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大师之路
繁体版

第十五章 隧道开挖工曹江川

    杨培浩在隧道里架好仪器后,输入放样坐标,准备放隧道开挖线。“小杨,这么快就来测量放样了。”杨培浩听到声音,就知道是隧道开挖工老曹来了,老曹,全名曹江川,西南巴蜀人,四十七八岁,由于常年在隧道干开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老上几岁。隧道按工种来分,有开挖工,立架工,喷浆工,二衬工。其中以开挖工最辛苦,也是最为危险的工种。干隧道的工人都有一身的职业病,特别是开挖工,隧道开挖的工具是风钻,是通过空压机把高压空气输进风钻里而产生动力使钻头掘进。掘进的过程中,砖头与围岩会产生摩擦生热,为了降低温度,还配有水冷却。

    一把风枪加上气腿的重量共计150斤左右,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杨培浩试过,扛起来非常吃力,曹江川轻而易举的就能扛起来,老曹为此经常对杨培浩说这样的体力活不是你们读书人能干的,测量是隧道施工的第一工序,隧道中线点位放正确了,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杨培浩放完样,还要给班组进行测量技术交底,老曹就是开挖工工长,技术交底都是交于老曹,一来二去,杨培浩与老曹就熟悉了。

    “老曹,上排炮局部地方有欠挖,炮眼角度在控制下。”杨培浩看着测量数据给老曹交待。“好勒,小杨你把数据交一份给我。我叫工人改正。”杨培浩写了数据交于老曹。曹江川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进入隧道行业搞开挖,从学徒登气腿开始,成为一名优秀的开挖工,曹江川在隧道行业干了20多年,杨培浩开玩笑说老曹是隧道开挖的专家了。老曹说自己哪里是什么专家,只不过是干得久经验多。命运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排,既然安排了,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乐观豁达的接受,老曹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乐观积极的面对这一切。老曹说每当看到他开挖的隧道贯通,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杨培浩当时还不以为意,但当你亲自参与隧道贯通的那一刻,杨培浩才明白了老曹说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成就感。

    放完样,杨培浩收了仪器准备出隧道回项目部,老曹叫住了杨培浩,说等他给工人交待好后,请杨培浩去他那里喝两杯,尝尝家乡菜,摆摆龙门阵。杨培浩拗不过老曹的好意邀请,项目部伙食以北方面食为主,杨培浩也想吃吃家常菜换换口味,就答应了。老曹的开挖班有自己的食堂,做的都是家乡口味,杨培浩看着家乡菜。口水都就出来了,也不客气,就开始动筷子了,“哈哈,小杨,这就对了,饿了就吃饭,累了就睡觉,我这里不是你们项目部没有那么多规矩。”老曹为人豁达,杨培浩觉得老曹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人一样,师父熊正常说不要小看隧道工人,他们有的人干了一辈子隧道,经验是相当的丰富,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很显然老曹就是这样的人。

    老曹给杨培浩到了一杯酒说到“小杨,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宁可去工厂里打工都不愿干工程,怕辛苦,又无聊。”杨培浩没有想到老曹会聊起这个话题,确实是现在工程的工人平均年纪都在47岁以上,劳动力老龄化是很大的问题。杨培浩回答道“老曹,以后干隧道机械化,用不了这么多人了”“小杨,那是你们天真的想法,华夏是人口大国,好多像我这样的靠工程养家糊口,如机械代替了我们,失业了会产生社会问题。”老曹看这个问题如此深刻,杨培浩没有料到,也回答不了,这些不是他们能解决的,杨培浩换了个话题。

    “老曹,有个问题我想请教”杨培浩谦虚的问道。“额,小杨,你是干测量的,比我懂得多,还有你不会的。”曹江川脑子里问号显现回答道。“老曹,是这样的,打超前小导管的时候,怎么才能看出打穿孔了”杨培浩查了书籍,书上没有。想问师父熊正,师父去别的项目部了,这个问题杨培浩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知道老曹是经验丰富,杨培浩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哈哈,这个问题其实是很简单,要晓得打的穿没穿孔就看气渣从打好的眼里流没有流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杨培浩听完恍然大悟,“老曹,你真是专家,我明白了,敬你一杯。”杨培浩端起酒杯敬了老曹一杯,老曹很喜欢杨培浩这个年轻人,没有像其他项目部有的人高高在上,为人谦和。率性,杨培浩与曹江川成为忘年之交,曹江川为以后杨培浩在非洲隧道开挖之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