单中看见了小媱的名字。小媱才得以省下了逐一寻找的工夫。在高二(11)班的名单中,小媱还惊喜地发现了“陈沐月”——看来,上天是有意安排她们再做一次同班同学了!那一刻,小媱便有了要继续和沐月做同桌的想法。

    再仔细看,陈华卿在高二(6)班,赵宛桃在高二(13)班。按排班的顺序推算,赵宛桃应该和小媱同一层楼,且相隔一个班级。所以,小媱在这次“分班洪潮”中已是相当幸运的了,毕竟她两个亲密的好友沐月和宛桃都在附近。

    高一升上高二,班级数量没变,依然是13个班,不同的是进行了文理分科:(1)至(5)班是文科班,(6)至(13)是理科班。当中的(1)班和(6)班被定为重点班,分别作为文科理科的领头羊。小媱知道,自己高一的那个班中,有两个人成功地挤进了重点班,一个是学理科的陈华卿,另一个是学文科的李凌湘。

    不过,她和“一姐”李凌湘并没什么交情。

    她已迫不及待要开始高二全新的生活。

    教室是陌生的,里面的人基本也是。小媱到达课室的时候,课室几乎坐满了人。来得太晚了,根本找不到完全空出的两张书桌。如此一来,原本想和沐月做同桌的计划,不知还能不能实现。

    正看着,突然眼前一黑——一双清凉的手从后面绕过她的脑袋,蒙住了她的双眼。

    “沐月!”她兴奋地喊道。

    沐月大为扫兴,放开双手:“这都被你知道,真没意思!”

    小媱得意地赔笑。

    “跟我来,我已经找好位置了。”沐月说着拖着她的手往前行。沐月很早便到课室,因为她知道来得越早可选择的座位就越多。她挑了课室前面的座位,因为她一向有“前排情结”。选好后还放了几本书在上面“霸占”着,以警示:这里有人了。沐月移开这些书,对小媱说:“你继续坐左边,我坐右边,就像从前那样。”

    是的,像从前那样。两人分别坐下。沐月说,能与小媱再次成为同桌,时光就好比倒流回高一时候。

    这是昨天和陈沐月相聚的事情。

    今天,开学的第一天,小媱差点迟到,匆匆忙忙地回到课室,一进入课室,慌乱的她在找自己的座位,看见沐月那熟悉的背影,如同找到救星般一头撞了过去。沐月正在三心二意地翻书,看见同桌在自己身边坐下来,凑过身,关切地问道:“怎么这么晚?”

    “怎么这么晚”,这样的字词、这样的语气,在高一不知出现过多少次。小媱一直是外宿生,上高一的时候,一个学期下来总会有几次“晚点”,这时沐月就会像现在那样把头凑过来问:怎么这么晚?

    如沐月说的,时光就好比回到了高一时分。

    她把身子往后靠,偏过头,声音足以让同桌和后面的男生听到:“今天在‘得福超市’附近,单车居然掉链子了……”——是的,她想把自己的经历说给沐月和坐在后面“华卿”听。然而她的余光告诉她,坐在沐月后面的既不是李国豪也不是叶明辉,而是另一个素未谋面的男生,那么,坐在自己后面的,又怎么可能是陈华卿?

    她猛然醒悟,原本正要说的话,也因此中断。

    沐月并没觉察同桌此时的心理落差,疑惑地问道:“然后呢?”

    小媱调整了情绪,压低音量继续说——也仅对沐月说:“单车居然掉链子了,我蹲在那里搞了好久好久也没搞好,后来有一个穿‘育才中学’校服的女生路过时帮我搞好……好羞愧啊,居然连这个都不会,连一个初中的小妹妹都比我强……”

    小媱说完,良久,才怯怯地回头地看了看坐在自己身后的男生:白白胖胖,头发剪得很短,和华卿一点都不像。

    她异常失落,不知在惋惜人,还是在感叹往昔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她想,如果华卿还在后面就好了。可一会儿,她想起华卿进了重点班,应该是为他高兴才对啊,怎么可以祈求他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那样,坐在自己的身后呢?

    只是她仍改不掉回头找华卿谈话的习惯。习题不会做、作业忘记了、知识点没弄懂以及突发的奇思妙想、生活上的趣闻秩事等等,她都想回头跟后面的人分享。尤其是当作文、周记发下来时,她都想像从前那样跟后面的“华卿”交换欣赏——华卿总爱在周记里写一些天马行空、离奇搞怪的东西,常常让她忍俊不禁。但这些已不复存在了。她越是满心欢喜地回头,就越会尴尬失望地转头回去。

    于是后面的那两个男生经常看见她笑盈盈地回头却欲言又止,最后又看着她黯然神伤地把头转了回去。这两个男生性格都很内向,看见小媱这些举动除了一头雾水外,也没有主动去问她所为何事。

    所以场面挺别扭的。

    2.

    开学第三天,新认识的班主任便下发了要求外宿生统一在校住宿的通知。学校惯例,高二高三级的学生都不允许外宿,因为从高二开始,晚自习被延长了一个小时,那样晚修放学就将近11点,学校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量,便统一要求他们留校住宿。

    小媱对在校住宿已期待很久了,所以她才会觉得高二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一直都想像其他同学那样,成为千千万万寄宿生的一员,能拥有饭堂、宿舍、床位和舍友,然后和大家热热闹闹地生活在一起,有话一起聊,有事一起做,即使环境不如家的好,她也会甘之若饴。从前,她时常看见身边的同学抱怨饭堂的饭菜,担忧宿舍会停水,又或者在暴风雨将至的时候牵挂自己晾在阳台的衣服,心里就羡慕的不得了。她觉得这样才算是学生的生活,只怪自己从小身体不好,让妈妈不放心,加上家离学校不远,才被妈妈一直要求在家住宿。所以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埋怨的,正是小媱所渴望拥有的。

    她高兴地填写了申请表,并如愿地从家长手中得到了签字同意——学校的要求妈妈向来都很配合。周四傍晚她专程到宿舍“视察环境”。只是因为动作太慢,班里的宿舍已经住满了人,她只能住进混合宿舍。混合宿舍就是好几个班的同学一个两个地凑在一起。她去那儿看过,环境还可以,如无意外周日傍晚就可搬进来。

    为了能在周日顺利搬进“新居”,小媱可谓做足了“功课”。她反复地想,在校住宿需要些什么?然后参照她在家的生活,在本子上将物品一一写出来,列成了一个清单。列出清单后,她又对着清单进行反反复复地斟酌,唯恐自己漏了重要的东西。即使在上课,只要灵光一闪,她马上又拿出她的本子,在清单那页写写划划。总而言之,为了迎接下周日,她可是每时每刻都牵挂着、期盼着、激动着。

    这个晚上,晚自修才进行到一半,她脑子又想起了一些东西,连忙拿出本子,翻到清单那一页,在上面加了进去。沐月留意着她的一举一动,知道她又在忙住宿的事情,内心都替她累。不过小媱对“新奇”的事情永远那样热情满满,沐月也不便点评她,由她慢慢写。写完了,沐月问她把将清单要了过来。

    只见本子上面笔迹娟秀地写着:“毛巾一条、牙刷牙膏各一支、漱口杯一个、水杯一个、水壶一个、梳子一把、镜子一面”,可能连她自己都觉得写量词很麻烦,所以下一行开始,量词全被省略掉。写了好多好多,沐月看着,心里在苦笑:这哪里是在校寄宿,分明是搬家好吗?

    看见小媱一副期待自己能帮忙查漏补缺的表情,沐月才指着上面的清单问小媱说:“这‘书桌’、‘风扇’、‘浴袍’、‘电吹风’……‘木木’?都是些什么鬼?”

    沐月的意思是“怎么都带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媱却以为她不明白,耐心向她解释道:“书桌就是很小的四个折叠脚的可以放床上的那种啊,风扇就是……”

    “可是,你为什么要带它们来学校?”沐月难以想像。

    “小书桌可以放在床上看书呀,我在家里看书看累了也会放张小书桌在床上的,这样就可以半躺着看书了,天冷了还可以裹着被子在上面写作业啊;风扇是很小的那种,放置很方便的,我想呀,宿舍里人那么多,晚上肯定很热的对不?电吹风用来吹头发呀洗完澡之后……”

    沐月忍不住要打断她了:“宿舍没很么多插座让你用这些电器的。而且电吹风是‘大功率用电器’,学校怕火灾不会让你用。”

    “那洗完头之后,怎么办?”

    “用干毛巾。对啊,记得多带几条毛巾。当然,你也可以爬到上铺,对着天花板上的风扇慢慢吹。”沐月说完阴阴一笑,因为她经常这么干。只是她有所不知,小媱听到这句话后所联想到的情景,是多么的让小媱震惊和难堪。

    “还有,不要穿浴袍,宿舍经常有同学串门,还会有纪律卫生的督查小组过来,虽然大家都是女的,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大家都会尴尬吧……万一班主任上来呢,又或者其他的男老师上来呢?睡衣也是啊,穿的时候最好里面也穿一些。”

    小媱皱了皱眉,因为睡衣向来都不是这样穿的。

    “正因为这样,大家晚上都不会穿睡衣。”沐月一脸正经地说。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同桌从小到大没在学校住宿过的,不懂这些很正常,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自己真的要好好地和她说清楚。

    “宿舍里都是集体生活,人多,时间紧迫,所以洗澡不要洗太久——你想想呀,放学后只有一个半小时,平均下来每个人洗澡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出来时一定要换好所有衣物,因为出来后别人都不大情愿再让你进去了;睡觉铃响后必须停止一切活动,只能睡觉,所以你就别想带小书桌放床上做其他事情了;宿舍内务一定要搞好,督查小组经常来检查,被扣分了大家都会受牵连的……”

    沐月还在一五一十、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小媱,小媱认真听讲,频频点头。听着听着,鼻子不时一阵酸楚涌了上来:一个和自己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平起平坐的好朋友,摇身一变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自己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大呀!没有沐月,她或许就要在宿舍里上演一出出闹剧了,这样的后果是她所不敢想象的。可在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能像宛桃和沐月那样子呢?

    在众人面前,她总显得像个小孩子,沐月帮助她,不知是她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

    沐月说到最后,遗憾地叹了口气“要是我的宿舍有一个空床位该多好,那样你就可以搬过来和我一起住,这样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一下……”

    小媱苦苦一笑:住在家里的时候,需要妈妈“照顾”,出来了,需要好友的“照顾”,这种“被照顾”的日子,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木木’呢?你还没说‘木木’。”沐月好奇地问。

    “呃,什么也不是……是我做笔记时不小心写错的。”她慌忙地拿起笔,在“木木”上来回划几条横线。木木是她八岁生日时妈妈送给她的布公仔,她起名叫“木木”,在家抱着它入睡,没想到一抱就是现在,已和它发展到“难分难舍”的地步。她原想把木木也带来这里,但是听了沐月的谆谆教导后,又不敢带它过来。她想,那么大个人了,还要带只布公仔来陪睡,真真儿幼稚,若真的带过来——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