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五月
繁体版

小城书记

    我的高考成绩也算给了我点惊喜,一直以废材自居的我,以为总分上100分就不错了,结果考试成绩出来考了250多,有点意外,也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要是努力,是不是能混个520几,但100多和250多分的段位是一样的,没有大学能够录取。

    我高考250几分的成绩,用我爸妈的观点来说,我已经超常发挥了,十分对得起我的水平。爸妈对我比较纵容,也从没对我一踏糊涂的学习生过气,他们觉得,我善良就可以,无论我以后想做任何事情。

    我那个时期的高中毕业生,总是会在高考前后,估算出自己的成绩,给自己人生起点来个规划。我那个时候也很俗气,和大部分学渣同学一样,高考前后也经常聚在公园门口的冷饮店,互相出谋划策,商讨着毕业之后,各自幻想着自己的远大前程。

    高中时期的我包括大部分同学,感觉都有这样一个想法,虽然自己成绩不好,学习不好,长相不出众,但各个都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觉得自己日后必定会一跃龙门身富贵,事业爱情皆欢喜,那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以后会很特别,等我过几年成长后,才发现自己也是大多数。

    我算一群同学中比较老实本分的,深知自己几斤几两,不过也迷茫,我想过要不好好复习一年,混个专科线上上,也了解了新东方和蓝翔技校,甚至在电视广告里记下了新东方的招生电话,自己还打电话致电咨询了一场。

    我当时很严肃的和对老爸商量过,我不想复读,我对复读反感,想去新东方考个厨师证怎么样?我毕业就是厨师,逢年过节年我来烧菜做饭,保证你和老妈老了,吃我烧的菜,吃嘛嘛香。而且厨师也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从厨师干起,以后自己开饭店,再到连锁店,搞不好我炒菜都能炒上市。爸妈听完也觉得不可思议,我竟然想当厨师。

    高考后,我好几次和老爸聊起我对毕业以后的想法,气氛都不紧张,不同于一些同学家庭,把高考失利,当成人生堡垒的塌方。爸妈也问过我,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我像现在这样做自己,不是挺好吗?

    我是为数不多没有考上大学,又没被爸妈逼着复读的人,我觉得挺幸运的,没有被父母绑架的去复读。不过最后我也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听从了爸妈的指导和安排,我放弃了学厨师的想法,不过少年时期好的是,我嘴上说要放弃,心里其实还是憋着一口气,毕竟当时想着靠炒菜,炒出个上市公司。

    很快老爸给我安排了个工作,据说三天吃九顿,在机关单位办公室当茶农的挂职工作。至于爸妈为啥反对我去新东方或者蓝翔,可能所有父母都把儿女的体面看的很重要,也因为他们想让我以后过着正当又美好的生活。

    我们大部分少年也遵从一个父母指导的原则,我觉得,爸妈的指导,不是出于血统,也不是依靠威望和财富,而是出于爱。我感觉到了,所以弃暗投明,迎接爸妈安排的工作。爸妈对我生活引导的意义,也不是他们给予了我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我想起生活中有他们在时,内心会有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努力向上的能力,因此获得生活上的乐趣和自由。

    这份工作也算给我人生开了个挂,我以高中的学历,在一切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顺利进入当地法院挂职书记员,主要负责审判庭的文字记录工作。也是因为法院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当时当地很多机关单位,很多职位,高中学历很勉强的算足矣。

    我对这份工作挺荣幸的,毕竟高中毕业的学渣子,也能去体面的单位上班。当时想去当厨师,学个手艺,只是不想复读学习,目的还是找份工作,稳定自己,认真的选择生活,赚份工资,养活自己,自己自由的赚钱自己花,而不是每天向家里伸手,所以工作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让我心满意足。

    高中毕业后的10月下旬,我经过一个多月的入职前学习培训,顺利办好了入职手续,上班的地方离我家不远,走路十几分钟的距离。我被分配到了单位的刑事审判庭,单位的同事和分管我的领导,正式入职前,老爸带我熟悉走动了很多次,有些我从小就认识,所以第一次来到工作的办公室,我也不拘谨,办公室里的同事对我也很随和。我的工位同事也有心得帮我打扫得很干净,分管我的领导,在我入职前就拜了师,上班的第一天送了我个不锈钢的保温杯,作为见面礼。

    带我交接工作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杨大姐,微胖,看着很有福气的样子,她告诉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和辅助办理案件的有关事项,统称:书记员,描述的通俗点就像企业里的文员,负责文字性的一些事务工作,只不过面对文字的类别不一样。

    杨大姐花了几天时间,耐心的教会了我如何整理开庭前需要的文件,整理卷宗,处理文书,等等一系列工作。高中时期我作为资深电脑游戏玩家,我对电脑比较了解,打字就更不在话下了,两三天就上手了工作单。上了一段时间的班后,家里人问我,工作难不难,我说:初中毕业就能干,早知道高中都不用上,会拼音会打字就行。

    虽然工作内容简单,可我很认真的对待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代表作我的体面,我当时不知道工作对别人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每个月多少的工资,而是推着我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含义,也是能够给我人生经历和阅历的东西。刚高中毕业的少年,就像一直邹翼的鸟,蒙蔽在迷茫的黑布里,对学校外面的社会一无所知,当黑布被工作掀起一角,漏出一摸刺眼的光,于是,青春就被这份工作惊醒了。

    我被分配到的刑事庭,在这个小城市,一年到头也没几个刑事案子,基本都是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醉驾或者严重点的交通事故,只是偶尔来个大案稍微有点触目惊心,虽然惊心,但是心里还是挺好奇的,期待多来几件大案子来点刺激。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觉得,一个月就几个案子,工作简单有序的进行没有一点压力,也没有了上学时候的焦虑。

    和我同时参加工作前培训的家伙叫马晨斌,比我大几岁,大学本科毕业生,他被分配到了民事庭,小日子就过得没我安逸,一天基本处理三四个案子以上,不歇不停,案件资料周五还得打包往家里带着加班整理。有时候晚上发信息叫他出来夜宵整起,他都经常回绝,表示累的没力气,除非有妹子,不然不想起。

    那年单位一共招了6名书记员,2男4女,我是唯一一个高中学历,我自己也惭愧的不好意思,剩下的不是本科就是政法专业毕业。马晨斌和其他几个一起被单位招录的同事,刚认识哪会儿,会经常一本正经的问我,TM高中学历,怎么进来混日子的?我说一切合法合规,凭我的努力,你信吗?反正我信。不久以后大家都熟悉了,也不纠结这件事,大家成了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上的朋友。我和马晨斌自然成了好基友好兄弟,所以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马鼻。

    刑事庭的庭长就是第一天送我保温杯的师傅,大伙都喊他老李,四十多岁年纪。工作的时候极少有笑容,一本正经,对待案件也很严谨。结束工作后,生活里的老李,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

    他和师娘除了上班工作,空闲时间会种些地,养猪养点家禽,生活上也比较接地气,李师傅家和我住的地方只有200米距离,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算是和家里有着很深的交情。

    李师傅家里有片很大的菜地,所以我家也经常吃到他种的石榴和玉米,每逢节日,还会给我逮只鸡,说给我补补身体。不过鸡也不是白吃的,李师傅每年农忙时期就会不客气的喊我到他田里充当苦力,我给他割过几年的稻谷,还挑过牛屎。

    不过对我来说,李师傅应该是开导我走向成熟,打开对社会认知的第一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我至今为人处世,都在学他的样子。影响我认知的,是他对所有人厚重的尊重,之所以说是厚重,因为无论他面对的是谁,是领导,还是市井老农或顽童,哪怕有一些即将被审判的嫌疑人,都体现着他对人的一种尊重,所以我心里一直觉得懂的尊重人,是很可贵的修养。

    而他对人的尊重之所以叫厚重,因为一点都不假,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非这个世界满街都是的假客套。从小到大他也教会了我,要真诚,免傲娇,收余恨,如何善良正直的做人,人要像天空一样宁静,夕阳一样温暖。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有些在机关呆久了的人,特别和法律沾边的工作,有些人,比如师傅老李,他给我的感觉,很慈悲,很谦卑,没有人本性里的骄傲和傲慢,所以我一直觉得,真正有格局的人,他的姿态一定是谦卑的。

    而还有一些从事法律工作久了的人,变得特别没有人情味,忘记了道德才是社会的底线,用不犯法作为生活中的底线去衡量自己的行为,不单单升级到了人精,有的甚至活成了人渣。工作那段时间我见识了很多在机关单位的人,就好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的悟境,头脑,思维能力,像是在一个温室的保温箱里。

    他们觉得自己长居庙堂之上高高在上,可以不食人间烟火,把自己工作或者学习专业上学到的技能,当成了不可一世的成就,但我觉得,真正睿智,伟大的人物绝对不会拿自己的些许成就,绑着自己吹一辈子的牛,他们更懂得,顾忌别人的面子,更懂得尊重他人。

    也许我从小就坚定自己不会做乌合之众,以平常心的对待这份庄重的法律工作,淡泊名利。工作里尽量的去学习,尽情的去经历,像师傅说的一样,真诚的去做事,人生就会美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