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锦书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武器装备

    是夜。

    十一月二十五。

    李未初目送徐衍率军离开后毫无睡意,在回府的路上看到了物监造,这是朝廷给他派发的工匠和他到元牟县后征募的工匠,组建的一个部门。

    这里专门负责打造军队的物资,前后共计四百人,薪资都很不错,月银五两,比起大头兵自然好很多。

    勒住马,李未初停了下来,打算进去瞧瞧。

    门口的卫兵看到他来,直接将门打开,里面顿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哪怕是这北疆十一月,也能感受到热。

    里面的人大多只是穿着一件单薄的衣物,有些甚至光着膀子干活。

    乒乒乓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但很有规律,一点都不觉得吵。

    很快有个穿着比较得体的老头一路在卫兵的引领下小跑出来,见到李未初就喊:“李大人。”

    “嗯,陈司监还没回去呢?”李未初有些奇怪,陈民不过是个监督者,又不干活。

    “眼看大军就要开拔,只能让大家加个班赶点兵器出来。”陈民有些抱歉的说道。

    “那些糙汉子今天没少来烦你吧?”李未初想到白天那些将领找他要东西的样子,顿时联想起来。

    “不打紧不打紧呢,杀羌人,小老头能理解的。”陈民无所谓的答道。

    “你也算是个六品官,以后别那么纵着他们。武器在精不在多,这话是我交代的,你给我记住喽。宁缺毋滥,否则就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那才是误我大事。”李未初边说边往里走。

    正巧看到一个男的拿着一块鱼盾敲打,只是,他这敲打的是块好盾。

    走到这男的身后,李未初也不说话,就看着他摆弄,一会儿比比大小,一边拿着长矛比较,好像有些苦恼的样子。

    直到发现身边已经围满了人,才注意到李未初。

    “都护大人,小的该死,没见到大人来了。”中年男子立马跪在地上,有些惶恐不安。

    “起来吧,我又不是皇帝,你跪我干嘛。”李未初亲切的将他扶起,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我···小的···小的···”因为激动,男子竟然结巴了。

    “叫什么名字?”李未初一把抱着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这一抓,身上的衣物上全是这男的汗渍,可他毫不在意。

    “陈头给我取的名,叫王老三。”王老三很紧张,觉得自己肯定是犯了什么错,而且挣扎着想离李未初远点,毕竟他知道自己有多脏。

    “王老三,这鱼盾不是好的吗?你干嘛又敲又打的?”

    说起这东西,王老三果然就变得不同了。

    跟换了个人似得,捧起鱼盾就说:“我儿子在西府军,也是枪兵,他有次回家跟我说,长枪太重,一般人根本举不起,而且直刺几下后,手臂酸痛。但将军们不允许将矛头垂在地上,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把长枪搭在盾上,这样省力些。”

    “想出来了吗?”李未初笑着问道。

    这时,一旁的陈民却要上前制止王老三,被宋云一把拦住。

    “没呢,这鱼盾由木板拼接,铁条固定。若是从一侧锯,整个盾就容易破,我试过了,不行!”王老三略带遗憾的说道。

    只是李未初立马就听出味来了,这是想要做个能架枪的盾!

    但是王老三的解释,李未初更是能确定,这家伙虽然没文化,不懂原理,可人家敢实践!

    “行了,老三,我早跟你说过,你那种盾啊,只能重新造,还得是铁的才行。”不远处有个蓄着白胡子的老头看不下去了。

    “哦?”李未初好奇的追问道:“老先生为何这么说?”

    老头放下手里的铁锤,让一旁的人接手继续锻造铸台上的剑胎,自己用旁边的抹布擦了擦手,从老三手里拿过鱼盾说道。“这鱼盾确实是西府军不可多得的好盾,因为他价格便宜,而且制造简单。”

    说着,拿起一旁的锤子咋了下去,看上去并没多大的力。

    只见砰的一声炸响,木盾瞬间支离破碎。

    “可他有个最大的毛病,刺砍不怕,就怕锤和劈。”老头接着说道:“可铁盾太重,没几人拿得动那纯铁造的几十斤铁盾。”

    李未初看着周围几件盾牌笑着问道:“所以你们就琢磨着用铁皮包裹?但是也失败了?”

    小老头一愣,惊讶说道:“大人如何得知我们失败了?”

    李未初大笑说道:“铁皮太薄,劈砍几次还好,次数多了,无法固定里面的木板,结果里面空了,防御大减。”

    “没错没错,就是如此。”小老头非常认同。

    “于是你们就想着先固定木盾,然后再套铁皮。”李未初故作神秘的说道:“可你们还是失败了。”

    “大人实乃神人也,能掐会算。”小老头可不认为李未初做过,人家可是大老爷,不做粗活的。“这样的盾足足十五斤,和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当然是失败。”

    “那就不蒙铁皮,蒙兽皮试试。”李未初给了个答案。

    “小老头不是没想过,可兽皮取材不易,难以统一,而且蒙皮是个新技艺,需要时间去学。取材中,牛皮最好,可价格昂贵,司监说太鸡肋了。”小老头看样子也是很认同陈民说的鸡肋,毕竟价格上去,盾牌就喧宾夺主了。

    “士兵们的命,比钱重要。”李未初拍了拍王老三的肩膀,看着陈民说道:“即可收购牛皮,一旦技艺成熟,立即开始制作蒙皮盾,我有大用。”

    李未初还在继续说着,身边的人此时却已经因为他说的‘士兵们的命,比钱重要’而惊呆了。

    盾的对立面一般是矛,李未初却不愿选择让士兵用矛。

    矛是头重兵器,杆身无韧性,最大的问题就是重!

    而枪则是杆有韧性,枪头尖长,整体重量对比矛来说较小而容易让士兵快速掌握基本用法。而西府军用枪多过南方的用矛,更重要的原因是要对抗骑兵。

    就连主兵器破损后,步兵的佩剑也要比一般南方的士兵更长一些,需两手握住方能得力些,不然力气小点的,单手使起来不顺手。

    可在李未初看来,对抗骑兵的重要法宝不是枪不是矛,也不是弓箭,而是弩!

    周朝的弩不多,因为造价实在太贵,相比弓来说,弩确实属于奢侈兵器,且较为鸡肋。

    可李未初兵马不多,武器还不精良的话,基本没得打。

    造弩!

    但非周朝的轻弩这种和弓箭射程相差不大的,而是要造重型弩。

    想到以前巍巍秦军的弩箭阵,他就一心想要重现这样的辉煌。

    可重弩有个毛病,就是张力太大,电影里出现的那种靠整个人躺在地上,手脚并用撑开的,李未初可没那么傻,那么好骗。

    脚架,利用类似滑轮的杠杆原理,在弩的底部镶上一个铁制的齿槽,大致八石的弩,用四个槽四次快速短促的用力就能让一个成年男人在五秒内撑好,并装上弩矢。除此以外,撑弦的部位打算用三个两两结合的力臂作为蛮力的代替品。

    虽然效率会变慢,但是极为省力。

    有了想法的李未初,找来笔纸将图形画了出来。

    三更半夜的物监造格外热闹,等到李未初画好,几个木匠同时动手,各自分工,不到两刻钟就把弩的模型做好,而木头更是选的白蜡。弩弓用三层精挑细选的直纹白蜡木层叠绑缚,弩臂则选的铁桦木,坚硬无比,比钢还硬两倍,但是极为稀缺。

    弓弦用五股精选的牛筋绳缠绕搓成半指粗细。

    接着,很快在小老头的带领下将其拼接,开弦的时候更是两个大汉面红耳赤的才拉开。

    “宋云,你去试试。”有了李未初的吩咐,宋云一把抢过这个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的手弩。

    宋云掂了掂,这怕不是有十来斤。然后稍一用力,弓弦丝毫未动。他颇感意外的再次用力,弓弦才慢慢动起来,直到他把弓弦搭在弩机上时,已经有点脸红了。饶是如此,这力气也不是盖的,周围的人顿时夸赞他神力。

    “这弩,应有七石多。”宋云甩了甩手说道。

    “看看好不好用。”李未初说着,递过去一枝专门为新弩赶制的弩箭,半寸的箭头,二尺的箭杆,翎羽选的鸡毛。

    宋云装好弩箭,满院子瞧了瞧,正巧看到院里有个靶场,站在原地没动,大致算了算后,扣等了扳机。

    噔!

    巨大的弹力让弓弦在空气中爆发出一声清脆而沉闷的响声,离得近的顿时吓了一跳,还以为弩炸了。

    紧着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只听咚的一声闷响传来,那靶子被打得腾起一片灰尘,而弩矢早已穿了过去。

    “穿过去了?”有人提出了疑问。

    “禀大人,弩矢穿靶,钉在了墙上。”士兵忙要去扯,用了几次力才发现根本拔不出来!

    李未初大笑,吩咐让人将齿槽和三杆做出来。半个时辰后,工匠们才把弩臂凿穿安上零件。

    这次,李未初没让宋云上,而是叫来一个物监造的卫兵,教他如何驱使力杆。

    大家眼巴巴的就看着一个卫兵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弩弦扣在了弩机上,宋云也是一脸惊讶。

    “此物竟然如此神奇!”小老头立马找到了关键节点。

    然后抢过来把玩了几次,摸了把胡子说道:“这么做,虽然省力,可挡住不少视线,若是将这个力杆移到左侧,则效果同样,还能将视线让出来。”

    李未初眼睛一亮,心道:“老手就是老手,仅仅只是看一眼操作就知道妙在哪里,把玩一番就能加以改进。”

    “老先生眼力真好。”李未初赞了一句道。

    “大人过奖。”小老头恭敬的鞠了一躬,说道:“小老头我曾为不少达官贵人做过弩,此类巧力的也有做过,但大都省力不多,这一次,还是头回见到如此精妙的。”

    只是他转头略微担忧的问道:“可这力杆毕竟用力太多,若是用木,恐怕容易折断。”

    “那就用好铁。”李未初建议道:“这弩本就不是常人能用的,哪怕是有绞力架,对力气的要求也不小。”

    “原来这东西叫绞力架?”小老头摸了摸胡子笑着说道:“倒是挺形象。”

    “不管造价几何,只管给我造。”李未初大气的说道。“陈民,记下,此弓取名神臂。一个月后,我要见到一千把弩。”

    李未初哼哼几句,心想,你不是不给我火枪吗?可以啊,我造弩,而且比火枪还可怕的巨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