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婺朝天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爹爹闻女来,举身赴清池

    然后家族就派人来请求,李君平出手相助,就是释无方丈。

    这就是铁证啊,和方国人员勾结。

    从书信上提到的这三问,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个人才啊,方国国王真是鼠目寸光。

    这样的人才不知道用,还被关了起来。不过这些跟晏宁都没太大关系了。

    等沈良大人的青莲卫过来的时候把这交给他,就大功告成了。

    到时候就可以去追求真爱了。

    达则兼济天下,富则妻妾成群,这是晏宁的梦想。

    “净持小师弟,糟了,刚给大佛上色的时候,大佛倒了,砸坏了明舟师父最喜欢的海棠花了,这回完了。”净丹着急忙慌的跑过来。

    晏宁看着那花瓣碎了一地的海棠,“东西赔的起,时间赔不起啊,听说明舟师父可是花了好多时间养这株海棠,这时间久了,就有感情了,这东西就不再只是个东西了。”

    更何况,净丹连这盆海棠他都赔不起。

    净丹:“那怎么办,我也赔不起啊?”

    晏宁:“那也要赔啊,要不剁小指吧!”

    净丹:“啊?”

    晏宁:“我听明北师叔讲,他们北海国那边赔礼道歉都这样,还有切腹的,我觉得可行。”

    净丹:“就一盆破花至于吗?”

    晏宁:“破吗?可别被明舟师父听到,那就不是剁小指了。”

    净丹:“不破不破……可是……”

    晏宁:“你是觉得你的小指比明舟师父的海棠花珍贵是吗?

    ”

    净丹:“嗯啊”

    晏宁:“可我觉得对于明舟师父来讲,没有什么比他的海棠花还珍贵。”

    “而且我还听说,这海棠花原来可不止这一株,原来是一对,之前有个香客常住这里,本来也没什么事,结果不知道这香客发什么疯,把一颗海棠树给拔了,然后明舟师父就把他给超度了。”

    净丹声音有点打颤,“不至于吧,一盆海棠花而已。”

    晏宁:“据说,那时那个香客也是这么说的。”

    净丹颤颤巍巍的来到明舟师父房前,

    “南无,我听说了这事,你怎么真剁了手指。”

    明舟师父反过来责怪。

    “啊?”净丹吸着冷气,疼得不行。

    明舟师父:“我让你剁了吗?一盆海棠花而已,值钱不值钱,陪我久不久,我会在乎吗?我缺那个钱?还是我是那么有感情的人吗?”

    净丹:“师父,你不早说。”

    明舟师父:“但是你要明白,佛说众生平等,万物都是有自己的价值的,不要以为他是植物,就自然认为他没有价值。天下万物对于佛祖来讲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净丹:“师父教训的是,我知错了,我还有事……”

    明舟师父,“断了一指,你要明白,一是我憋着想和你说世间的道理,二是你知道那是我最喜欢的海棠花,如果我只说个没关系就完了,怎么可能完,你心怀愧疚,这事会永远在你心里,影响你的佛门修行。”

    “小指一断,你才真正的放下,你才会觉得你我再无相欠。”

    “快去找你明九师叔给你接上吧。”

    净丹实在是疼,赶忙去找明九师叔了。

    晏宁:“明舟师父,既然你不那么看重海棠花,那当年那个香客你又为什么要杀?”

    明舟师父:“哦,那盆啊,那盆是我最喜欢的。”

    一样吗?不一样吗?

    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刚怒目,生灵震颤。

    望昔不明白:“二哥,明舟师父为什么要断了净丹师兄的手指啊?我给他再买一盆海棠花不就是了。”

    晏宁回过头看着她:“你有钱啊?”

    望昔理所当然:“我没有啊,二哥你有啊,你的不就是我的。”

    晏宁:“不错,本来很轻松就可以解决的,复杂了。”

    左手中指从背面缠绕食指,右手覆盖左手。

    这不正是那周伯通吗?换了衣服,稍微易容,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看来这儿的易容术还是可以的。

    周伯通:“净持法师,鄙人周伯通,求婚姻,这是我的生辰。”

    还在装不认识。

    晏宁懒得说话,把信封交给他。

    随手写了个桃符,塞给他。

    “三十五岁之前,生活穷困潦倒,婚姻不顺。”

    周伯通不解:“那三十五岁之后呢?”

    晏宁:“之后你就习惯了。”

    周伯通不想说话,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

    离去。

    晏宁:“南无,明舟师父,吾惑,红尘,女遭,吾解。”

    明舟师父:“讲人话。”

    晏宁:“我的困惑,山下红尘中有很多女子等待我去渡。”

    明舟师父:“红尘俗世有什么好,在寺里不好吗?”

    晏宁:“我们寺不就是最大的俗世吗!”

    明舟师父:“好吧,但是山下险恶,人们逐利,你下去该如何自处啊?”

    晏宁:“明舟师父放心,我已准备好一百顶高帽,逢人我就给他戴一顶。就不会有什么大矛盾了。”

    明舟师父劝道:“我们应该以忠直之道对待他人,何须如此呢!”

    晏宁:“天下像明舟师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有几人啊?”

    明舟师父:“说的也有道理。”

    山下,

    望昔:“二哥,那一百顶高帽真有用吗?”

    晏宁:“你说呢?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山遥路远,晏宁,望昔,买了辆马车,摇啊摇,终于到家了,

    家里可谓是,用一句话来形容,

    “爹爹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姐闻妹来,自挂东南枝;阿兄闻妹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在望昔不在的日子里,箫伯父可得了些清闲,望舒也不用为望昔读书头疼,洛采也不用被望昔挖苦,一家人都生活的很好。

    望昔回来了,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回了。

    望昔:“阿爹,阿姐,阿兄,我好想你们啊。”

    萧庭生声音生硬:“我也想你。”

    望舒:“我也想你。”

    洛采:“我也想你。”

    晏宁:“望舒,伯父,洛采,来我给大家带了礼物。”

    给萧庭生带的是一支狼毫的中书君,“这支是陇西苏氏出产的狼毫,笔力挺劲,宜书宜画。”

    给洛采带的是一条绶带,玉佩相结,

    “这绶带是太原罗氏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