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图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见白玉簪脸色不好,眉宇满是悲愁,半夏可心疼了,“小姐,您不要难过。下次,我们还是可以约的。”  

       本来约好两人见面,郭竹茹迟到就算了,还带来一个外人。而这外人,一见面就没给白玉簪好脸色。

      最后,两人见面,一口茶也没喝,郭竹茹就跟着外人走了。半夏心里气,替自家小姐感到不值。

       明明白玉簪和郭竹茹的关系感情更好,可是,郭竹茹却选择陆三小姐,跟着人离去,完全不顾白玉簪。

       自家小姐这么被无视,半夏很是生气。对陆三小姐没好印象,对郭竹茹也有些抱怨。

    今天城里布施腊八粥,很多人都去领取,街上行人少了一半。

        白玉簪看向大街,很清楚的看到下面的情况。陆三小姐仰首挺胸走在前面,郭竹茹落后一步,低着头,微弯着腰和陆三小姐说着话。

    看到这一幕,白玉簪心里感到心酸,也很是难过。

        最后厨房上了羊汤,白玉簪没胃口喝,就叫半夏坐下来喝了。

    吃完后,白玉簪也没多停留,起身下楼,准备回白府。

    心里想着事,白玉簪只顾着看前方,并没有留意四周。

        随着白玉簪走的半夏,看到和她们桌只隔一个屏风的杏姑娘,惊讶出声,“杏姑娘!”

    想事的白玉簪闻声回神,抬头看向杏姑娘。她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见杏姑娘,没想到,这就碰到了。

       桌上摆放几个菜碟子和三副碗筷,饭菜吃了不少,碗筷也放着,想来是和人吃饭,有两人离去了。

       杏姑娘闻声抬头,有点疑惑的看着白玉簪两主仆,她不认识这两人,“两位是?”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杏姑娘,白玉簪发现人和苏娘真的太像了,闻言,她急道,“白玉簪。”

       杏姑娘站起来,对人颔首,“白小姐。”

    以为就是打招呼而已,杏姑娘说完,就坐了下来,接着等人。

       最后,还是忍不住的白玉簪先开口试探,“听杏姑娘的声音,是京音,可是京城人士?”

    一坐一站说话,实在不礼貌,杏姑娘伸手做请,“白小姐,请坐。”  

    白玉簪依然坐了下来,一脸期盼的看着杏姑娘,等着回答。

       和人对视,杏姑娘回答白玉簪刚才的问话,“父母都是京城人士,年幼虽离京几年,可口音未曾改变。”

    这话,和白玉簪打听到的消息是一样。杏姑娘一家在十二年前,曾离京,两年后才回京。后来家里出了事故,杏姑娘被迫进到乐坊。

       第一次见面,杏姑娘也不知道和人说什么。可难得有世家小姐愿意主动和自己谈话,杏姑娘也就照着问一句。

    “白小姐的口音,听着不像是京城的口音。”

       白玉簪一直在观察杏姑娘,可人看自己就是一脸陌生,要说不失望,就是假的。

    她回道,“去了南都十年,很多事都变了,口音自然也改了。”

    突然,杏姑娘有些激动道看向白玉簪,“南都!”

     想到什么,杏姑娘问一句,“白小姐和石六少夫人很熟?”

        白玉簪点头,说,“我们是自小一起长大,情如姐妹。”

       杏姑娘隐晦提醒一句,“人是会变的,白小姐往后识人还是得谨慎。”

       白玉簪疑惑看向杏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上一秒问郭竹茹,这会又自己要叫小心,这不是明示郭竹茹有问题。

    可怀疑谁,白玉簪都不会怀疑郭竹茹。现在,她有些不确定,杏姑娘是不是和郭竹茹有过节,这会想要离间她们。

       面对白玉簪对怀疑,杏姑娘并没有生气,尤其是想到这是自己要寻的人。

    她直说,“白小姐可知,陆三小姐心悦锦家二少爷。”

    闻言,白玉簪两主仆很吃惊。这还真的是没想到。

       杏姑娘和白玉簪坦白说,“白小姐也知道,我这身份,经常出入各世家,也知道一些常人不知道的事。”

      “曾有一次,陆尚书呵斥陆三小姐,叫她死心,是不会让她嫁进锦家。”

       “那时候,我虽走远,可这一句话,陆尚书是吼出来的,所以听得很清楚。”

    “锦家三位少爷,大少爷早就成亲。小少爷,今年只有十四。”

      “陆三小姐今年及笄,说的是锦家那位少爷,这不难猜得出来。”

        “锦二少为人清廉公正,这两年查的案,得罪不少朝廷重臣,陆尚书也是其中之一。”

    “就我了解的陆三小姐,是个睚眦必报,对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是不择手段要得到的。”

    “之前的宴会,我曾见过陆三小姐并不待见石六少夫人,还带着人一起羞辱过石六少夫人。”

    “可刚才一看,两人关系不差,加上白小姐在。这里面的关系,白小姐该明白的。”

    杏姑娘说得那么清楚,白玉簪自然听明白了。她心里惊叹杏姑娘的直白,同时,也替郭竹茹难过。

    可不管其中如何,陆三小姐是否想要通过郭竹茹,对她做什么。她都艰辛,郭竹茹不会害了自己。

    看向对自己坦诚相见的杏姑娘,白玉簪心里又升起一丝希望。

    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杏姑娘说,“当年在南都,白小姐布施的一碗八宝粥,救过我弟弟一命。”

       她解释道,“本以为是同名,可听白小姐说在南都十年,就确定白小姐是我们家的恩人。”

        “南都康家的表小姐,白玉簪,每年的节日都会布施。”

    “当年我弟弟差点饿死街头,幸亏得到白小姐布施对一碗腊八粥,才撑到我爹娘找到。”

       对于杏姑娘的坦白和善意,白玉簪想过无数可能,觉得最可能,人就是苏叶。

    可现在人说,她对杏姑娘弟弟有过救命之恩。那现在杏姑娘做的一切,就充分说明,是出于报恩,无关其他。

       本来满怀希望的白玉簪,这下子可是失望透了。她布施一事,在南都的人,多少都听说过。要不是去过,不会知道。

    联想到,当初叫蒲草打听杏姑娘的消息,就说到,杏姑娘一家回京路上遭遇洪水,她弟弟失散了,后在南都找到。

    白玉簪知道,杏姑娘说的,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事。确实是自己救了她弟弟,要不怎么会这么清楚自己的身份。

    看着杏姑娘的脸孔,白玉簪有些失神。现在近着一看,虽然杏姑娘和苏娘脸孔很像,可是眼睛一点也不像。

    看来,真的是找错人了。可是,世上真的有那么像似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