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时
繁体版

二十三 人在旅途中

    三十多岁的导游小方是一个活泼幽默的人,这时他正对着团里的三十多个游客侃侃的讲道:“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杭州著名的苏堤,这是九百多年前大文豪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留下的一笔巨大的遗产。当时西湖水草和烂泥淤积严重,苏东坡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招募民工,利用湖中的淤泥段筑起了一道长堤,后人为了缅怀苏东坡将此堤称苏公堤。从南宋开始这里已经成为西湖美景,名曰’苏堤春晓’。我们现在所的映波桥是一个有名景点,站在这里就可观看到湖面上有背后花港观鱼景点里面亭台楼阁和长廊水榭的倒影,这是其他地方难得看到的奇观。”团里的游客听了导游的介绍后纷纷向湖面张望,有的三三两两的小声议论着,有的则蹲下身子仔细地观看湖面,然后站起来回头再看看身后的”花港观鱼”,仿佛从中体悟到什么。方导继续说道:”苏东坡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也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文学家、大诗人和书画艺术家,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精神瑰宝。”

    “方导!”这时团里最爱讲话的胖子李大声喊道:“苏东坡还是一个大美食家!”在不少人被胖子李的声音吸引转头诧异地看着他时,方导用肯定的语气接着说:“是的,”他把靠在右肩上的小导游旗换到了左肩,用右手调了调他的随身扩音器后侃侃说道:“是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道名菜“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到贬谪湖北黄州做团练使,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他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就在住所周边开荒种地,养猪养鸡搞起了自己的副业,就是在黄州这地方他发明了东坡肉。”胖子李问道:”为什么叫东坡肉而不叫苏轼肉呢?”他的提问引得周边人群的一阵哄笑。方导继续回答道:”苏轼在黄州就住在城东郊的一片坡上,他自己号称’东坡居士’,所以就叫这道佳肴为’东坡肉’。苏东坡是一个很豁达的人,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据说他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大发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造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禅意诗,写完这首诗苏东坡自己非常得意,他把诗抄下来叫人送到长江对岸寺庙的佛印老和尚那里去,心想这首诗一定能够得到佛印的赞赏。不料送信人回来给他带来了佛印和尚的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了后不禁怒火万丈,他乘坐小船赶到江对岸要找佛印和尚理论,哪知当他气喘吁吁的赶到寺庙时,佛印老和尚笑盈盈的站在门口相迎,嘴里大声的唸道: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把苏东坡羞得像关公脸。”围在方导周围的游客听了这个故事哈哈大笑起来。

    一直站在游客圈外围的彭行简也被这种气氛逗得笑了起。站在彭行简旁边的李梦晴看着彭行简问道:”历史上真有这个的事情?我看那个老和尚这样说话他自己的修行就不够。”彭行简说:”不能像你这样说。这本身就是一桩禅宗公案,是一个故事。它就是要通过讲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让人懂得即使有像苏东坡一样学识渊博的大咖,如果不通过修行来克服人性的定力不够和智慧不足,就冇得办法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麻烦。”

    李梦晴又问:”那就是说这是编的一个故事?”

    这时方导开始摇旗呐喊带着他的团队往花港观鱼景区里走了。彭行简示意李梦晴跟上团队,自己也一边走一边继续解释道:”其实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克讨论故事是真是假就冇得意义了。小方刚才讲苏轼和佛印的故事发生在黄州,也有人说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苏轼在扬州做知州的时候,佛印在江对岸的金山寺。其实讨论这样的细节都冇得意思。”

    李梦晴若有所悟的点头表示赞成,她继续问:”你过去专门研究过苏轼冇?”

    彭行简连续”喀喀”咳嗽了几声,李梦晴见状赶紧给他递过去纸巾,彭行简接过纸巾擦擦嘴,然后把纸巾捏在手上回答李梦晴说:”苏轼跟我的专业不搭界,我冇对他做专门的研究,但是我读过几本关于他的传记,也特别喜欢他的诗文。”

    李梦晴猜测地问道:”那就是你蛮赞赏这样的人?”

    彭行简摆了摆手说:”我们这样的人不够资格用’赞赏’这两个字去评价苏轼。如果从中国文化史或文学史的角度克看苏轼,他是站在塔尖上的人,很少有人能够与他比肩。”

    李梦晴被彭行简的话吸引住,她饶有兴趣的说:”那你可不可以讲细一点?”

    彭行简看见与旅行团的距离渐渐掉远了,便提醒李梦晴说:”走快点,莫走丢了。”他们俩快步地跟上了旅游团,胖子李凑过来笑着说道:

    ”彭老师你们真浪漫,这样的年纪还这样亲热,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你们是婚外情呢!”这时站在胖子李旁边的烫发女人踢了胖子李一脚:“谁像你这个老粗,说话就倒三不着两[注(1)]。”彭行简知道烫发女是胖子李的妻子,他被这对夫妻的表现逗乐了,哈哈笑过以后又连续的咳嗽起来。

    ”哎哟,彭老师是不是感冒了,咳得这么厉害呀?”胖子李关心地问道。

    彭行简用普通话回答说:”没有,没有。我这是咽炎,老毛病啦。”

    李梦晴不喜欢胖子李这对夫妻,她悄悄扯了扯彭行简的衣襟,把彭行简带到了队伍的另一边。这时方导正在给游客介绍“花港观鱼”的石碑:“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题亲笔写的,大家注意其中的鱼字,繁体的写法下面应该是四点,它代表火,乾隆皇帝把它改为三点。有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方导的话音刚落,胖子李马上抢过来说:“火在鱼的下面那就成了煮鱼汤了。”方导把导游旗朝胖子李站位的方向指了一下说:”刚才这位先生说对了,四点改三点就把火变成了水,乾隆爷就是要让鱼永远的活在水里面,体现了乾隆皇帝的慈悲心,体现了皇恩浩荡。”胖子李听了以后得意的朝烫发女做了一个鬼脸。方导继续说:“这里还有一种说法,水有随势赋形的特点,上善若水,火改为水就是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大清的江山千秋永固。”

    李梦晴看见彭行简认真的听着导游的解说便不解的问:”这些东西你也听得津津有味?”

    彭行简回答说:“聆听也是一种尊重。”

    李梦晴调侃地说道:”你也要尊重一哈我吧,把苏轼的情况跟我讲完撒。”

    彭行简笑着说:”正暂哪里能够讲清楚,苏轼的故事情十天十夜都讲不完,我跟你讲几个有关他的几个数字和几个小故事,你就会清楚他是一个么样的人。”说罢,他清了清嗓子后娓娓道开:“说苏轼了不起,首先是他的文化造诣的登峰造极,无人可企。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坛宗师,是唐宋八大家当中重要的成员,他的诗词文赋书画水平都极高。苏东坡和黄庭坚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两人合称为苏黄,他和辛弃疾被公认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合称苏辛。苏轼一个人留下可查的诗词就近2000多首。在散文方面他又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散文成就最高的代表,他写的《赤壁赋》正暂还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文。在书法艺术高头苏东坡的行书作品《寒食帖》和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列为天下三大行书绝品,这里还没有算他出色的绘画艺术水平。想想看,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够在一个领域里面出类拔萃就非常不容易,要在这么多重要的文化领域里都成为顶尖式人物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但苏轼他就做到了。所以,民国时期的林语堂就讲苏轼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说到这里彭行简问李梦晴:“你说是不是这样的?”

    李梦晴频频点头说:“真是太了不起!”

    彭行简的慢性咽炎不能多说话,他连连咳嗽几声以后才接着说:“苏东坡最让人钦佩的是他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和人性上的通透豁达。他在杭州做知州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状告某人去年冬天向他借钱约定今年夏天还账,但是到期以后赖账不还。苏东坡在审案的时候问被告为么事到期不还钱,被告说我不是不想还,因为我是做折叠扇生意的,今年杭州夏天气候阴冷扇子完全卖不动,做扇子的本钱回来不了所以就还不了账。这种情况对于审理案件的官员来说是一个难题,借钱该还但是又没有钱还,你想想这个案子应该怎么判?”彭行简好像是对李梦晴提问但并没有要李梦晴回答,他接着说:“苏东坡想了一哈就对被告说,你是不是屋里有蛮多积压的扇子,你克拿一些扇子来我帮你卖。那人回克拿来一些扇子,苏轼马上在这些扇子高头题字作画。苏轼的书画作品当时就洛阳纸贵,有了苏轼笔墨的这些扇子自然很快被抢购一空,这笔债务纠纷也得到了结。通过这个故事你就可以看到苏轼为官的一种态度,做人的一种品格。”

    李梦晴说:”这样的官员现在都不多见。”

    彭行简继续说:”苏东坡的通透豁达在他的诗词里有充分体现,其实在生活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苏东坡是经历过荣华富贵的人,当他被贬谪到海南岛的时候生活就非常穷苦了,在这种断崖式的变化中他可以处乱不惊,以苦为乐,千方百计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来满足自己。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他用当地的芋头做了一个羹,他觉得那是天下最美的绝味,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赞美它:‘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当时的海南岛是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不像今天这样是旅游胜景,有哪个能够做到苏东坡这样豁达?据说苏东坡到了海南岛第一次尝到蚝,就称赞这个味道太美了,他对陪他的小儿子说,‘你千万莫把这个说出克了,你把蚝么样好吃说出克了,京城里的那些人听到以后一个个都会像我这样表现,希望朝廷把他们贬到海南岛来分食我的美味,那样我们可就亏了。你不说,这个美味就可以由我们两人吃个够。’我不晓得这个故事是不是杜撰的,但是它确实体现了苏东坡的胸怀。”

    李梦晴说:”现在的知识分子简直冇得办法跟过去比,你看看我们院里的那些研究员、教授都是么样子。”

    彭行简笑着说:”你说的有一些道理。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与古代先贤相比差距就在么样做人的问题上。我们这一代人特别看重别个么样评价自己,古代圣贤他们把心思用到自己么样看待自己这高头,他们把么做人才对得起自己这个问题看得最重,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高山,就是清流。你要把我们这些人都去跟苏东坡相比那也不对,一个是高山仰止,一个是凡夫俗子,这冇得法相比。”

    李梦晴有些不服地反问道:”那你说苏东坡对于现代人是不是就冇得意义了?”

    彭行简说:”恰恰相反,苏轼对于今天的我们太有意义了。他在政治上的高风亮节,在官场上的勤政爱民,在人生态度上的坚韧和豁达,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甚至他性格上的机智和幽默,都值得当今的每一个知识分子学习。我们历史当中的贤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我为么事最仰慕苏东坡,原因就在这里。”

    彭行简与李梦晴交谈的时候不知不觉与旅行团队越掉越远。突然,他们听到胖子李大声的叫喊:“彭老师快一点,我们要上车了。”他们快步地跟上了团队,登上开往下一个旅游景点的旅行大巴。

    注释:

    倒三不着两[注(1)]南京方言,说话不着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