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锦书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许由入幕

    许由的家是一座祖宅,许家虽然在京城不算什么,可依旧世代辈出人杰。

    近的就说他爷爷,姬谌夺取皇位前也是个内阁大臣,只是因为保持中立而被姬谌记仇。可他儿子许哲勤紧接着被姬谌拜为御史大夫,其族叔也被任命为外放大员担任刺史。

    按说这么好的政治资本,许由口衔五品,静坐三五年晋个三品入翰林院成为皇帝智囊团,或是外放,或是入朝,那是简简单单的事,何况他本身才气出众。

    可他就是没出仕,老头子也不催。

    既然没出仕,李未初就不打算客气了,皇帝的人,也得抢,因为他武将不少,可他缺“萧何、张良”这样的人物,系统又宕机了,买不了人才。

    田种是他踏出的第一步,许由则是第二部,也是关键的一步,他需要能统筹大局的人。

    田种有这个本事,可官味太重,难免会选择居中不倚,这对李未初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不是好事。

    许哲勤不管是品秩和官职,都比李未初高,毕竟这个御史大夫有着超越他认知的二品加持。

    登门拜访,有叩门,拜帖等诸多规矩,李未初选了拜帖这个最被士人接受的。

    果然,门很快就开了。许哲勤也已经归家,看到李未初令护卫抬进来的箱子,他猜到了是什么,毕竟李未初献纸的事情动静很大,影响也很大。

    他不贪财,不受贿,所以···这次他收下了一沓,并付钱,他毕竟是个文人,可他不吃白食拿人手短。

    李未初不推,直接收下。

    许哲勤大感意外,毕竟李未初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行贿,而是大张旗鼓的。

    到了他这里,竟然这么干脆。

    道明来意,直接了当的想请许由去西府军担任同知参事。

    许哲勤没有拒绝没有反对,让许由出来了,自己却离开。

    “李大人厚爱了,由何德何能承此大任。”许由没想到李未初这么大气,也没想到这么看中他。

    “若非某官微言轻,以足下之才,只高不低。”李未初往死里夸都不脸红,许由在他心目中确实担得起。

    许由不心动是假的,李未初是个实权派的将军,而且是皇帝新宠,将来的成就必定不低。西府军同知参事就是李未初之前的职位,他一上任,等于是二把手。

    一个夸,一个谦,许正看不下去了。

    “兄长,李大人如此欣赏你的才华,就莫再推辞了。”适当的给点家人意见很重要。

    许哲勤知道小儿子要去西府军的时候,着实有些难以接受,但是今日大朝的急报表明,朝廷要用人了。

    不管许正和许由要去哪里,终究是会有很大几率外放,去哪里好呢?成江那边打得火热,立战功的机会很多,不失为好去处,可朝廷竟然还没确定要怎么打。

    北方靳人扣关,同样要用兵,朝廷也没拿定主意。

    相比之下,李未初的西府军则井然有序,募兵,练兵,厉兵秣马整军备战,上下齐心。据闻,李未初为与羌人作战,让手底下的将领扮作商队去草原了解情况,这种在大战前做到知己知彼的作为,许哲勤很欣赏。

    这些,足以说明李未初是个有头脑的将领。

    许正拜宋云为师,若是宋云没有归降,那肯定是没戏。

    可宋云现在是西府军都尉,官职在身,且号称周朝第一人,拜他,许哲勤无话可说。

    综合来说,李未初请许由入幕,许哲勤不反对,如果许由有意向,他甚至愿意促成此事。

    正如许正所言,他许家还没有过马上功名。

    “由儿,我看李都护求才心切,对你极为上心呀。”晚间,李未初回了驿站,许哲勤则和两个儿子打算聊聊天。

    “父亲,李都护之心我已明了,可孩儿暂时不想出仕。”许由面色淡定,荣辱不惊。

    “为何?”许哲勤有些奇怪,难不成许由这孩子想入朝为官?

    “李都护的处境,孩儿无法可想。”许由突然沉思起来。

    “李都护的处境?”许哲勤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父子三人皆陷入沉思,许正最先醒来,因为他根本就不清楚是什么问题。“兄长,是什么问题?还能难得住父亲和你吗?”

    “哈哈,二弟问得好,若是能解,我又何必推辞呢?”许由很尴尬,因为他没想到,第一个请他出仕,且如此有诚意的人,他却无法解决难题。

    西府军为何没有其他府军长久,经常换人,甚至全军覆灭。

    首先,北府军离得太近,且羌人一直是劫掠,并未南下,资源倾斜倒向阻挡靳人的北府军严重。

    其二,西府军离京师重地实在是太近太近,骑兵若长驱直入仅需四五天就能叩城。

    其三,西府军在朔州境内,而朔州产粮少,赋税整体偏低,最大的收入来源,盐田,却被划为皇盐,养不起太多兵!

    其四,也是许由最担心的,李未初现在得宠,是因为皇帝急需外放武官的支持,可这是暂时的。姬谌身体不好,早年行伍有旧伤,时常复发,动不动就晕厥。

    姬谌死后,无论两个皇子哪个继位,都不会让李未初继续做大,为何?

    姬彭的岳父是东州党首领章承恩,不言自明,弄不死李未初就算他们“失职”。

    姬铸的依仗是外驻武官和他自己率领的武尉所,虎贲军统领张固是他母亲的亲弟弟,也就是外戚。

    李未初呢?不好意思,先帝旧臣!

    这四个死穴,不论是哪个都不好解决,许由无法,不想陪葬,所以才力劝亲弟弟不要去西府军。

    许哲勤听完许由的分析,重重点头,然后他说道:“李未初给我的感觉不像是蠢人,我想他应该是有了应对之法了吧。”

    “恐怕是只有问过才知道。”许由也不确定。

    “那你明日带许正一起去问问嘛。”许哲勤倒是很开明,说完离开睡觉去了。

    剩下许由一个人在那对着明月发呆,他没想到自己的出仕来得如此早。

    第二天一大早,许由就到了驿站,宋云直接就把李未初叫醒,后者脸都没洗,就赤脚跑下楼迎接。

    许由看得呆若木鸡,内心却十分感动,能被人重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许由甚至想着,只要李未初也能想到这些问题,他就愿意入幕,毕竟还有时日,也许会有转机。

    “我昨天还在想,多在京城留些日子,好等你想通。”李未初开心的说道。

    “李都护抬爱了,许由实不敢当。”许由正色问道:“都护大人,许由有四问,不知李大人可否实言相告。”

    “知无不答,答必所诚。”李未初大气的拱手回答道。

    于是,许由就把四个疑问一一问了出来。

    李未初听着听着就皱起眉头,因为这问题,有些就是他问戚继光的。

    问题有答案吗?有,戚继光和他都大概的做过谋划,例如修葺飞雁关,依山屯田,然后逐步控制山关险地掌握军队和粮赋。

    可他不敢说!

    毕竟这是谋反了···

    李未初砸吧了几下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着李未初为难的申请,许由心中一凉,心想人家早有解决之策,只是不想告诉你罢了,因为你是外人呐。

    “钱粮一事好办。”看到对方的神情不对,李未初赶紧补救说道:“修葺飞雁关,依山屯田。”

    “军屯?”许由立马反问道。毕竟周朝禁止军屯,以防军队过大,难以掌控,而且能自产粮食的话,更加难控。

    “民屯。”李未初与许由拉近些距离,柔声说道:“天下久苦,民无耕,遂有青莲军起事,我纳流民,垦荒田,添丁添赋,厉兵秣马。”

    许由听到这里,竟然顺口接到:“待天下有变,则击之。北扼雄关,南征中原。”

    李未初瞳孔一缩,这段话他是没打算说,可许由却接着说完了。

    “李大人竟有谋反之心?”许由皱眉大喝,拍桌而起。

    李未初也不答话,这门外就是宋云,许由再好的本事也跑不出去,不过一旦擒了,麻烦就大了,许哲勤不会不闻不问的。

    “李大人?”许由一副看破的样子的问道:“可是被我言中了?”

    李未初笑了笑,镇定自若的答道:“不错,孟羽果然不凡。”

    “朝廷对大人恩典有加,为何要反?若非?你是青莲军?”许由说着,往腰间的佩剑摸去。

    而宋云在外面已经听到了动静,不紧不慢推门进来,被李未初一个手势止住。

    “不是,但朝廷无能,坐视党争,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我不反,青莲军不也反了?且看今日朝堂之上如何?为一己之力不想剿贼戍边,反倒各自打起小算盘,尔虞我诈。”李未初不屑的说道:“莫非孟羽看不出来?又或者说,舍不得这大好的前程?”

    许由面不改色,只是手却从剑柄上滑落,看着李未初良久。问道:“我若出仕,大人当如何用?”

    李未初不假思索的答道:“奉为军师,擎帅旗,掌虎符。”

    许由眼睛一亮,很是惊喜,只是他不明白,这军师是什么?

    “我打算为孟羽新设一职,总览军务大小,在西府军,你有先斩后奏之权。”李未初说得来劲,将西府军的虎符掏了出来。

    良久,许由下定了决心似得,终于一拨裙摆,双膝跪下,口呼主公。

    李未初终得良臣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