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武器之开山斧
繁体版

第十二章·红旗老幺

    大汉随方丈进屋后,其他众僧人都等在门外,只有执悲执心两人跟进。

    但见屋内一名灰袍老僧,正在擦拭摆件。

    老僧身形佝偻,皱纹横生,面容却甚是和善,见大汉与方丈进屋,微笑道:“阿弥陀佛,我说今天房顶上来来往往,屋外吵吵闹闹,原来是方丈师弟有客。”

    老僧简单一句话,说明他早已知道大汉在房顶上来回穿梭。

    大汉心下骇然,延庆寺内当真是藏龙卧虎,自己之前还想以一人之力,悄无声息的将人救走,没想到早就被人发现了。

    “执慈师兄取笑了,是这位施主坚守心中执念,定要见一见屋内之人,这才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还劳烦师兄打开密室,让他们见上一面。”执德方丈对这位灰袍大师很是恭敬。

    原来这位灰袍老僧正是延庆寺辈分最高的执慈大师,自上任方丈去世后,延庆寺首推执字辈四位高僧,慈悲心德。

    执悲大师于江湖行走较多,嫉恶如仇,惩恶多年,所以有较响亮的名号,而执慈执德两位大师久于寺内精研佛法武功,虽在江湖上的名号不如执悲大师响亮,但武学修为丝毫不弱。

    “既如此,施主请。”

    执慈大师将大汉引到南墙处,轻轻扭动了一下墙上的灯盏,“嚓啦”一声机括暗响,墙体竟打开了一扇小门,是一个套间密室。

    大汉心情激动异常,虽未见人,但阵阵檀木清香入鼻,他知道不会错的。

    果不其然,门开后,一名风姿卓越的绝美妇人,正坐在一个素雅的小床上,轻轻的摇着羽扇。

    扇子下是一个熟睡的孩子,手里还握着一把檀香木剑,正是大汉妻子胭脂和儿子小年糕。

    大汉急步上前,握住了妻子的双手,又看看熟睡的儿子,看到两人完好无损,顿时热泪盈眶,妻子看见大汉,也是泣不成声。

    妻子说话简约精炼,三两句便交代清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镖局老东家出殡的当天下午,家里突然闯入了一伙陌生人,不由分说的将她娘俩掳去,放进了一个大箱子里,约半个时辰后,运送到了一个密室。

    胭脂闻到佛香鼎盛,知道是来到了一座寺庙,无力逃脱,也只能见机行事。

    到了晚上,有一个俊美少年看中了儿子的檀香木剑,说是喜欢这股檀香味,要拿珍珠跟儿子换,儿子视木剑为宝,岂肯交换。

    争执中木剑不小心划伤了少年的手臂,少年发怒,说要把儿子放进装有死人的棺材里。

    胭脂大惊,上前拦护,也被少年连续打了几巴掌,这时一位白衣青年出现,制止住了他们,并把妻儿送至此地,言明天亮后会护送他们回家。

    此后,除一名大和尚送来一些果品茶水外,再没见过其他人。

    听完妻子的话,大汉心下想起家门后那行刻字,“义士勿忧,吾当全力保你妻儿平安。”难道妻子口中的青年就是留字之人。

    大汉询问妻子,可曾见到老木匠,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大汉低头陷入了沉思。

    稍后,大汉看向执德方丈,突然开口问道,“方丈大师,请恕在下直言,延庆寺跟青龙会可有关系?”

    “呵呵,阿弥陀佛,”执德方丈微笑道,“施主有此一问也属应当,我是青龙会十二位红旗老幺之一,代号玄武。”

    听闻此言,大汉有如晴天霹雳,立刻握紧利斧,警惕起来。

    执德方丈微微一笑,“施主莫要紧张,容我细细道来。”

    方丈转身打开了房门,开口说道:“阿弥陀佛,先前我说过,是受一位青年好友所托,才将你妻儿看护起来。”

    “是!”大汉点了点头。

    “几年前我与那位青年好友结识后,甚是以为知己,奈何没经住他几下劝说,头脑一热,答应他加入了青龙会,当时我还没有继任方丈,觉得无伤大雅,大不了被师父逐出寺门罢了,后又觉得不甚妥当,不好反悔,便与他立了几个条件。”

    执德方丈面容轻淡的接着说道:“一是我虽答应加入帮会,但不直接参与帮会的任何事务,只是挂名;二是帮会中我也只和这位好友接触,其他任何人物,我皆不闻不问。后接任方丈之后,在寺内给这位好友提供了一处便房,至于他作何用途,我亦不便多问。此事虽未公开,却也未刻意隐瞒,门外的执慈师兄与执悲师弟都是知晓此事的。”

    执德方丈讲完后,门外的执慈大师微微点头,似乎对此事并不在意。而执心小和尚初闻此事,眼神放光,充满了好奇。

    大汉宗门被毁,父亲二伯多位至亲惨死,很可能就是青龙会所为,大汉对青龙会早就充满了敌意,只是碍于对方势大,自己又有妻儿照顾,不敢轻谈复仇。

    此刻听闻执德方丈如此得道高僧竟也是青龙会的人,不免心情复杂,感叹万千。

    “大师竟也是青龙会的人,大师难道不知,青龙会在江湖上一家独大,作恶多端,”大汉言语中恨意凿凿。

    执德方丈却是一脸平静:“阿弥陀佛,青龙会也好,出家人也好,都只是人的一种外相而已。”

    执德大师再次轻轻拍了拍大汉的肩膀,接着说道:“于江湖行走,谁又能处处如意,但为人处世,行身立己,能做到心怀善念,心胸坦荡,无愧于心即可,善事恶事,归根到底,皆是人为,而非身份所为。心不端,出家人也会做恶事,身形正,青龙会也是有可能做好事的,施主大可不必太过执着于青龙会的身份。”执德方丈神情平静,谆谆教诲道。

    听完方丈的话,大汉的心境似乎明朗了一些,回想宗门当年与御剑山庄的门派大战,虽有可能是青龙会作梗,但自己也被生死相依的义兄所骗,远奔千里之外,致使门派大难时自己未能及时回援。

    而今日若非青龙会有人暗中相帮,怕妻儿也难全身而退,由此看来,正邪善恶之分,也并非那么简单。

    大汉拱手谢道,“大师教诲,如醍醐灌顶,受教了。”

    “好说,好说,施主既与妻儿相认,就请将他们带回,好生守护,莫要再被贼人掳去。”执德方丈请道。

    大汉携妻儿转身欲走,瞥见了远处房上三人,猛的想起还未找到镖局小公子,急向方丈问道,“大师近几日可曾见到另一孩童,与小儿一般年纪,很可能也是被掳上山的。”

    大师回道:“近几日山上礼佛之人较多,未曾听闻有一孩童滞留寺中,待我问问座下弟子。”

    这时大汉妻子胭脂突然说道;“开甲,昨天晚上我好像见到了这个孩子。”

    方丈送大汉一家离开,执慈执悲执心三人留在了屋内。

    执悲大师说道:“早跟方丈师兄说过,青龙会在江湖上声名狼藉,要让门下弟子和外人知道我们跟青龙会有关,怕也会说我们是歪门邪道了。”

    执慈大师听了师弟的话微微一笑,向执心和尚问道:“小师弟,你怎么看待方丈的事。”

    执心小和尚接话道:“执悲师兄所言差矣,参禅悟道修身,只一心而,心正圆满,则无惧外扰流言;心邪缺善,则无需外力推倾而自毁也。执德师兄正心高德,言行光明,无论他是不是青龙会的人,他都是我们延庆寺的方丈主持。”

    执慈大师哈哈一笑;“阿弥陀佛,执心师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修为见识,也担的起执字辈高僧了。”

    执慈大师轻拍了一下执悲大师的肩膀,说道:“我们的方丈加入青龙会,也算是忍辱负重。当年青龙会高手来寺挑战,是师父不惜重伤,施展夔龙之威,震慑住了来人,才保住了本寺千年的声誉,后师父担心对方卷土重来,以致思虑过重,几年间伤病都未能全愈,而执德师弟恰逢此机,顺势而为,成为了青龙会的红旗老幺,师父得知后,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最终艰难决定传方丈之位给执德师弟,并严正嘱咐我们,延庆寺的千年门派传承固然重要,但若为了江湖正义,天下苍生,即使寺庙被毁,门派被灭,我们也要义无反顾,不可退缩。”

    执慈大师转回了执心身旁,和蔼的问道:“执悲执心二位师弟,师父和执德方丈的良苦用心,你们可能体会一二?”

    执悲执心二人听到执慈大师的话,皆是面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师兄,还有一事。”执心补充道。

    “师弟请说”,执慈答道。

    “我看刚刚那位女施主,神色有些异常!”

    “小师弟你看出什么端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