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流水线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动心

    经过一番思索,方宇决定将筹码压在一位老资格的教授身上。

    说起来还是比较幸运的,这位教授是开的一门新课,他本人是人工智能领域,但却因为学院数据结构的老师前几年离去,他被迫担起了数据结构的讲师。

    也就是说其实这位教授并不是很擅长数据结构,这里面差别很大,你懂和你擅长完全是两码事。

    至少他觉得自己的专业和前瞻性还是可以和这位半路出家的教授聊一聊的。

    这位教授姓王,在学校资格很老,也是建立这个学院的发起人之一,在学院绝对属于大牛级别,自然也有自己的专属办公室。

    “梆梆!”

    听到敲门声,王成东有些疑惑,这个点了会是谁?

    “请进!”

    见是一学生,不禁问道:“你找谁?”

    “找您!”这都到你办公室了不找你找谁。

    王成东一愣,问道:“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看老师今年开了一门数据结构的课程,所以我想跟老师学一学。”方宇说道。

    有学生想上他课,王成东自然不会拒绝,说道:“这可以啊,你直接选我的课就行了,放心,名额上没有限制。”

    他这课除了必修生,没人会选。

    “哦,对了,你是哪个学院的?”王成东下意识的就把方宇当成了外院学生,本专业的该选的早选了,不想选的也没得选。

    “我就是本专业的。”方宇肯定道:“但我是大一新生,所以正常选课系统上选不了。”

    “哦,新生啊!”王成东恍然,怪不得过来找他,新生确实选不了他的课,虽然这位同学的好学精神让他触动,但他还是想要劝阻一下。

    “你可能不太了解我这门课,从教学上来讲,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之所以放在大二,就是怕你们的基础不够牢固,学不进去,不过你这份心情我还是比较理解的,放心吧,磨刀不误砍柴工,回去先把基础打牢了,明年再来也不迟。”

    说完,又开始低头整理自己的项目资料,最近学校似乎有意重新编写新的教务系统,他和院长商量了一下,准备将这个任务拿下。

    不过,方宇并没有走,见对方正翻一堆纸质的技术资料,好奇的看了一眼。

    “教务系统?”那些代码他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

    新的教务系统似乎是下个月二十号才发布的,是我们学院编的吗?他这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他只知道大学四年,教务系统整改了很多次,但最后是由一家专业的软件公司外包了的。

    “你还没走?”王成东听到声音惊讶的抬头道,他以为对方已经离开了呢。

    “呃!”方宇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有点老年痴呆了,这出门总得有个声吧,再说,我这么大人站这儿有没有走您看不到?

    “这个,您还没同意我选呢。”方宇微微尴尬道。

    王成东没回他,指了指桌上的资料问:“你知道写的是啥?”

    “教务系统的登录代码,应该是现在用的这个版本的。”方宇回道。

    王成东好奇道:“你看过?”

    这玩意儿平常人应该看不到吧。

    方宇摇头,这哪能乱承认,“我没看过,但是我用过。”

    “……”

    “既然如此,我来问你几个数据结构的问题,你要是回答出来了,我就让你选。”王成东把资料合起来问道。

    “您问。”方宇淡定道。

    “什么是数据结构?”王成东微微笑道。

    方宇一愣,这老头不按常理出牌啊。

    不过这难不住他,当即道:“我的理解它就是在讲一堆数据元素的集合、类型以及模型。”

    王成东听完笑了,他以为对方会说存储、数据组织、元素关系之类的话呢,没想到竟让对方一句话把整本书都给说透了。

    小伙子看来是有所准备啊。

    这让他稍微有了点兴趣。

    准备考验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点,但方宇哪还能让对方继续拽着鼻子走,从背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这是顺路过来从图书馆借的。

    “老师,咱们可以直接进入主题,如果觉得我基础确实不够,或者没看懂这本书上的知识,我肯定会先回去好好打基础的。”

    如果考试的时候学生自带教材,作为监考老师肯定不会乐意,但你得看是哪种教材。

    “算法导论?这本书你能看懂?”王成东惊讶了。

    这本书他也有,甚至时不时的还会拿出来推敲一下,即便是他,在第一遍的时候也没全部看明白,它的内容从某种程度来讲已经超出了基础教学的范畴。

    方宇将书递过去。

    “上面的知识点和练习题老师可以随便问,我尽量解答。”

    看对方不骄不躁,淡定从容的样子,王成东有点心动,他们学院太难了,甚至在外面还有人称他们是全沪都最垃圾的信息学院。

    从开办至今,没出过一个像样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在内,这让学院很多一起走过来的老教授心酸,可实力摆在那里,年年别的学院都挤得要爆,就他们学院连基本名额都招不齐,还得靠调剂过日子。

    他是多么希望学院走出一个好苗子啊!

    惊疑不定的接过书,翻了一下,他先问了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

    “分支界限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方宇张口就道,专业方面的知识,即便没有挂,他也很牛逼。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对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的所有可行解空间,进行搜索。

    它的求解方式与穷举法略同,都能保证求出问题的最佳解,但又并非盲目的穷举搜索,而是在搜索过程中通过限界,可以中途停止对某些不可能得到最优解的子空间进一步搜索。

    有点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的剪枝,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比穷举法效率更高,另外……”

    “等一下”王成东打断道:“你还了解人工智能?”

    说到自己的领域,王成东有些激动。

    人工智能虽然是科技界一直以来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真正愿去了解的人却非常少,这其中跟其起步太高并不是没有关系。

    但这位同学既然能说到剪枝,那说明已经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这可不是一般的学生能达到的。

    “略懂!”

    方宇没说太多,他感觉对方快要上钩了。

    对,方宇的目的并不是讲什么数据结构,说浅了不够震撼,说深了他怕对方听不懂,所以他故意把对方引向人工智能,在2028年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熟,现在的一些列探索和猜测,他可以很肯定的给个实锤,都是辣鸡。

    “呵呵!”王成东不自觉的就笑了,他有预感,这绝对是个好苗子,不过也没敢托大,按着内心的激动继续问道:“那我再问你个回溯法,你说说看。”

    嗯?

    居然没上钩?

    老家伙什么的果然不好对付。

    方宇有些失望,这样一来恐怕不一定能把对方镇住,他不知道其实王成东已经动心了,至于为什么不跳到人工智能领域,讲真的,王成东没这么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