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梦
繁体版

第十八章 一语道破

    1.

    赵宛桃生病,是意料之中的事,她已经连续半个月没好好休息了。加上这一天遭遇生理期,身体更是扛不住,病来如山倒。昨天前她去了学校的医务室,医生开给她一些药,无效,于是到了下午,她想叫小媱帮忙到药店买药。

    小媱十分惊讶,身体不适就应该去看医生,宛桃为什么还要私自到药店买药,而且买的还是什么“头孢拉定”之类的抗生素药?

    宛桃告诉她,从前不管生什么病,吃这种药都可以好,所以这次应该也会管用。

    小媱愕然:这完全是拿自己当试验的小白鼠。她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所以没答应帮她买,还建议她到医院就诊。宛桃不以为然,她从前生病了都是随便吃点药,熬一阵子就好了的,根本不用去医院。

    小媱一再坚持。

    宛桃有些为难,笑道:“这点病又不会死……”

    “很多小病都是这样变成大病的,你别太随便了,自己的身体就应该好好爱惜……”小媱还想责怪她,但想到她父母从小不在她身边,她不懂得关爱自己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住口不说。她有种预感,就是宛桃即使请假外出,也不会去医院看病,没准就是去药店买她的药。所以尽管下午那节物理实验课对小媱来说“任务繁重”,但她还是决定请假去陪宛桃看病。她觉得宛桃一个人在这个城市上学,无依无靠,自己不帮忙照看她,还会有谁?

    之所以说下午的物理实验课“任务繁重”,是因为上一节物理实验课她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老师希望她做完本次实验后把上一节的重做一遍,也就是说要做两个实验。眼下是完成不了了,她跟作为物理科代表的陈华卿说起这事,华卿叫她别担心,他会处理好的,又问起宛桃哪里不舒服。虽然自己和陈华卿关系很好,然而这样的事,真心不方便跟他说。

    第二节下课,两人便跑往级组室向班主任请假。请假顺利。小媱说,她必须打个电话回家说明情况,不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会责怪她。宛桃轻笑道:“你去哪都要跟你妈妈汇报的吗?”小媱没回答,宛桃只好收起内心的嘲讽,建议说:“也用不着现在就打电话吧,我们这次出去应该很快能搞定,估计还可以提前回校。若真拖了不少时间,那到时再打电话回去也不迟。”

    小媱却一直坚持提前说总比事后说更合适、更保险。所以她对宛桃的建议婉然拒绝,转身径直往宿舍楼下的公共电话走去。才迈出几步,又被宛桃叫停。在校道里,宛桃得意而鬼祟地对小媱招招手,半掩着嘴小声说道:

    “不用去那里打电话,我带了手机……”

    小媱惊愕地走近。在高大的棕榈树后面,宛桃从背包里掏出的华丽而高档的白色手机,这手机是她父亲今年春节买给她的。小媱脸上的惊愕渐渐演变成恐惧:

    “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的……”

    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的。在这个地方,学生带手机代表着“奢华”、“攀比”、“炫富”、“影响学习”,这与学生所提倡的“朴素”、“勤俭”、“节约”、“专心学习”格格不入。虽然手机日渐普及,但学校考虑到学生缺乏自制力,并且这么多人频繁地在宿舍充电容易引发火灾,于是一律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为平复那些反对言论,校方安装了十几部公共电话,还公布了学校所有教职工的联系电话,随时欢迎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沟通联系,禁令因此才得以稳定施行。

    在这之前,她以为班上只有叶娜一人带手机,没想到宛桃也带了。

    “给你。”宛桃得意地笑着,手机托在掌上,呈递到小媱的面前。在宿舍,当她拿出手机时,周围的舍友可是羡慕和称赞不已。这也是宛桃来到这里后第一件也仅此一件的能引来称赞的事情。这次在小媱面前亮出手机,初衷是想帮助小媱,同时也想用这个获得过别人羡慕和夸赞的东西来取悦小媱。

    可万万没想到,得到的竟是小媱恐惧和抵触的神色。

    “不用啦,我还是用公共电话好了……”小媱说完背过身,片刻她又转过来,神色慌张地左顾右盼,为宛桃担心道:“学校不允许带手机的,你赶紧藏好别让老师看见……”

    刚开始小媱恐惧的反应就让宛桃没有了显摆的兴致,现在她这畏而远之的态度更让宛桃的心凉了半截。

    “好吧,随便你,”宛桃无奈中撇下这一句。“我在这等你回来。”

    “好的,很快!”小媱说完慌慌忙忙跑开。敏感的小媱知道宛桃是生气了,而她最怕惹恼别人。“足够快”,“不让宛桃久等”,她心里默念着,而这些,也正她认为的唯一能缓解愧意的做法。

    2.

    从挂号到看病,无人排队一路畅通。从医院出来,学校居然还没放学。小媱想载宛桃回校,宛桃却以“时候尚早”为理由,要小媱在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停下。她说,她要去趟网吧,还问小媱要不要跟她一块儿去。

    小媱摇摇头,对宛桃有点失望,因为那些地方不是学生应该去的。“不是说,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网吧的吗?”小媱明知故问,她只是想挽一下宛桃。

    “哎,吓唬谁呢,有钱赚他们会不要吗?”宛桃辩驳着,又在心底暗暗鄙视了小媱一句:那么大的人,不会连这点潜规则都不知道吧?

    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年网络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势头强劲,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各个城镇。而那些偏远的地区由于人们意识淡薄且相关部门监管力量薄弱,一些黑心商人总能抓到机会赚学生的这些“钱”。所以到了休息日,网吧里时常能看到中学生在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等——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小学生。

    在小媱看来,男孩子跑去网吧上网倒是常见,而女孩跑去网吧上网还是比较少的,毕竟网吧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女孩子跑进去的确不好。

    “小桃你这样……”

    “没事啊,我又不是第一次去那里了,上学期我还经常去。你担心‘黑网吧’很乱是吗?其实也不是,大家各自上各自的网就这样,就是色情片比较多,好多男生都在那里偷偷的看——我初中的时候就就看过了,那又怎样?恶心得要死,不知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看……你觉得呢?”宛桃问着,脑海回想起前段时间在网吧遇见同班的两个男生也在看这样的影片,看见宛桃进来手忙脚乱地关闭播放器的事,不过宛桃跟那两个男生不熟,也就不想在小媱面前提走他们了。

    小媱自然没看过,她不会回答宛桃这样的问题。她觉得宛桃的初中经历简直“不可思议”,而更不可思议的,就是宛桃现在还当街当巷谈论这种事情,真真儿让人异常尴尬。

    3.

    “到前面的路口你左转回家吧,我要向右走。这次多得你的帮忙。”宛桃道谢。

    “不用客气,我也顺便出来散散心。”小媱抬头望向前方的路口。近傍晚,路口人流量急增,下班族、街边小贩、放学的小学生,成群结队,熙熙攘攘。两边是密集的店铺,林立的招牌装裱着五花八门的图文和样饰,从这儿开始,就是这一带的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越往里,就越热闹。

    “文墨书园”就坐落在这个路口,它是城东一带最大的个体经营书店,传闻此店已经营了近20年。20年的风雨20年的积淀,无论是布局、采光还是装潢、建筑元素等等都独具特色,尤其是这么多年来童叟无欺的诚信作风和拜金主义盛行下仍倡导国学营养的民族风骨,更为人们所称道。

    之前小媱一直有想这书店怎么要叫作“书园”而不是“书院”。后来在高中的某节历史课上她得知,“书院”是古代聚徒授课、研究学问的地方,算是教育机构,如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等等,用在书店很不合适;而“书园”的“园”的妙处,在于它需要打理耕耘,如菜园果园等,这无形中激发众人看书的热情。

    小媱之所以会在意它,是因为前两天和华卿讨论“诗”的事情。华卿说,他经常会来这书店看一本叫《诗刊》的杂志。如今来到此处,她不由得想进去看一看。兴许是这种欲望太强烈,她没法在意身旁的宛桃,一个人往那边走了过去。宛桃看见她温情脉脉地停车、锁车,心里甚是疑惑,便也跟着去看个究竟。

    一百多平方的店铺里,整整齐齐地陈列着各种各样书籍,琳琅满目。书籍的油墨气味充盈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书架的过道很宽,像是为了方便读者驻足挑选;最里的角落还摆有三张书桌,应是供人阅读。

    华卿来这里看书时应该就坐在那里吧,小媱想。此时她已经找到《诗刊》这本杂志,一边翻一边往书桌走去。她觉得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坐在书桌上,兴味饶然地读着。宛桃不是爱看书的人,她逛了一圈,实觉无聊,便跑去向小媱辞别:“你要在这里看书吗?那我先走了。”

    小媱惊讶地回过神来,才想起自己身边还有宛桃,再看看表,时候也不早了,她也不宜久留,于是合上书,站起来跟宛桃说:

    “等等,我也该走了——一起吧。”

    在收银台结账。坐在收银台的是一名年龄近30的微微发胖的男子,一头成熟清爽的平头发型,胡子刮得很干净,他正在看一本厚厚的书。小媱付钱时问他:

    “在你这里看书——就是说只看书不买书,你们会不会赶他走?”

    店主被这奇怪的问题给问蒙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茫然说道:“不会呀,我们怎么会随便赶人走?”

    小媱讪讪地笑了,她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奇怪。

    店主连忙指着角落的那三张书桌告诉她:“你可以在那里坐着看一整天,我们都不会怪你,还支持你!年轻人就应该多读书!”

    小媱连声道谢。

    出门后,不懂方言的赵宛桃连忙问起他们刚才的对话。小媱把那些对白翻译了一遍。

    宛桃惊讶问道:“所以你打算以后都在那里看书了?”

    “看情况吧,有空的时候就过去……其实我是帮别人问的。”小媱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意图。

    宛桃才不在意她口中的“别人”是指谁,因为她不关心这个,无论是谁她应该都不熟悉。她瞧了瞧小媱手中的《诗刊》杂志,伸手要了过来,随意翻翻,然后半是惊讶半是鄙夷:“你居然喜欢看这种杂志?”

    “不是啊,我平时不会看……这杂志是买给华卿的。他喜欢看,打算送他一本。原先害怕他在那里光看不买,会被书店老板责怪,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老板已明确说可以在那里看一整天了。”小媱说着喜笑颜开,为华卿异常高兴。

    宛桃这才明白,原来小媱刚才说的“别人”,是指陈华卿。“可以在那看一整天”,这对陈华卿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对她——也是吗?

    再回想起进书店前小媱那“诡异”的笑容:原来是想起了陈华卿,然后又萌生了要送陈华卿杂志的想法……总算“云开见月明”,宛桃得意地大呼一声“原来如此”,然后亲狎地贴近小媱,笑得很暧昧。良久,才收敛笑容把脑海的那点青涩的想法说出来:“问你个问题……”

    “嗯。”小媱停下来。刚才看见宛桃在自己一旁笑了这么久,她早就想知道是为什么。

    “你可得老实回答我……”宛桃再次叮嘱。

    “当然。”要知道,小媱对待每个同学都可以很真诚。

    “你是不是……”宛桃有点难说出口。

    “是什么?”

    “是不是喜欢陈华卿?”在话说出来的瞬间,宛桃脸上的那一道绯红渐渐被坏笑淹没。

    小媱怔住了,她可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脑子急速地转啊转,最后略为皱眉头回答说:

    “不是。”

    回答完又担心宛桃不相信,又补充道:“我和他只是好朋友,可能关系密切了一点,但不是你想的那样……是你想太多了。”

    她一直不敢涉足“早恋”的事情,哪怕是和“早恋”扯上一丝丝关系,宛桃的坏笑让她如同蒙受了冤屈。她一直看着宛桃,眼睛里投射出来的,是对自己观点的坚信,以及对自身名誉不容侵犯的庄严。

    宛桃也不便再追问下去,她觉得这个问题要是再纠缠下去,只会让自己很龌龊。

    “好吧,是我想太多了。”宛桃止住笑容,转过头假装去看路边的广告标语。

    或许这世界真的有纯洁无瑕的友谊。宛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