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沧海情
繁体版

过年·放下手机·清净

    此刻,去九江的G1583次高铁已经启动。左边是各式各样或精致或荒芜的工厂,右边是田地和间或闪亮的池塘。这分明是两个世界,工业和农业,文明与自然,也分明是我的现在和未来。

    静谧的高铁,驶离了我的第二故乡——无锡,去与妻女汇合。

    昨天刚与爸妈妹妹视频,聊了聊过年不回家的事儿,好像他们也并不强烈的期待着我回家。只说明年暑假暖和点再回吧。我不知道爸妈是不是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子女过年回家,我也不知道他说的别回来时真心的还是怕我不好协调,毕竟没来帮我看女儿仿佛成了她的罪过。

    不想思考这个问题,一想到小时候,一想到父母,心里总是有一道很深的沟壑,而我还没有强大到一步迈过,我在等,等一个时机,等一个我自认为成熟的时机。那就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多么可笑的想法,但是这确实分明地控制着我的思想,甚至强过思念。

    安排了行程,也便没有了忧虑,可以全身心迎接年了。

    难得的年假开始了,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但是近几年却发现,美好的假期总是被节后综合征——过完节日想做的事儿还没做的虚无感——代替,我想着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手机,但真的是手机吗?

    我准备放下。

    看了一个短视频,一个书法主播举办了一个party,第一件事儿就是没收朋友的手机。

    于是我试着想了一下,如何让时间过得有意思一些。

    那么请你跟我一起想三个问题。

    第一,放下手机之前、之后我们在干什么?

    拿着手机,翻翻朋友圈,刷刷短视频,搜搜购物车,打打游戏,发发微信,好像就可以度过三四个小时,三分之一的白天。

    放下手机干什么呢?看书?不太现实的,看书不仅需要环境,而且需要心境,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过书来就读的进去的,翻了两页手机响了,拿起来回个消息。看电影?看电影得吃点零食,喝点茶水,于是拿起手机

    第二,到底为什么我们迷恋着手机?

    第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