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秘复苏里拍照
繁体版

第九章 孤儿院

    “喂!小闲吗?你什么时候回来一趟呢?”电话一头传来一阵阵慈祥的声音。

    正是孤儿院的院长奶奶,也是她一手把自己养大成人的,这个世界他没有其他亲人,只有院长奶奶一个亲人。

    从他记事起,他就生活在孤儿院,后来经过国家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他也就顺利的读了书,有了现在的成绩。

    但是关于他的身世,他却什么也不知道,就是孤儿院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生世,院长奶奶也未曾说起过。

    他也试着找寻自己的生世,可是多年来也没有任何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

    和他同时生活在孤儿院的很多伙伴都被人领养走了,唯有许闲小的时候没有人看得上,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按道理说,他也不笨,也不丑,可是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来领养他,院长奶奶也只能自己把他养大,其中心酸,不言而喻。

    在他的印象之中,那个孤儿院很是老旧,疑是从民国就有了,一直保存至今。

    “院长奶奶,我们放假了,正准备回来了。”许闲接起电话,但是他从电话中好像听出了老奶奶好像有什么心情一样。

    其实他本来也是打算回孤儿院看看的,尤其是涉及到民国时期的建筑,第一时间就让他敏感。

    尤其是原著中表示,但凡和民国时期建筑沾边的东西都容易产生鬼,而且都十分的恐怖。

    民国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他猜测,那个时期肯定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本来还打算坐公交的,现在只能打车过去了。”

    就在许闲走之后。

    一栋高楼大夏里面,一处办公室,坐着几人正在看着大屏幕。

    “这是新出现的民间驭鬼者吗?这青色的光芒应该是鬼域……”

    “不到五秒钟,八个人全都死了!”

    办公室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气,这简直太快了,而且看画面那人的鬼域还没有全部展开,就已经影响了周边环境。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驭鬼者了,就算是驭鬼者,通过厉鬼的杀人规律杀人,也没有这么快。”办公室的其他人也是相当的震撼。

    “尤其是鬼域,普通人面对,那简直就是无解的存在。”

    “通知下去,让当地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人!”赵建国语气沉稳,同时又闪过一丝不安。

    “这样的人太恐怖了,毫无顾忌的出手,必须找到他,让他加入总部,不然就不要让他离开我们的视线。”

    “同时,刘小雨,你去通知杨间,让他留意大昌市拥有青色鬼域的驭鬼者。”

    “让他小心一点,这个驭鬼者很恐怖,拥有鬼域,其他能力未知。”

    赵建国神色凝重,随着灵异事件的逐渐增多,驭鬼者也是多了起来,但是也更加不好管理了。

    “可是队长,仅凭一张模糊的背影,和青色光芒,要想找到一个人等于大海捞针啊!”办公室里面,一位男子开口说道。

    “刘刚,这就是你们的任务了,一定要把这人找出来,不然就是个隐患,你也不想大昌市,有这么危险的人物吧?”

    赵建国对着刘刚说道,语气不容质疑。

    “好了都散了吧!刘小雨记得通知杨间一声。”

    见刘刚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赵建国再次开口道:“记住,一定不要和这个人交恶,他的危险程度很高,只要找到这个人就行了。”

    “到时候我会让驭鬼者去接触他,最好让他直接加入总部。”

    此时要是许闲再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格外感叹,真不愧是电子信息时代,到处都是摄像头,他已经用鬼域破坏了附近所有摄像头,本来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想到还是被拍到了。

    “师傅,你这开车技术可以啊?有我老家山城小黄车的步伐了。”出租车里面,许闲还是不得不佩服眼前的司机。

    “小兄弟,你这可是看对眼了,想当年我可是秋名山车神啊!车技肯定杠杠的。”

    “遥想当年,我也是有梦想的,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梦想,只能被迫开上了出租车,可是你别小看出租车,我可是被称之为,大昌市黄色法拉利。”

    一路上许闲本来也就客气一下,谁知道出租车师傅来了兴致一直喋喋不休的说着他的光辉岁月,还时不时的感叹,惋惜。

    一路上,许闲无事,点开了系统抽奖,一瞬间就把辛苦积累的所有积分都给霍霍光了,幸运的是他这次抽中了两个灵异物品,一张三元纸币,还有一注香,也还不至于脸黑到底。

    纸钞他大概也知道用途,熟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显而易见,纸钞是给鬼用的,但是好像不是很广泛,这三只香,他看着系统介绍才知道了它的用意。

    名叫,引鬼香

    顾名思义,就是给厉鬼吃的食物,具体用途还得亲自尝试才知道。

    “小兄弟,奉化孤儿院到了。”

    “这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孤儿院啊!可惜时代变迁,现在新建了很多孤儿院,这座孤儿院反而没落了。”

    付了钱许闲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十分古朴充满民国时期的孤儿院。

    现在这座孤儿院几乎没有人了,只有院长,还有少数的十来个孩子,和一些管理员,其他的要么被接走了,要么去到了新的地方,这里毕竟跟不上新的需求了,设施设备都老化了。

    看着眼前这座民国时期的建筑,许闲也是记忆恍惚,好像又回到了重生之前。

    “小闲,你回来了,是去看院长吗?”院落里一位中年妇女走了出来,对着许闲说道。

    “汤姨,这学期放假了,来看看院长奶奶,她最近好吗?”许闲打了个招呼。

    “哎,院长最近身体倒是越来越差了,小闲你赶紧去看看院长吧!他在一楼图书室。”汤姨,皱了皱眉。

    细心的许闲还是发现了端倪,好像汤咦说的支支吾吾,似乎还有着什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