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暗宇宙之宇界窗口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地球使者

    转眼间,地球考察组的既定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除了3名留下继续开展训练的同志外,其余考察组成员都已做好了返回地球前的准备工作。

    临行前,考察组成员把剩余物资都留了下来。以期盼诸恒、赫然和谢小新三位,能够代表地球人有着更好表现。

    虽然有些不舍,但考虑到还有后续工作要开展,大家在不情愿下踏上了返回的螺船。

    钱坤则悄悄安排谢小新要完成一项特殊试验,那就是在合适条件下,尝试4光年距离外的通讯联络。

    谢小新很兴奋,她答应钱坤要以各种方式进行尝试。

    鹦鹉螺船从星球堡垒返回的旅程十分顺利,似乎比去程还要快上很多。

    地球考察组一路上都非常轻松,大家有种满载而归的感觉。

    当鹦鹉螺船进入到太阳系时,各位考察组成员在心态上发生了微妙变化。

    大家突然觉得,太阳系好像变小了。从前遥不可及的星体,现在只需在一瞬间就能轻松抵达,对于宇宙先进文明来讲,高等级文明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钱坤一直在策划返回地球后的任务,他提出螺船不要辗转至月球楼兰基地,而是直接降落到地球表面。

    在他看来,按照原有地月返回模式并不妥当。一是申请乘坐火箭的流程太过漫长和复杂,太耽误事;第二,地球航天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很差,乘坐螺船返回会更加可靠;第三,申请动用火箭的费用将被列入到宇防局预算当中,这是一笔不小开支,能省则省;第四,动用国家航天设备遣送宇航员势必会惊动大众视线,对于复杂的地球社会,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少越好。

    考察组成员都赞成钱坤的提议,在与创生体Ñ沟通后,螺船直接驶入了地球大气层。

    为了掩人耳目,鹦鹉螺船在深夜时才降落到国家宇防局附近一处荒废的牧场内。

    宇宙螺船的快速与安全着实让人惊叹,从太空降落到地面仅用时几分钟,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干扰和声响,似乎螺船并没有执行地球人已知的物理定律。

    螺船装配的宇宙惰性物质外层,使得地球上所有精密仪器都没有发现异常。从外观上,螺船在驶入地球时还切换到了隐身模式,普通人肉眼也是看不到的。

    一场跨越光年时空的地外文明考察,就这样被隐藏的杳无音信。

    按照部署,星球堡垒考察人员返回地球后,就要分头开展工作了。Z国矿冶集团的人员负责从企业角度向本单位领导提交此次考察报告,并如实反映建造星球堡垒的可行性。而钱坤则需要站在国家层面上,对与史隆高阶灵体的合作事项作出准确评估。

    第二天,钱坤很早就赶到了宇防局大楼,因为单位领导往往都是最早上班的。

    钱坤径直来到了粟清局长办公室,结果在走廊里就和粟清碰了个对面。

    粟清一愣,有些不敢相信:“你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连我都不知道!”

    “考察刚结束,这不赶快来跟您汇报一下。”

    一边说着,两人走进了办公室。钱坤这才道出了快速返回地球的原委,并对整个星球堡垒考察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听完,粟清对留守人员表达出了担忧:“你竟然舍得把谢小新留在四光年以外的星球堡垒上!她不是你最得力的学生吗?万一出现什么差错,接不回来该怎么办,以地球人科技可是永远都抵达不了那么远的距离。”

    “我们与史隆高阶合作的非常顺利,应该不会有问题。”

    粟清提醒说:“咱们是国家宇防局,你一定要特别注意外星灵体动向,我们还未准确掌握这些灵体来到地球的真正意图,和他们接触务必要格外小心。”

    粟清局长理性的提示很有道理。从始至终,钱坤都不能确认史隆高阶现身的目的,更没有十足把握能够保证他们不会伤害地球人。至于所有对史隆高阶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方的说法和自己的感觉上。

    “好的,局长,我会格外关注史隆高阶的一举一动。如果有合适机会,我希望你与史隆高阶且武兹能见上一面。”

    “也好,多一个人与他们接触,或许就能多发现一点问题。但不用特意安排,水到渠成就行。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玄奘使者计划”被上层批示通过了。”

    钱坤大喜过望:“真的!如果该计划能执行,我们的文明进程一定能在一定时期内加速推进。”

    “但该计划被列为绝密,保密期限为50年,在咱们国家宇防局内部也只有3人知道。回头我把文件点对点转给你,该计划由你提出就由你全权办理。记住,玄奘使者的人选一定要慎重,务必要选择航空航天领域内德高望重的学者。”

    从粟清局长办公室出来后,钱坤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走路都快飘了起来。

    钱坤心中的两位玄奘使者人选,其实早已确定。一位是发现暗物质的“响哨人”袁海,另外一位是自己85岁的老师英武院士。两人都是行业内前辈,选择他俩担任玄奘使者,任何人都挑不出问题。

    但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要和他们二位说明情况,尽快执行“玄奘使者计划”,因为袁海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钱坤通过秘密电话与袁海和英武院士分别进行了试探性谈话,两位学者都对“玄奘使者计划”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钱坤这种超前安排表示了欣赏。

    可两人始终都没有明确表态是否参与这项计划,他们都以还需要与家人商量搪塞了过去。

    英武院士甚至还表达出,如果有更合适人选,他完全可以让出这个名额。

    钱坤很执着,他认为这两位学者都是最佳人选。袁海身患重病,而英武院士又是80多岁高龄。他俩前往史隆文明世界,无疑是一种重获新生。

    为了获得两位学者本人及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钱坤决定亲自走访劝说。

    考虑到“玄奘使者计划”是一项绝密行动,是不能泄露出去的,包括人选的家人。

    无奈下,钱坤准备编造一些善意谎言对英武和袁海的家人进行解释。

    钱坤先是赶到了袁海家,可眼前的情况却让人难以接受。

    袁海病情发展的非常迅速,他已经瘦弱的不成样子,甚至都无法起身活动。

    因为肿瘤形成了多发骨转移,并扩散到腰椎位置,袁海就连床上翻身都需要别人帮助,而且还会伴随着剧烈疼痛。

    因为工作原因,袁海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白天来陪床,甚至晚上都不能整宿熬夜。所以,几乎全部的护理重担,都压在了他的爱人关婕身上。

    钱坤偷偷将关婕拉到门外,小声问道:“怎么进展这么快?不是找到基因突变,用上靶向药了吗?”

    关婕无奈道:“基因突变丰度太低,很快就耐药了。化疗的副作用又太大,效果都不好。真是病来如山倒!我每天看着袁海都很痛苦。”

    “关老师,你听说过人体冷冻吗?”

    关婕心领神会的说道:“见过相关新闻。你是不是想说,先利用特殊技术把袁海冷冻起来,等未来一段时间具备医治条件后,再对他解冻治疗?”

    钱坤点了点头。

    关婕叹息道:“可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全世界都没有成功案例。先别说未来的癌症治疗技术,就是连冷冻人能不能复活都是未知数。”

    “以前是这样,但我认识几位国外顶级医学专家,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人体冷冻的机构,其各方面技术均处于全球顶尖状态。据说,他们已经研制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保护液来替换人体血液,能让人体在低温状态下不会结冰,而是形成某种玻璃化状态。”

    “小钱,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冰冻人还有意识会怎么办。当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储罐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只能无限期困在里面,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关婕的话,问的钱坤哑口无言,他听完都觉得毛骨悚然。

    可就在这时,关婕却憋不住笑了起来。

    “好了,小钱,你昨天给袁海打电话时,我就在他身边。我隐约听明白了你们的谈话内容,我昨天已经给他做了思想工作,不行也点行。至于孩子们,我来对他们解释,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人活着,就有念想,当我们知道他仍处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切就都豁然了。”

    钱坤憨憨的傻笑着,有了关婕老师支持,这块石头就算是落地了。

    征得关婕同意后,钱坤扶着袁海坐上了轮椅。他想趁着黄昏美景,三人能一同到家跟前的海边散步。

    钱坤曾多次陪着袁海夫妇在这片海域赶海,这里承载了大家太多美好的回忆。

    转天,钱坤又来到英武家中做客,他准备趁热打铁,彻底敲定玄奘使者人选。

    可出乎意料的是,英武院士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竟然完全同意了参加玄奘使者计划。

    原来,就在昨天晚上,袁海给英武打了一个电话。正是这个电话,让英武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思想斗争,并做出了最终决定。

    钱坤虽然知道袁海和英武认识,但他没有想到,两位专家之间还有那么深厚的交情。不过,这俩人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却丝毫没有透漏出来。

    随后几天里,钱坤整理了玄奘使者人选报告,并向粟清局长进行了汇报。

    对于这两位科学界的顶级专家,粟清早就有所耳闻。他立刻同意了这套人选方案,并向上层领导发起了请示报告。

    至此,玄奘使者计划进入了实质性审批阶段。

    鉴于离开地球有一段时间了,钱坤邀请一些朋友小聚了一下。这其中,还包括他的大学初恋女友李虹叶。

    李虹叶现在是电视台导演。5年前,在海冥大碰撞时期,俩人曾联手录制了一档科普节目。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俩人又私下进行了联络。但这只是俩人间的秘密,外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