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重启丝路

    亩产一千七百斤!

    看着手上的甘薯,孙传庭忍不住在心里转起了心思,今年虽然气候还行,可若是跟这甘薯比起来,那些稻谷的产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整个关中都种植这个甘薯,那他又何愁麾下的将士没有军饷而让那些叛军逍遥法外,早把他们屠戮殆尽!

    “世子,不知道这个甘薯的栽种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再次请朱辅焕进府,孙传庭一边走一边向他问到。

    “这个甘薯不挑田地,种植后只需要勤加打理即可,不过孙总督想要在关中推广最大的阻力不是掌握甘薯的栽种之法,而是如何让关中百姓改变从古至今根深蒂固的思想!”

    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大脑,朱辅焕继续说到,“这个甘薯传入大明已不是一天两天,如今几十年过去,也不过是福建沿海一代有种植。”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徐尚书已经在《甘薯疏》中有提过,除了官府不重视推广,再有就是民间百姓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物种很是抵触,纵使知道它产量高也少有人去尝试!”

    一边走,朱辅焕一边将甘薯推广中的难处告诉孙传庭,若是有总督府与布政使司的大力支持,对于甘薯在关中的推广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这个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阻力!”

    对于朱辅焕的看法孙传庭深以为然,特别是现在有些老百姓已经开始播种水稻,这个时候让他们毁去田里已经种好的水稻改种甘薯自然是不愿意的。

    “就算如此,今年也可以先进行推广,明年其他人看到甘薯如此高的产量自然会跟着改种的!”

    此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好的,孙传庭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打算等秦王府先做出成绩,他这边再添一把火那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世子,不知这个甘薯都有哪些吃法?”

    手里拿着甘薯,虽然上面还沾着泥土,孙传庭却一点也不觉得脏,反而像是在望着一道美味的菜肴。

    “甘薯的吃法有很多种,生吃也可,特别是你手上这种刚挖出土的,清脆可口,还带着丝丝的甜味!”

    回想了一下,朱辅焕将自己知道的关于红薯的吃法告诉孙传庭父女两。

    “生吃?”

    见朱辅焕说甘薯可以生吃,孙传庭忍不住跃跃欲试,用手将上面的泥土擦干净,又用官府将甘薯擦了擦,接着放到嘴里“卡擦”一声咬了一口。

    连皮带肉咬了一大块,孙传庭放在嘴里细细咀嚼起来,“确实是脆甜可口,还止渴生津!”

    将甘薯咽进肚里,孙传庭如是说到。

    “这只是甘薯的一种吃法,不仅如此,甘薯还可以烤着吃、那种诱人的香味隔老远都能闻到!”

    说到这里,朱辅焕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在后世的街上闻到烤甘薯的情景,“除了烤着吃这种吃法,红薯还可以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炸着吃,亦或切成片晒成甘薯干,各种吃法有各种吃法的不同!”

    “不仅如此,甘薯还可以制作成甘薯粉,用其可以制作出更多美味的菜肴,让人胃口大开!”

    特别是后世的酸辣粉,更是让朱辅焕流连忘返,可惜的是那只能其存在记忆中的味道了。

    “如此看来这甘薯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再度拿起咬了一口,孙传庭对甘薯的期望又高了一分。

    在他看来,朱辅焕只看到这个甘薯的各种吃法,而他不同,只要甘薯在关中全面开花,到时候那些老百姓填饱了肚子自然不会想着去参加叛乱。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那些叛军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而且老百姓丰收,他们军队的粮饷自然就不用愁。

    “世子这边请!”

    几人没走多久便来到孙传庭一家吃饭的饭厅,看到小女儿坐在饭桌上,孙传庭伸手指了指边上的示意他落座。

    “冒昧上门,实在是不好意思!”

    朝孙传庭拱了拱手,朱辅焕在孙子衿的边上坐下,而孟明秋则是在他的边上坐下,如此一来,倒是显得他被美女环绕一般。

    “你……你怎么过来了?”

    孙子衿今天先是跟着朱辅焕一路,后来又在他家农庄挖了半天的甘薯,此时肚子里早已是饿得咕咕叫,正在桌上等着开饭,冷不丁一回头朱辅焕就出现在她的身边,把她吓了一跳!

    还以为他是为了刚才自己在马车上亲他的事来找自己的,让她红着脸别过了头。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世子是为父请上门的贵客,还不快向他道歉!”

    看到小女儿对朱辅焕的态度,生怕他因此产生不快,孙传庭不由板着脸对其说到。

    “孙总督,子衿妹妹这是与我开玩笑呢,无碍无碍!”

    见孙传庭训斥孙子衿,朱辅焕连忙出面替她解围。

    “世子哥哥,对不起,是我鲁莽了!”

    见朱辅焕出言为自己解围,孙子衿连忙起身向他投去感激的眼神,其中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感。

    “不怪子衿妹妹!”

    站起身来,朱辅焕朝孙子衿回礼,私下里两人的关系不管再怎么好,当着她父亲的面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是我突然到访惊扰到你,要说对不起的该是我!”

    “都坐下吧!”

    见朱辅焕的脸上并没有不快之色,孙传庭这才放下心来,他现在可是自己的财神,得罪不得,因此只能委屈小女儿了。

    招呼众人坐下,没多久孙传庭的夫人张氏便端着一盘菜朝饭厅走来,看到朱辅焕在,不由面带笑意地看着他,“世子到府中做客,当真是让我们阖府上下蓬荜生辉!”

    “婶婶客气了,快过来吃饭吧!”

    见张氏进来,朱辅焕等一众小辈连忙站起来迎接。

    “都别起来了,坐下吃饭吧!”

    来到桌子边,张氏将手里端着的盘子放到桌子上,然后坐到丈夫的身边,而后示意朱辅焕他们落座用饭。

    “世子,府里条件比不上王府,都是些粗茶淡饭,还请您不要嫌弃!”

    拿起筷子,孙传庭招呼桌子上的人用餐。

    客随主便,既然主人家让动筷子,朱辅焕也不客气,拿起筷子便吃了起来。

    要说这孙传庭家的伙食也真是节俭,连厨子都没请,是张氏自己动手做的,四菜一汤,说不上豪华也不能说差,至少在朱辅焕看来让他食欲大开。

    “孙总督今日又去城外练兵了?”

    一边端着碗,朱辅焕扒拉了一口饭然后抬起头看向对面的孙传庭,他知道对方绝对不是简单地留自己在府里吃一顿饭,而是有其他的需求。

    “是啊,根据我们的探子打探到的消息,现在李闯已经使用强力手段,迫使其他几路叛军归于他名下,一人手握重兵,实力已今非昔比!”

    听朱辅焕问起,孙传庭放下筷子叹了口气,“为了对付他,本官不得不加快募兵的速度,可是这些新兵需要训练,训练有需要花费军饷!”

    “如今朝廷内忧外患,使用银子的地方多如牛毛,咱们这边根本就顾不过来,您也知道上次都还是多亏您给的那个蜂窝煤才让我解了燃眉之急!”

    “蜂窝煤固然赚钱,相较于人员众多的新兵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为了解决蜂窝煤的供应问题与多挣钱,总督府不得不让您名下的工坊加班加点,即使如此,新军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素闻世子头脑灵活、有点石成金的之效,不知是否为我收下的那些士兵找一个支撑,也算是为朝廷分忧解难了!”

    开口求朱辅焕,这也是孙传庭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他为了追求战斗力,驭下以严,动辄军法处置以震慑那些违法犯罪之人,再加上自己以前为了筹集军饷不得已让那些大户人家“慷慨解囊”,在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这些人怕自己留在西安找他们麻烦,故而托人在京城说自己的坏话,什么养兵自重、不听号令等等,更有甚者,居然说他意图谋反,当真是其心可诛。

    虽然他自认精忠报国,可是架不住小人作祟,如今皇帝已经给他下了好几道出兵的命令,知道自己在不能拒绝,因而他不得不上书请求出站。

    他是招收到不少的士兵,经过半年的训练虽然说小有成效,在他看来还是无法同李自成抗衡,若是再给他一年的时间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如今仓促上场,他也只能借助官军手里所掌握的技术,为此他让人打造了大量的火器,更是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装有火炮,还可以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粮食。

    虽然所做的这些让他对付李自成的把握更大,可这一切都需要钱,朝廷又迟迟拨付不出军饷,让他头大不已。

    “孙总督过誉了,我之前确实想出了一些能赚钱的法子,可那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使然罢了!”

    果然如此,听到孙传庭的话,朱辅焕就知道总督府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是我苛求了!”

    见朱辅焕脸上不似作伪,孙传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重重压力下求助于朱辅焕,他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如今对方说没有赚钱的生意,他也只能另想它法。

    “孙总督,虽然我没有赚钱的生意,可是不从源头上取,还可以从中流获取!”

    见孙传庭一脸的惆怅,朱辅焕忍不住提点他说到,“咱们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虽说自宋以来地位一去不返,可是咱们的地理优势还在!”

    “想来孙总督也知道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彼时四夷来贺万国来朝除了国力强盛外就是有丝绸之路的畅通!”

    “处在丝绸之路上,如今西安的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却没有发挥好带头的地位,丝路在咱们大明时通时断,根本就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孙总督若是想要提高西安的税收,不妨以丝路作为切点,从这上面做做文章!”

    这不仅是朱辅焕想要孙传庭做的,也是之后他掌握关中后需要做的,虽说如今海运日渐发达,可是对于他来说在没有掌控沿海之前这些还太过遥远。

    再者现在的大明并没有像样的水师与战船,根本无法与那些新兴的航海大国相比,因而古丝绸之路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想要重开丝绸之路,也并非嘴上说说的那么简单,如果有可能,让孙传庭试试水并无不可。

    “唉,重开丝绸之路、再现盛唐繁华之景又岂会是世子说的这般容易,其中面临的阻力可谓是千难万重,非等闲能够成功!”

    听了朱辅焕的话,孙传庭不禁摇了摇头。

    重开丝绸之路,固然是可以让天下商旅皆齐聚西安,亦或是经由西安前往大明各地行商,可那也得条件允许才行。

    不说如今恰逢乱世,就是太平盛世之时如何打击那些拦路打劫商旅、保护丝路畅通都让官府有心无力,现在内忧外患,朝廷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维护丝路的畅通。

    在孙传庭看来朱辅焕的想法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短时内无法重开丝路,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有必要的。

    现在朝廷的国库收入已经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丝路能够重开,西域诸国可以通过丝路与大明进行贸易,无疑会增加大明的税收。

    国库丰盈,届时不管是赈灾还是平叛,朝廷再也不用束手束脚的不敢放开手去做,又何至于像如今这般焦头烂额。

    不过心中虽然有这个想法,孙传庭也知道当务之急是剿灭李自成等一众祸国殃民的叛军,不把他们诛灭,即使丝路重开也不过是他们做嫁衣。

    在此之前,重开丝路只能是放在案头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仅此而已!

    “唉……世子吃饭!”

    将这个想法压住,孙传庭端起饭碗招呼朱辅焕用餐,“不说这些丧气的,世子难得来府里,可不能因此坏了您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