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昊天庭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帝昊掌权(一)

    昊王昊元年,十二月初一。

    无忧公主以侯爵规格下葬,封号柱国公主。

    十二月初五!卯时!

    昊天城,永宁宫。

    一位身穿金丝龙纹冕服,头戴平天冠,脚穿龙纹靴的少年在二百禁卫的护卫下,朝着永安宫朝天殿行去。

    帝昊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但其精气神极为充沛,双眸也是更为凌厉,让人不敢于其对视。

    ‘战不败………李国忠……’

    帝昊心中始终念叨着这两个名字,他本以为他们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如今看来,不是。

    他们忠心的是昊国,不是他帝昊,既然不忠心他帝昊,那留之何用!

    他要掌权!

    他要强国!

    他要报仇!

    他要灭吴,灭卫,灭鲁。

    谁阻挡他,谁就是他的仇人,既然是仇人,就要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王宫大门之前,昊国大臣们穿戴整齐,相互之间交头接耳,他们的脸色都极为忧愁,原因是总领朝政的李国忠半月前一病不起,朝堂之上群龙无首,所遇大事无人能迅速决断,每次都得举行庭议,耗时繁杂不说,碰到难以决断的,又会拖延三四天,等事情决断好,事情早就失去最好的处理时间。

    不过也有几位大臣表面平静,实则极为喜悦期待,李国忠不能处理政务,今日朝会自然要新选出一人来暂戴相国职责,总领昊国军政。

    若是李国忠有个三长两短,便能成为真正的昊国丞相,那时就是他们一展所学的时候,有能力取代李国忠的人,谁又没有想法。

    相国府,上将军府,御史府,廷尉府,国尉府,五府是昊国权利最大的机构,上将军府和相国府平起平坐,按理说战不败是最有可能接任丞相一职的,可上将军府如今正掌控昊国近十万大军,朝中大臣们都有默契不会让战不败出将入相。

    那么最有希望的便是低于两大府的御史府,御史府执掌监、察,弹劾众官,还辅佐丞相处理昊国一切政务,是最有可能担任丞相一职的。

    这也是程文得意的原因,除了他,其余几位的几率都不大,况且,这些时日来他暗中也拉拢了不少大臣,在他看来相国之位,非他莫属。

    而此时,战不败身穿一套黑色袍服,双目紧闭,不与任何人交谈。

    他身后的一名将领看到程文那里聚集了一大帮人,低声道:“将军,看样子他们不会推荐你暂戴丞相之位了。”

    战不败依就紧闭双目,毫无感情道:“一切自有王上定夺,何需你来操心。”

    那位将领讨了个没趣,也就低头不再多言,默默走到一边和另外一名将领交谈起来。

    身穿白色华服的战无双眉头紧蹙,看了一眼自家爷爷,最终还是上前一步,低声道:“祖父,王上虽年幼,却极有主见。无双请祖父在朝会之上,向王上请罪。”

    战不败身体一振,睁开了双眸,犀利的目光朝战无双扫来,随即又再次闭上了双眼。

    战无双内心一紧,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家祖父这么犀利的眼神,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此次祖父拿都城为诱饵,本就致王上于危险之地。王上或许不会计较,可祖父却不曾将这次计划禀报王上,王上心中对祖父必是有了隔阂。且无忧公主和亲,要出城门,是要有祖父命令的。祖父应该很清楚王上于无忧公主的感情。”

    这次战不败睁开双眼,认真的打量起自己感觉有些陌生的孙子,叹道:“经历几场大战,你果然是成长了不少。”

    “王上对老夫心有不满,这是肯定的,老夫相信王上会以大局为重。”

    战无双内心一阵叹息,自家爷爷兵法了得,可就是这为官之道,着实让人担忧。

    王上确实会以大局为重,可他若是以这次的功劳为由,将您高高供起,您又能如何。

    “吱呀”一声。

    王宫大门缓缓打开,大臣们停止交谈,全部忙整理衣冠,排好队伍,静静等待。

    一名内侍从里面出来,看了眼整齐的官员们,高声道:“今日朝会,百官觐见。”

    “进!”

    大臣们弯着腰,排列整齐的朝着王宫通道行去。

    不久,大臣们便到了朝天殿门前,爬过九十九道梯子,让他们喘声息大作。

    朝臣们在朝天殿门前休息了一会,殿门打开,里面的声音传来:“入。”

    大臣们低着头缓缓走入,来到大殿中央,又是一声高唱:“王上到。”

    群臣拜道:“参见王上,王上万年。”

    帝昊端坐于王位之上。冷冷的注视着下方,过了一会才淡淡道:“诸卿有礼,请入座。”

    大臣们都发现了今日的帝昊不曾起身还礼,有些诧异的同时,又有些不满。

    有的大臣明白,帝昊这是想要掌权了,他们盘算着自己等下要如何站队。

    “谢王上。”不管心中是何想法,大臣们还是不敢失礼。

    “孤自登基以来,狗吠未睡,鸡鸣已起。日日夜夜,不敢懈怠。诸公所奏,无不是一字一句,明公之意,方才下笔。所批所注,皆符民意,臣意,君意。昊自问:执掌公器,非昊其谁。”

    众臣坐下,帝昊一开口就将他们又给惊了起来。

    几位上卿莫不作声,好似没听到一般,但他们的心中早已念头乱飞,都在想办法阻止帝昊掌权。

    此时一位小吏出列道:“禀王上,王上所为,臣等有目共睹,自是为昊国为王上感到高兴。然,王上毕竟年幼,只知奏扎所写,却不知百姓所需。下臣以为,王上还是要多学习进修,当知民情,方知民意,所批所注才合民心。”

    帝昊笑道:“卿所任何职?”

    小吏以为王者有赏,喜道:“回王上,小吏乃是大田吏员,别无官职。”

    昊国的吏员是各机构为长官处理政务,出谋划策的存在,他们没有品阶,却是官员的候补人选,若是得长官看中是有资格同长官一同如朝的,毕竟有些事情他们长官还没他们清楚。

    大田令掌管昊国土地,春耕,有时还帮官府收税等。

    帝昊脸色不变,并没有因为他是小吏就看不起他,反而问道:“你既是大田官吏,那孤问你?”

    “昊国如今有多大面积?”

    那小吏想都没想便道:“50万平方公里。”

    “一平方公里有多少亩耕地?”

    “一平方公里有三十二亩耕地”

    帝昊淡淡一笑,又问道:“那昊国如今有多少亩耕地?”

    这些东西小吏了解于胸,也是想都没想便回道:“一千万亩。”

    帝昊双眼一眯,冷声道:“就算昊国多山林,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不可能只有区区一千万亩耕地吧?”

    “若孤没算错的话,应该是一千六百万亩才对。你告诉孤,剩下的六百万亩哪里去了?”

    小吏这才反应过来,他被上面那位给带偏了,昊国确实是不止一千万亩,真实耕地和帝昊所言也相差不大。

    可剩下的六百万亩耕地他敢说在哪去了吗?

    他要是敢乱说,明天护城河中便会多一具无名尸体。

    许多官员这是也是冷冷的看着小吏,小吏此时也是浑身冒汗。

    帝昊的目光看向大田令,冷声道:“大田令,你来告诉孤和诸位臣公,剩下的130万亩土地哪去了?”

    大田令出列回话时不满的瞥了眼自己带来的小吏,恭敬道:“禀王上,臣很是认可王上所言,王上能力早已足够执掌昊国公器,臣唯王命是从。”

    帝昊双眼一眯,好个大田令,这样回答既能顺了自己的意,又不会往死里得罪那些吞没土地的人。

    就算自己现在不能掌权,以后总是要掌权的,他又何惧不会受到重用。这也是有些人明明很想反对,却又不敢站出来的原因。

    但是大田令表了态,相信有些人坐不住了吧。

    果然,大田令话语刚落,就有好几个人出列道:“王上,昊国传承千余年,执掌公器,并非儿戏,稍有不慎便会让昊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难道吴卫攻昊的教训还不够吗?”

    帝昊闻言,“砰”的一声,拍在王案之上,起身呵斥道:“放肆,吴卫攻昊,是孤的过错不成?”

    那名官员不说话了,其余之人也是低着头。

    “好好好,你们都认为是孤的过错是吧。”

    太傅起身道:“若非王上不顾昊国根基,斩杀昊国世族,让昊国元气大伤,岂会有吴卫攻昊之事。”

    帝昊双眼一眯,若不是李国忠见他在世族之中影响巨大,为了安抚人心,再三坚持,帝昊是不会让这个老匹夫坐上太傅之位的。

    “孤若是一意孤行呢?”帝昊扫视群臣,声音冰冷。

    “我等请王上三思,切莫因一时冲动,断送昊国千年基业。”

    许多大臣一起起身逼迫道。

    “你们好样的。”

    帝昊面色阴沉,挥袖而去。

    离开朝天殿,走在回永宁宫的帝昊那里还有在朝堂以上的怒不可遏。

    反而是面色平静,双眸有神。

    “记下来了吧。”

    李忠躬身道:“回王上,都记下来了,御史大夫程文和太仓令以及太傅公伯哲都有眼神交流,出列反对王上的大多都是他们的人。”

    帝昊脚步不停,问道:“相国府和上将军府呢?”

    李忠想了想道:“两府官吏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相国的门人弟子没有一人附和他们反对王上。上将军府,老将军从落座后就一直闭目养神,上将军府的官吏们都是神色纠结,应该是想反对王上的。”

    帝昊大笑声在走廊里回荡:“好个李相国,不愧是孤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