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九歌之行
繁体版

“幽谷”摄魂

    跟随黑衣人而至的宋庄会意,运转仅剩的内力连斩三剑,然后便剑指地面,半跪下来,急促的喘息着。

    “风起!”

    “云绕!”

    “泼墨,风云至!”

    剑气席卷,裹起竹叶似龙卷一般,环绕着飞向三名黑衣人,就如同孤峰对决秦天宇三人般,不过一次是砂石,一次是竹叶。

    首当其冲的两名黑衣人,眼中骇然大惊,运转全身内力,合力斩出一道剑芒,却被龙卷轻飘飘地吞没,没有掀起半分波澜,随后二人被剑气扫过,口吐鲜血倒飞出去。

    为首之人刚跑出两步,便被环绕着的剑气竹叶追上,心中急欲离去,不愿久战,持剑左右格挡两下,结果口吐鲜血的被打落在,前面两名倒飞出去的黑衣人身旁。

    急切起身,运转轻功,想要踏竹而去,却被随后的龙卷追上,与剩下的两人,被环绕其间,眼露惊恐之色的看着周身的龙卷。

    不时有竹叶划破三人的身体,被剑气撕裂的伤口不停的渗出鲜血,看着不断缩小的龙卷,三人都面露绝望之色。

    见此情景,一前一后追上来的琴儿姐跟秦天宇,心生默契,琴儿姐左手掌琴身,神色冷漠的用右手向着黑衣人扫过琴弦。

    “锵”

    声波带着点点黑芒,向着黑衣人扩散,其后是右手持剑,放于左身侧,腿边,蓄势作拔剑状。

    在剑气龙卷内,三个背身相靠,互相支撑的黑衣人艰难的抵挡着身周的剑气,竹叶飞舞,三人仿佛置身狂风骤雨之中,被切割的摇摇欲坠。

    看着迎面而来带着黑芒的声波,首领大惊,扯过身后一位同伴挡在身前,躬身躲在其身后,好像前面救他一命就是为了防备此刻一样,似是不放心,看向另一名。

    却发现对方早已眼神惊恐的远远跳开,宁愿在剑气竹叶中艰难相抗,也愿再站在他身旁,首领心中暗骂。

    “可恶!”

    “噗…噗…噗…”

    接连不断的暗器入体声,剑气中的黑人身中黑芒,缓缓倒下,首领看着逐渐缓和下来的剑气龙卷,眼露欣喜之色,剥开身前早已千疮百孔的同伴,运转轻功欲纵身而去。

    突然,同伴身体前,一道白光闪耀,隐隐似龙吟的破空之声响起。

    首领眼中,瞳孔一缩,右手抚向自己的喉咙,滑滑腻腻的,带着温热,面罩内,脸带惊恐,双手捂着脖颈,与被自己拨开的同伴缓缓倒下,只余“咕…咕…咕”的气喘声。

    秦天宇不屑一顾的,回身与琴儿姐,向着宋庄走去,仿佛死掉的是只把自己头拧下来的苍蝇一般。

    一甩剑身上的血珠,在琴儿姐缓缓关上的琴盒中,缓缓插回腰带上的剑鞘,一如此战般默契,潇洒。

    来到被释怀扶起的宋庄身边,秦天宇微微撇了撇嘴。

    “‘画仙’你这也太虚了吧!就出了‘风起,云绕,风云至’三式,就虚成这样。”

    宋庄无奈一笑,“宋某虽然使剑,但只是以画称仙,又不是‘剑仙’,就如此已比其他儒生高出一大截了。”

    “也对!听说南面的儒生都是头带花翎,面涂脂粉,那比得上我北地挎刀骑马的汉子!”秦天宇洋洋得意到。

    看着得意的秦天宇,宋庄却找不出反驳的话语,北地乃异族首当其冲之地,民风彪悍,自古北地南下势如破竹,而自衣冠南渡后,南方文风胜行,诗词风流,要想自南而上,却是步步为艰,可能就与此有关吧!

    宋庄看向琴儿姐的琴,好奇道:“姑娘此琴可有声名?”

    “无!第一次随世子出手。”琴儿姐一甩手中的琴重新背在背上,淡淡地回到,好似刚刚只是抚琴一曲,满不在乎。

    “琴名为何?此次南下说不定就名传江湖了”宋庄追问,随即感慨到。

    “没想过!”琴儿姐愣了一下,说出了一个让宋庄错愕的答案。

    琴儿随口道:“要不先生帮忙取个吧!”

    “好,此乃宋某荣幸,此琴盒打开,深若幽谷,摄人心魂,不如取名为‘幽谷’吧!”宋庄笑到。

    “幽谷……”琴儿姐怔怔的重复了一下。

    随即淡淡地说到,“那就‘幽谷’吧!”

    看着琴儿姐同意后,宋庄哈哈大笑起来,与有荣焉的样子,“哈哈哈……那我就在燕京,等着‘幽谷’名扬天下的时候。”

    看着两人商量着取名,秦天宇看向书儿姐,释怀关心道:“书儿姐,释怀和尚你们两没事吧!”

    见两人摇头示意没事后,便道:“走吧,先回去与胜哥他们汇合。”

    “只是不知道这次‘隐杀’是不是我那七叔派来的!”

    ……

    释怀扶着宋庄,与秦天宇一行由寺庙后院,回到燃灯寺内。

    路上释怀欲言又止,秦天宇见状问道:“怎么了,舍不得?还是有什么事未了?”

    “寺里的老和尚这些年对我还算不错,此次走后应是最后一面了。我想去到个别。”释怀怅然若失的说到。

    当年初到燃灯寺时,庄叔总是外出,只有老和尚时常会去竹林里看自己,关心自己,还会带来衣物吃食,讲解佛经,是这些年除庄叔外对自己最好的人,而已有八十高龄的他,此次一别许是最后一面了,还没来得及报答他。

    宋庄看向秦天宇,“释怀说的老和尚,就是燃灯寺主持释运禅师,是后周时就已成名的高僧大德,已经八十高龄了。”

    听到此话,秦天宇了然,“也罢,走吧!”

    通往大雄殿的汉白玉九龙璧二一丈宽、十丈长。大殿两边的山上相对称的建有晋级形,排列有序的南北五观堂、配殿寮房及斋堂,均随地形巧妙而建,雕梁画栋,古朴清雅。

    一行人一路来到大雄宝殿内,大殿里有十六尊形神各异的罗汉惟妙惟肖。

    像前一个颂经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宝相庄严,释怀来到其身后。

    “嘭”

    “嘭…嘭…嘭”

    释怀郑重跪下,三拜后说道:“老和尚,释怀要走了!这么多年,承蒙关照,此后一别后……,无以为报,只有三拜。”

    释运禅师沉默良久,回忆起往日种种,回身慈爱的扶起释怀,“自从你庄叔重新回到燃灯寺后,我便知道,他是来接你的。”

    “燃灯寺只是你一时栖息之地,如今已有更好的去处那便去吧!”释运禅师,摸了摸释怀的头,慈祥着说到。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

    “愿你如法号般放下过往,随心所欲,不在受困于人!”说完望向秦天宇。

    秦天宇撇撇嘴,“老和尚,放心吧!难道我还能欺负他,有宋先生跟着呢!”

    “你们去吧!”

    释运禅师看着点头宋庄,不在多说,继续颂着自己未颂完的经。

    众人不在多说相继出殿,只有释怀一步三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