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侠武记
繁体版

第九章、四大组织

    张里仁刚坐起身子,本想伸手与刘秀手掌相握,忽然一股难以形容的危险感觉涌上心头,紧接着一股无可抗拒的冰冷杀气直扑而来。

    张里仁来不及多作思考,忙一把用力推开刘秀并拔出背上剑,随后见到一道寒光在月光映射下从上而下,如同一道弯月似的猛地斩了过来!

    刘秀并非没有见过阵仗的人,但仍未想过世上竟有这么可怕的武功。

    那是千百股奇怪的力道,部分把他扯前,部分却直压而来,还有几股横向和旋转的力道,就像掉进了大海怒涛汹涌的漩涡中,使人难有自主把持的能力。

    刘秀才惊觉有人偷袭,他整个人已陷进一种近乎无可抗拒的劲漩里,身体也因承受不了那股压力,忍不住一口鲜血吐了出来。若不是张里仁在身旁反应及时,此刻的他可能已遇刺受到重创。

    而首当其冲的张里仁,心想幸好自己先一步生出警觉,否则此时怕早东倒西歪,难以立稳。因为从发觉有异,直到这可怕的敌人施以暗袭,只不过眨两下眼皮的功夫,但已使他陷进生平未曾遇过的凶险里。

    因事出突然,张里仁知此乃生死关头,想也不想,手中剑聚集了全身功力,俯身坐马,同时往来人刺去和瞧去。

    一时间,他只能见到一个黑影子,一点剑芒正在他眼前扩大。无坚不摧的剑气,透过长剑侵来,使他呼吸顿止,全身有若刀割。

    眼看手中剑可准确封挡敌人兵器时,对方长剑生出变化,张里仁的剑竟击在空处。那种用错了力道,有力无从施展的感觉,令张里仁难受得差点吐血。

    眼前全无人迹。

    幸好他的感觉却清晰地告诉他对方正以奇异莫测的步法,来到了他左侧目光难及的死角位置。

    最奇怪是眼前仍有点点剑芒,不断炫闪,使他睁目如盲,只能纯凭感觉作出反应。

    一道尖细的剑气,似欲刺往他左腰眼处。

    如此厉害的身法剑招,确是骇人听闻之极。

    张里仁哪还有余暇思索,连忙运转九玄自在功,硬把刺空的剑收回,扭身侧劈。

    同时扭头凝神往这可怕的大敌瞧去。

    人影一闪,张里仁的剑二度劈空。

    张里仁今趟精乖了,劲未用足立即变招,同时往后疾退。

    他并非意欲逃走,而是要重稳阵脚。

    虽只两招之数,他已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小命奋战到底。

    摹地剑芒剧盛,四面八方尽是呼啸的剑影芒光,虚实难测。

    但张里仁在九玄自在功的加持下,这次却能清楚地把握到对方不但正在前方,要命的一剑亦正朝自己下腹处闪电攻至,主动不再全操在对方手内。

    际此生死关头,张里仁淡淡一笑,以同样的速度运起手中剑,击在对方刺来的剑上。

    接战以来,他尚是首趟接触到对手兵刃的实体。

    岂知剑剑相交,竟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张里仁感到贯注在剑身上的真气一下子被敌剑吸干了,接着敌剑生出一股粘贴之力,教他连抽回剑亦有所不能。

    张里仁临危不乱,既然对方的剑气像毒蛇般附剑而上,那他就运用自身的阴阳正反之力,先把对方的剑气吸进体内转为阴气,然后结合自身真气再转为阳气双倍返还给对方。

    刺客显然没有想到张里仁居然会如此之厉害,只觉自己的真气竟毫无阻拦地长驱直入对方的体内,然而无论剑间的真气耗损多少,只觉浑似泥牛入海,丝毫没有回应,倏忽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紧接着,一股无可匹敌的刚猛真气急攻向自己,猝不及防下,只觉胸口一滞,如被重击般疼痛,一口鲜血止不住地从嘴角中吐出。

    刺客猛然一震,身体急速后退,拉开两丈距离后才站定,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不相信张里仁武功竟如此之高。

    不过一眨眼的工夫,两人已交手数招,各受轻伤,却全无避让怯战之意。

    所以刚才乍一交手,皆是尽出全力毫不留情。

    “你的真气很怪异。”刺客低沉着声音缓缓地说,他很难相信当今江湖中,竟然有人能挡得住自己的十成剑气,而且还反过来利用攻向自己,这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是吗?你的剑法也很怪异。”张里仁微微一笑,他同样为对方高明的剑法所惊讶。

    张里仁自离开师父独自行走江湖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现竟然有人的速度和武功与自己不分上下。看来师父所说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果然是对的,自己还需在江湖中多加历练才行。

    “你到底是何人?”刺客继续问,同时运功试图将体内侵入的真气化解,平复所受的内伤。

    在当今武林中,内功练到如此上乘佳境、还能伤害到自己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没有几人,他不由对张里仁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我是方仙道方士张里仁,师父西门君惠。”张里仁淡淡地说。

    “你竟然是方仙道的人,难怪武功如此之高。不过,你坏了刺客盟的事,就算是天涯海角,我也会不死不休地去杀你。”刺客语气冰冷地说。

    原来,当今江湖中共有四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武力的神秘组织,他们分别是儒门、方仙道、刺客盟和巫教。

    儒门,创立者为亚圣夫子,尊奉至圣先师,组织仿效古法体制,分为文、武二大编制,文官以三司为首,掌理组织运作,有负责授课的师首以及辅佐协助的儒官;武官则携佩刀剑,维护儒门教众之安危;另有三监一职,执掌礼乐教化,提倡仁、义、礼、智。儒门有一至高领导者儒圣,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当今儒门的作风是坚持以文为主,以传教授业为责,对江湖事采取置身事外之作法,既不积极参与、也不多加干涉,一切依循儒圣指令而行。但正所谓“天下学子出儒门,尽掌天下家国事”,儒门也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大的情报组织。

    方仙道,这是一个以修行为目的,集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堪舆为一体的组织,内中分为道士、方士、术士,其成员大多为教徒,有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理念,于规律约束方面较之其它组织为严。方仙道最早见于战国时,燕齐一带的方士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的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宣扬神仙家理论和阴阳家学说,将五行相生相克用之于社会生活,以炼求奇药追求长生不死。方仙道的“方”指的是“方药”、“方技”,“仙”指的是神仙。方仙道由于得到秦始皇、汉武帝的大力倡导,秦汉时期盛行于世。

    刺客盟,江湖中最庞大的刺客组织。刺客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四大刺客,他们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侠义之名,是因为他们都甘愿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他们的刺客信条。然而,刺客盟却早已违背了初衷,他们是由一群纯粹以金钱为目的,没有好坏之分,就可为达成某种目的,从而对目标任务展开谋杀或暗杀,最终达成对目标人物及相关事物造成致命打击目的的人员组成。传说他们有一百零八名刺客杀手,遍布江湖,有着各式各样的身份,组织严密无比,无人可知组织所在的具体位置。

    巫教,是一个神秘且古老的教派,这个教派最出现在远古时期,而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却是在秦朝。它与儒门、方仙道、刺客盟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周易、八卦、占卜、星算皆是来自巫教产物。而巫是一个神秘的种族,一直对外保持着相当高的神秘感,传说女娲、祝融、共工都是巫族的人。他们这群人扎根民间,百姓基层深厚,实力强大无比。部落里面的大巫师,是整个教里的至高掌权人,并会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相传巫族相信万物有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召祖巫降临,并能召唤各种生灵助战,修行传说中的通灵术,虽不需具备强横的力量,但讲求一种精神信仰和精神力修为,成效极快。

    此刻,张里仁听到对方说自己是刺客盟的人,不由眉头一皱,开口淡淡地说:“你竟然是刺客盟的人!”

    与此同时,房内的众人也被屋顶上的打斗声所吵醒,纷纷从房间中走了出来。

    刺客见一群人出来,知道自己此次的任务已无法顺利完成,叹了一口气,展开身法急速后退,冷冷地开口说:“方仙道的张里仁,我已记住你了。今天你坏了我的事,下次我们再见面时,我定会杀了你,好好珍惜自己所剩无几的美好时光吧,后会有期。”

    话刚说完,人已消失在黑夜之中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