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怎奈花影稀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开拔众相

    “如何釜底抽薪?”

    “嫂嫂此话怎讲。”

    “我们几家,再被当做狼子野心,有心算无心,咱们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既然是算计咱们女儿的亲事,只要咱们的女儿们都在议亲,那些谋算便也不攻自破了。”岑夫人虽然不会后宅的弯弯绕,可书中阳谋却是学了不少。

    “可是。”孙夫人又犹豫了。本来这一番也是为了女儿不被推入火坑的,只是这个方法。“这一时间哪里就有合心意的好男儿呢。”

    岑夫人不回答,只是看着高坐的茂国公老夫人。

    “侄媳妇这个主意好。只要知道在相看议亲,便也不急了。这事交给你来办。咱们三家的适龄女儿也有五六个,好好的议议亲。热闹热闹。”孙老夫人一下子也想到了关窍,便将这事儿定了下来。

    岑氏提出这个主意便知道事情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没有什么推拒就应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我看端阳节就在半月后,毒月本就乏馈,不如热闹热闹。”林晨见母亲发话了,便也心中安定。觉得女儿前路光明。急着将事情定下来,想要继续出门会友。

    “还有一事。”岑氏看林晨风风火火,张嘴叫住了他。

    “今日之事传扬出去,终归是于昭仪起的头。圣驾出京不足百里便有口舌是非,有朝一日圣驾回銮终归不是什么光彩事。我虽然愚笨不堪,却也知道积羽沉舟,众口铄金的道理。若是谣言四起,谁有会记得,今日这场送别会都是为了敏和郡主送七殿下才办的呢。”

    几人都看向岑氏,还是林晨最先反应过来。不免微微诧异岑氏话中含义。

    “弟妹放心。敏和郡主深情厚谊,如此义气当不坠英国公府威名。”林晨哈哈一笑,跨出门去。

    岑氏见事情有了结果,想着此时不过刚进申时,又刚应承下了办个花会议亲的差事,便也告退,准备归家。

    孙老夫人与孙夫人姑侄二人携着手,送岑夫人出门,心中共同想着,自己往后怕是不能小瞧了她去。

    议亲这招倒是好想,可后头摆明了是要将敏和郡主为了七殿下才大张旗鼓去送行的事儿宣扬出去,往后再拿今日这事儿说嘴,怕是也盖不过这桩辛密去。

    这也算是做实了敏和郡主与七殿下的事,彻底断了旁人对七殿下的心思。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只是英国公府那头,大抵也是愿意的吧。

    三人携手向外走去,亲亲热热的嘱咐着家常的话。随孙夫人一同来的嬷嬷看自家主母已经神色如常,便放下心来,只当是孙夫人也要归家去,便随着一同往外走。

    正走到二门外,就见一人匆匆走来,站定问好行礼起身一气呵成。孙夫人这才看清,是沛国公身边随侍于川。孙夫人心里一突。

    于川被沛国公遣来传话,显然是得了吩咐的,看四周没人,只有三位夫人和各自的心腹,几家常来常往,于川也都认得。

    “小人于川,见过两位夫人。夫人,宫里来人了。皇后殿下亲赏了两方易州奚墨,让遣人叫您回府。如今内官还在堂中等候。”

    “诶。”孙夫人应了一声,急急告辞。“姑母嫂嫂,家中有事,我就先回了。”

    “等等。”孙老夫人一把抓住要走的孙夫人。问于川,“是你家国公爷让遣人叫你们夫人回府,还是内官到了就遣人叫你们夫人回府的。”

    “那易州奚墨,是易州贡墨还是奚公珍玩墨,描画的是什么可曾看见。”岑夫人急忙补了一句。

    “回老夫人,内官进府时我就在国公爷身旁,是内官遣人来叫夫人的。那墨倒是不曾看见是什么墨,只说是‘奚墨’,没有旁的。”于川答的倒是清楚。

    三人心想,看来孙夫人的行踪皇后殿下掌握的一清二楚,茂国公孙老夫人稍稍思索,便让孙夫人先行回府,不叫内官久侯,又叫来家中侍从将大公子追回,先前的谋划怕是要有变化。孙老夫人又叫来几个同各家勋贵都相熟的仆妇,去看看几家得了赏赐还是独独沛国公府一家。

    看着孙老夫人井井有条的安排,岑夫人便也询问议亲计划是否如常。孙老夫人说是如常,只是这牵头的由头还要另选,不好让中宫觉得我们几家动作太多。而且本想借着热闹遍请各家的,如今恐怕也只能从相熟亲友和门第平平的人家里选了。

    孙老夫人也有些气馁。岑夫人到觉得还好,她是读书人家出身,倒也不甚在意勋贵门第,比起祖辈应明,她更在乎家风如何。

    岑夫人心下稍安,盘算着回去如何同丈夫说道这一件事,也告了辞。

    这皇后的赏赐,还真的不止送了一家。内官来英国公府的时候,顾西影才起了没多一会,正盘腿坐在榻上同晚晴说着天气渐热,屋里的陈设也好换换。

    雁栖院秦嬷嬷亲自来请,顾西影不过片刻就见到了侧坐在一边的女官。不是生人,是皇后身边另一个女官杏春。

    皇后身为继后,并没有与陛下经历过潜邸时期,依祖制最多可以带十二个女官入宫。皇后贤惠,身为继室不愿越过元后,便按着元后潜邸时期一般,只带了八位女官,而身边最得用的四位,便是寻常按春夏秋冬排序的。

    这杏春是最小的那一位,如今也有四十的年纪。也是同莲夏一样,自小看着顾西影长大的。与顾西影十分亲近。

    “杏姑姑好。”顾西影叫的甜甜的,笑的也甜甜的。

    “诶诶,奴婢好着呢,倒是郡主瞧着还没好全。夫人方才说您回来累了又小憩了一会儿?女儿家十二三正是好眠的时刻,难为郡主今朝为了送行起了个大早了。”杏春行了礼,赶忙答应着,说出的话也透着长辈的亲昵。

    自打顾西影病了后,杏春就没有见过她,如今看着顾西影似乎还有些弱柳扶风,不免有些心疼。

    简单问候过,顾西影便坐在了萧夫人身边不再说话,就听杏春笑眯眯的同萧夫人说话:“皇后殿下回宫,可对我们七殿下首次出征忧心忡忡呢,午膳也没怎么进。还是我们九殿下劝着,好歹用些。”

    萧夫人跟着说着囫囵话,感叹着:“这可怎么行,殿下料理后宫辛苦,陛下离宫,更是费心,可要当心自己的身子。”

    杏春点点头:“可不是呢。我们这些做奴婢的也是时刻注意着的。这不,我们皇后又说,感念咱们郡主今日亲来送行的情谊,难得一道长起来的孩子。便送了些小玩意儿来。”

    一直立在杏春身后的两位宫女便捧着两个匣子走到堂上。杏春一一打开。

    “这一匣子,是红石,黄宝和一些玉石珠子。别的不说,这些红石可以嵌在冠子上也能做耳坠子,配郡主那月白的珍珠箍子最是好看。

    还有一袋子丹华花,是北边粟州今岁贡的,用来做胭脂世间最好,皇后殿下说像郡主这般年纪的女儿家,就爱摆弄些胭脂花粉的。就算郡主不爱,送给亲近的手帕交也是好的。”

    顾西影听到珍珠箍子一愣,脸上挂着活泼的笑容,心里却想着自己这个发箍是才做的,镶嵌的珍珠是吴越姑母送来的珍品,只有宴会那天带了一次。怎么叫皇后都知道了。

    杏春是个送礼的,话不会随意编排,那必然是皇后一字一句提到了的。

    那这到底是是谁在皇后耳边提了,还是皇后不用谁提就能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呢。

    顾西影下意识的看了母亲萧夫人一眼。却见萧夫人看着丹华花有一瞬间的走神。

    粟州原本是长乐洲境内,母亲作为长乐洲大公主,长乐洲已经被大齐吞并近二十年。想来母亲也是睹物思故土吧。

    看来这趟送赏没那么简单啊。顾西影下意识挺了挺脊背,整好以暇地听杏春往下说。

    杏春仿佛对顾家母女两个没有一丝察觉,又欣喜的打开另一个匣子,自顾自介绍到:“这一匣子,是易州的奚墨,这两方是易州太守贡的文彩雁翔墨,这两方是奚公进献的珍玩墨,还有这两方是皇后殿下珍藏,是颍川田老公爷亲制的立心立德万世太平墨。都是墨质温润,抄书习字最好的。”

    萧夫人听到是田皇后的父亲亲自做的墨时已经站了起来,表示过于用心和贵重。然后让秦嬷嬷收了起来。

    顾西影看着匣子经过自己,伸手摸了摸那方珍玩墨,便抓在了手里,显得很是喜欢。杏春看着顾西影笑了起来。

    萧夫人又见杏春也不是着急要走,又引着杏春入座,问道:“这赏赐是我们家独有还是?”

    杏春也没有瞒着的意思,显然早就得了吩咐,准备了许多的话。

    “那宝石玉珠是独独给郡主玩的。这墨却是去送行的几家都有。皇后殿下说他们能来一趟都是有心人,便也都赏了两块奚墨。郑王府有些不同,除了王妃还得了好些旁的之外,连着媛侧妃的母家也的了些。”

    萧媛的母家那也就是萧夫人的娘家。萧夫人又道了谢。

    杏春接着说:“沛国公夫人难得来一趟,也赏了两方贡墨。”

    特意提了孙夫人,却是看着顾西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