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少年样
繁体版

第四章:师恩(一)

    汪城提前放了五一长假,但学校还有两天课程,正好趁着这两天找一下主修课的教授,定好论文答辩的日期,于是汪城在周一踩着宁教授上班的点来到宁教授的办公室。在办公楼下有些凑巧碰到了宁教授,汪城如往常一样,尊敬的跟这位对自己极好的教授问好,但这一次宁教授没有如往常那样带着欣慰表情来回应汪城的问好,而是面带怒气,一脸横铁不成钢的看着汪城,说道:“到我办公室去说。”便快步走进办公楼,汪城慌忙跟着走进办公楼,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惹到了宁教授,看样子这个错误还不小,惴惴不安的跟随宁教授来到办公室。显然宁教授是真的生气了,掏出钥匙后数次才将钥匙插进锁眼里,随后重重的推门而入,让跟着身后的汪城更加惴惴不安,心里快速紧张起来。小心翼翼的走到办公桌前站立,不敢太靠前,怕此时的宁教授给他来一脚,这样的宁教授在这四年学习生涯中,汪城只在一次某个宁教授器重的学长,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后,见到过一次。那次就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犯错,不然发起火来的宁教授是很吓人的,这也是汪城大学四年中能够始终如一,严格要求自己的因素之一。但今天确实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脑海里也在快速的飞转,可真的想不到。

    就在汪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宁教授似乎看出了汪城心理的某个小九九,重重的拍了下桌子,对着汪城说道:“怕我踢你还是怎么的?站那么远,给我站近点!”汪城只好硬着头皮,连忙向着办公桌靠近了两米,手背碰触到桌沿才停下,生怕慢一点惹的宁教授更加不快。在汪城靠近后,宁教授再次严厉的开口道:“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师吗?枉我这几年对你寄予那么高的期望,在你大三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我找院里要一个保研的名额给你,我来做你的硕导,或者直接到我的导师那里去读博,刘老也同意了收你做关门弟子,让你自己做选择,你倒好,当时跟我说先把当前的学业学好,到时候再考虑,我让你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结果呢?结果呢?结果呢?”连续提高声调的三个“结果呢”完全将宁教授对汪城的恨铁不成钢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时的汪城总算明白了宁教授愤怒的根源在哪里,此刻的汪城没有了惴惴不安与紧张,有的只是发自肺腑的感激,感激这个带了自己四年的老师。从宁教授不让汪城跟其他同学一样,喊他教授而是叫老师就可见宁教授对他,确实不一样,如对待子女一般对待自己。看着满脸痛惜带着愤怒的宁教授,汪城红了眼眶,努力让自己的泪水不要掉下来,汪城并没有说话为自己辩解,他要等到宁教授将怒火发泄完后再做解释。

    宁教授瞪着汪城,将汪城的表情看在眼里,有了一些不忍,他是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汪城做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有着他不知道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促使汪城没法继续读硕读博。今天他要知道这个原因,要让汪城继续学业,而不是早早的踏进社会,浪费了连自己的导师都看重的这个学生的才华。

    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后,宁教授再次开口的语气不再那么严厉,但也是相当的严肃。对着汪城说道:“院里找我,想让你硕博连读,让我跟你谈一下,你说你要好好考虑,我只当选择太多,给你时间去考虑好,结果呢?不是从其他同学那里意外知道你已经工作的消息,我还被你蒙在鼓里,你是真没把我这个老师当回事。你也别一副多大冤屈的样子给我看,你来,你来说说为什么这么早参加工作。”随后见到汪城犹豫不决的样子,补充说道:“你坐下吧,好好考虑清楚再说,怎么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见到汪城坐下低着头思考怎么回答自己的问题,随后站起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也给汪城倒了杯白开水放在汪城面前。

    汪城没有让宁教授等多久,在宁教授坐回座椅上的时候,有些苦涩的开口说道:“老师,您知道我来自农村,家里条件不好,但您不知道家里为了让我读书,我妹妹仅仅只读了初一就被劝离学校,去拜师学艺,到广东去打工赚钱补贴家里;高中时住校,爷爷重病不肯接受治疗,怕因为钱影响了我的学业,直到去世前一刻,家里才告诉我见了爷爷最后一面,没有提前告诉我是怕我因此分心。”听汪城说到这里,宁教授有些动容,不再严肃,他只知道汪城来自农村,但不知道他家里如此的艰难。此刻他也明白了这个自己报以厚望的学生,为何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显现出与年轻人完全不符的稳重。

    汪城也短暂停顿下来,说出这些多年一直压在心口的事情,让汪城不免难过,微微颤抖,有些激动,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才让自己不那么激动。再次对着宁教授说道:“老师,我知道四年来您对我的照顾,对我的期望,比我家人对我的期望更高,我也很想跟随您继续我的学业,做我最喜欢最擅长的事,可是我父母虽然才四十多岁,但他们的身体因为这些年的重体力劳作,甚至比不上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而我妹妹已经成家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我没办法让自己再待在学校,继续接受家人对我的付出,我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沉默在汪城结束对老师的解释后,持续了很久,汪城捧着老师给他倒的那杯水一口没喝,一直低着头看着水在杯子里轻轻晃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宁教授没有继续坐在座椅上,而是在汪城说完后,有些沉重的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望着外面连续抽了三支烟,才重新坐回办公椅上。在宁教授坐回来后,汪城放下水杯,抬起头,正了正有些僵硬的上身,看着老师看向他满是心疼的眼神,终于是绷不住,强忍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没有流出来。宁教授看着这个年少老成,自己最为看重的学生泛红的双眼,眼中除了心疼,更多了遗憾惋惜与理解。

    片刻后,宁教授再次站起身,走到汪城的身边,汪城立马站了起来,再次轻轻喊了一声“老师”。宁教授在汪城身前站定,双手拍了拍汪城的双肩,只说了一句“晚上到家里来吃饭,让你师母给你做点好吃的”说完拿上教案,准备去给学生上课,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回过头对汪城再次嘱咐了一句“不许不来”,这才快步的离去。汪城整理好情绪,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在走廊上正好看到楼下老师踏出办公楼,走向教学楼的背影。年纪不到五十,身高普通的老师,背影自然谈不上高大,但也谈不上佝偻。在汪城眼中,这个背影是他坚实的后盾,让他由衷敬佩,给他在大学四年中最多的支持与帮助,喃喃的对着这个背影轻声说了一句刚刚没有说出口的话,“老师,辜负了您的期望,对不起”。

    晚间汪城在老师家饭点前一个小时来到教授们居住的小区,站在这个来了不知多少次的小区里,汪城知道以后来的机会恐怕是极少了。来到老师家门口,深呼一口气后,按响了门铃,退一步等待大门的打开,很快门开了,是老师的独女宁韶华开的门,为女儿取“不负韶华不负卿”的“韶华”为名,是老师对师母深情的最好诠释,也是老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告诉他所带过的学生,为人对情感的专一,实实在在以身作则,将为人师表体现的淋漓尽致。汪城来的多,自然知道老师与师母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别的同学或许没有太多的感受,不会将老师个人的爱情观视为自己的爱情观,但汪城却很向往这样的婚姻,这一刻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那个“瓷娃娃”的身影,顿时脸有发烫,有些恍惚。一瞬间的恍惚,可让这位宁师姐不满了,也是因为熟悉了,关系要好,加上宁师姐是独生女,而汪城又比她小,与以往父亲经常请到家里吃饭的其他学生不同,那些人都称呼宁韶华师妹,而汪城是第一个叫她师姐的,加上父亲对他的青睐有加,自然让她把汪城当作了亲弟弟一样。

    门外汪城的恍惚,让他没有立马进门,在宁韶华看来一副猪哥脸的表情,引得宁韶华走出来,拧着汪城的胳膊笑骂道:“臭小子,这么看着师姐,是不是喜欢上师姐了?师姐可告诉你啊,想都别想,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你不是师姐的菜!”一边说着一边改拧为拉,带着汪城走进屋内,这时汪城才反应过来,一脸苦笑的不做解释,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师姐,他是万万不敢得罪的,不是因为老师,而是这个师姐本身有的是法子整他。

    在两人笑闹间,师母已经从厨房走了出来,笑容满面的对着汪城说道:“小城来啦,你可是很久没来看师母了啊!”汪城连忙向师母告罪,师母也没有过多纠结这个问题,而是走到汪城身边,面色变得有些凝重,低声说道:“前段时间听你老师说,你不听话,找了工作上班去了,不读他的硕士,也不去刘老那里直博,生了好一阵子的气,今天中午给家里来个电话,说你晚上来家里吃饭,我听着语气好像不对,这下午回来的时候也是严肃的很,跟我说了句“小城来了,让他来书房找我”,就进了书房,这都快两个小时了还没出来呢,你师姐去敲门想看看他在干嘛,你老师门都没让进。你进去后小心点,别再惹你老师生气了。”随后对宁韶华嘱咐道:“我要做饭,你盯着点书房的动静,要是你爸发脾气了,赶紧告诉我。”

    还没等汪城进书房面对老师的狂风骤雨,一旁的宁韶华听到母亲的话,一下子从沙发上飞腾了起来,再次拧着汪城,让他提前感受了一阵小的风暴,愤恨的说道:“我说怎么老头子今天对我这么不友好呢,门都不让我进,原来是因为你小子啊,我踢不死你。”说着就要抬脚向汪城踢去,汪城无奈的求饶,但没有躲闪,他知道,这个师姐不会真的踢他。一旁的师母知道两个人偶尔会闹一闹也不去管,只是说道:“好了,韶华,先别闹了,你爸还在等着小城呢,让他先进去,出来了你再找他算账。”说着往厨房走去,宁韶华也是知道孰轻孰重的人,想着父亲发火那可怕的样子,不由的笑着说了句,让老头好好收拾你,就松开了手,去帮母亲的忙了。

    师母看着进来的宁韶华,有些着急道:“不是让你去书房门口听着动静吗,这里不需要你帮忙。”说着就要将宁韶华推出厨房,宁韶华躲过去说道:“我才不去呢,被这小子坑了一把,我还去给他助阵啊,不去,不去!”师母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她离不开厨房,也只能作罢。倒是宁韶华,作为师姐,终究是心疼这个唯一的师弟的,在厨房没一分钟,就呆不住了,不时的往书房门口看去,刚刚又说了硬气的话,不好丢了面子,直接过去。引得师母笑起来,再次说道:“别在这里给我捣乱了,赶紧出去,想干嘛干嘛去。”也不点破,终于是将这个有些好面子的女儿推出了厨房。宁韶华踌躇片刻,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房前,更是夸张的将耳朵贴在门上,生怕听不清里面的动静。让在厨房看到这一幕的师母,可气又可笑,嘴里嘟囔着“这鬼丫头”。

    侧着头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十多分钟后,宁韶华身体都有些酸了,书房内并没有传出她与母亲担忧中的声响,也便不再继续贴那里听了。坐在了离书房最近的沙发上,眼睛却是盯着书房的门,有些疑惑,忿忿的想着:这不应该啊,老头那脾气,怎么也得把这小师弟骂的脱层皮不可,就算不骂的脱层皮,也要骂个半死呀,怎么这么安静呢,恨不得自己长出一双透视眼,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就在宁韶华忿忿不平的时候,不时透过厨房玻璃门望向这边的师母,见到宁韶华坐到了沙发上,调小灶台上的火,放下手中的锅铲,走到宁韶华身边,轻声问道里面什么情况?宁韶华满脸无奈的表示她也不知道,但师母是最了解自家这个顽固老头的,顿时放下心对宁韶华说道:“你该干嘛干嘛去吧,没事了,小城不会挨骂了。”便回到了厨房,做饭的速度加快了几分。留下宁韶华错愕在那里,望向书房片刻,再望向做着饭的母亲,竟然听见母亲哼起了家乡的花鼓戏,顿时更加忿忿起来,一定得找机会整整这个害自己挨骂的小师弟。

    想着用什么招整治这个越来越难以整治到的小师弟的时候,猛然间,宁韶华发现,这个小师弟现在真的不一样了。第一次来到家里,在老头介绍他们认识的时候,宁韶华听着汪城的一声“宁师姐”,顿时一股姐姐对弟弟的亲近由心底涌上,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买零食总会给小师弟买一份,虽然最后都是她自己吃了;出去玩总想拉着这个师弟,尽管每一次被拒绝,但下一次依旧还是继续;自己没课的时候就跟小师弟一起去上课;只要有机会就拉着小师弟回家吃饭。这也导致很多人觉得他们是在谈恋爱,但宁教授,师母,以及两个当事人知道,那仅仅是独生女的宁韶华,当了那么多年的小师妹,突然有了个小师弟后,姐姐对弟弟的关爱爆棚。那时的宁韶华还在读大三,有着一个男朋友,而最后的结果是宁韶华对汪城这个小师弟过度关心,使得男朋友提出了分手,在得知分手理由后,宁韶华没有任何的挽留,扭头便走。只是那天拉着汪城去电影院连场的看电影,直到电影院关门,第二天汪城再见到这个师姐的时候,一如往常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以汪城的情商断然不会知道更多。自那以后直到现在三年了,宁韶华没再谈过男朋友,将“有小师弟就行了,谈什么男友啊!”这句话时常挂在嘴边。而那以后,宁韶华就以逗这个小师弟为乐,从开始毫不费劲的将这小师弟逗的见她就躲,到现在再想让这小师弟出糗已经是很难了,反而一不小心会被这小师弟“反杀”。长大了,果然变贼了!

    在宁韶华感慨小师弟变贼的时候,书房的门打开了,听到开门声,宁韶华连忙向着走出来的两人看去,想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是怎么回事,看了片刻,徒劳的撇了撇嘴。她实在从面色凝重的老头跟朝他微微一笑的小师弟脸上看不出什么状况来。走出来的宁教授见自己老婆还在厨房,便让汪城跟师姐坐一会,他去厨房看看。宁教授这一举动可给了宁韶华机会,马上拉着汪城,偷偷看了一眼走向厨房的老头,轻声问道:“快说,什么情况,怎么老头没跟你发脾气?”汪城见师姐急不可耐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也不说话,任由这个师姐急得要打他,他赶忙躲开跑向厨房,对着宁教授说道:“老师,您去休息会,我来给师母帮忙。”师母见状说道:“你们都去洗手准备吃饭,都已经做好了,哪用得着你们帮忙”随后瞪了一眼跟着过来要对汪城不依不饶的宁韶华说你来端菜,惹得宁韶华丢了无数卫生球给这个可恨的小师弟。

    四人落座后,师母开始盛饭,将盛的第一晚饭顺势就要递给汪城,汪城也站起来正准备接过放到老师面前,宁教授也站起来拍了拍汪城的手说“你先等等,让你师母跟你师姐先吃”就走向了书房,汪城以为老师还有话跟他讲,连忙挪开椅子准备跟上去。到底还是师母最为了解老师,一把拉着汪城的胳膊说道:“你坐下,你老师不是让你去书房,他马上出来。”同时将那碗饭放在自己面前。这句话让宁韶华也有些茫然,老头走向书房也不让汪城吃饭,不就是还有话要说吗?紧接着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脸雀跃的站起来走到酒柜边上打开柜子,取了两个白酒杯放到餐桌上,又返回酒柜拿出一瓶红酒,找到开瓶器放在汪城面前示意他开酒,又一次返回酒柜取出一只高脚杯,这才回到座位来。这一幕让汪城很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师姐这是干嘛?

    没有让汪城疑惑多久,老师走出书房,手上多了一个看似陈旧却分外精致的木盒,汪城不知道在吃饭的时候老师拿这个精致的木盒出来做什么。但师母跟师姐仿佛早已猜到,都是一副果然是这样的表情,师姐再次站起来,从父亲手中接过木盒,打开了这个木盒,木盒中的物件呈现在了汪城眼前,他才知道这是一瓶酒,一瓶不便宜的好酒。但他不知道这是宁教授珍藏的为数不多的好酒之一,而师母与师姐的表情透露出的信息汪城是不知道的,只有师母与师姐知道,以宁教授对汪城的看重,喝这个酒实属正常。但随后师母有些神情黯淡起来,上次类似的场景是在十一年前,宁教授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中最优秀的那个弟子,考取国内最顶尖学府的博士的时候,去往首都前最后来家里吃的一顿饭。这意味着,汪城也很可能不会再来家里了,背过身去,师母抹起了眼泪。

    宁教授最先看到,没有说话,只是走到老婆身边轻拍着她的肩膀。还在兴致盎然研究着这瓶酒的宁韶华与汪城后知后觉感受到气氛的变化后,连忙放好酒瓶来到师母身边,汪城报以莫明的眼神看向老师与师母,宁韶华急切问道:“妈,您这是怎么了?刚刚不还是好好的吗?”这时宁教授才向着汪城跟女儿摆摆手说道:“没事没事,你们去把酒都倒上,小城,给你师母去拿个杯子,给你师母也倒杯酒。”话音刚落,师母更加悲伤,哭出了声,宁教授连忙俯下上身,对老婆嗔怪解释道:“什么年纪了,还这么沉不住气,也不怕两个孩子笑话你,小城不离开这里,就在这里发展。”随后带着调侃意味的笑直起上身,师母在听到这句话后,哭声戛然而止,快速的抬起头,也不顾脸上还挂着泪水,急切的问道“真的?”似乎不太相信自己老公,摸了一把脸,也不管自己老公说着千真万确的话,望向拿着酒杯回到餐桌前的汪城,问道:“小城,你老师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不离开这里?就在这里上班了吗?”汪城这才知道师母是以为自己要离开这座城市,去更繁华的城市发展,不舍难过,毕竟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离开了这里,去到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在得到汪城肯定的答复后,师母才转悲为喜,不停的念叨着那就好那就好。

    此刻的汪城极为感动,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无私教导;师母对他慈母一般的关爱,照顾;师姐视他如亲弟一样的亲近,让他在老师一家人身上深切体会到了亲情,此时的汪城真正将这一家人视为了亲人。在此后每年的各个节日,汪城都会登门拜访,结婚后带着爱人一同前来;多年后师姐出嫁他作为娘家弟弟的身份将师姐背出闺房交给新郎;在老师意外离世后将师母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尽孝。

    一顿饭在欢声笑语中即将结束,汪城对今后的路做出的选择,让师母跟师姐都举双手赞成,并表示做他坚实的后盾;而得知汪城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后,不免一阵心疼这个一路走来不易的农村孩子,师姐更是搂着这个小师弟的肩膀说:“以后有师姐在,累了、委屈了来找师姐。”宁教授这时也是心情极好,对着众人埋怨道:“这小子白白浪费我两三个小时,到处给他联系工作,哪知道他自己主意大的很,自己早就想好出路。”一句话让早已知道的汪城对着老师又是一顿感激跟抱歉。宁韶华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老头不让她进书房,对她没好脸色。原来是一贯不喜求人的老头,在到处求人想给小师弟谋求一个好工作呢,是怕自己进去看到他求人的窘迫吧,想到这里偷偷笑了起来。师母则是一脸揶揄的看着宁教授说道:“小城这孩子哪用的着你操这份闲心,你那是自找的!”宁教授听罢没有不快,而是有些自豪的笑起来,为这个自己最为看重的弟子感到骄傲,即便现在终止了学业,选择了一份被大多数人不看好的工作,但他相信,这个弟子一定会与众不同。最后宁教授举起酒杯说道:“最后这一杯酒,我们祝小城在人生新的里程中,走的顺顺利利、稳稳当当,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此生无憾!”这才是真正的亲人间最好的愿景,从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幸福美满一生!而这也成为汪城此后数次走出困境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