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五十岁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缺乏沟通

    人际交流,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交活动。

    不管是与亲人还是与朋友的沟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谈私人生活的沟通。商务沟通,就不说太多了,毕竟有差不多七年没去上班了,线下积累的沟通实战实在有限,更多的是线上沟通,但没见到本人,不能算是很有成效的沟通。

    先谈谈与朋友的沟通吧,从出社会以后,接触的新朋友,无非就两个渠道,一个是工作中的同事,一个是兴趣爱好偶然参加的社交活动包括先网络后线下认识的。由于本人非常内向,直接去参加线下活动,认识的新朋友,基本为零。虽然有心想去通过社交活动认识朋友,但是因为贫穷缺乏自信,非常自卑,而且尝试去参加过活动,但是被现场的人,他们的优秀,如谈吐有逻辑、形象时尚精神、阳光有活力,衬得我,实在抬不起头,声音也不敢大声,话都不敢说,尤其是脑子空白,发言毫无内容和逻辑,内心中,自己已经嘲笑自己一万遍,更怕的是他们提出来,嘲笑我。很想逃离现场。为此,就这么一次活动,就把我给弄得不敢再去第二次。那么要认识更多的这类人,就更难了。就谈不上更多的沟通。

    十五年了,工作了几十份,就其中的物流公司,打工时间接近两年,认识的同事,成了我现在能找到还联系的旧同事中的所谓朋友,就三个人,还都是女性。其中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个女的,还不是因为喜欢她,要不是因为有这个念想,可能也会成为过客。那女,也已经成婚有子多年了,我还是独自一人。另外两位,也是跟她比较谈得来,所以一直联系到的,为此我纳入了她的联系圈子。这个呢,也只能算是我的个人看法,跟她们也有2-3年没见面了,就是一个小群而已,并不能代表我真的进入了她们的核心人际交际圈。她们也不能算我的核心交际圈,我自己还在低调突破中,没时间去拓展更好的圈子,所以让她们偶尔的群发言,显得在我现在的生活中,有一点点地位。说到这句话,有点突显我的功利心,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我的朋友非常稀少,从来不去主动联系,而且对他们缺乏关注和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都是等人家来联系和关心我,我就不能主动吗?总是给自己找理由。除了穷还是穷,那可以各自付自己的社交费呀,没时间吗?还是没心?没心,应该是最主要的。有一个高中同学说得好,我是太自负,看不起人,觉得这些同事,跟我的发展和未来,可能不是一条路,只当他们是过客而已,不需要跟他们有更多更深的接触,就谈不上什么沟通,甚至说什么出门在外,朋友多就多条路,就我这种心态,只会是一条死路。

    说到同学,现在当成朋友来说吧(虽然同学和朋友不是一个概念,但实在没几个交心的朋友,就用同学来代替吧,总要给自己充点面子吧!),发展好的非常多,发展一般的,我也没心去了解过,一直在奔波自己的事,还没理顺,实在没精力去关注他们了。发展好的同学,曾经试着联系过我,但是被我拒绝了,因为他们发展太好了甚至远超预期,让我产生了自卑感,实在没脸去见他们。要是这辈子都发展不到理想的状态,比如事业有一定水平,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话,或者比较好的房车,或者说是达到一个平均水平,达到自己当年在班上分数的水平,不见是最好的,免得让自己心累。这里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同学。

    本次讨论的重点,其实还是跟亲戚的沟通。朋友同事那块就是附带的。亲戚的沟通,分成亲人和亲戚。亲人这块主要与父母、妹妹的沟通;亲戚沟通主要就是其他,父母的上代或者兄弟姐妹的血缘关系总和。

    在跟父母的沟通这块,很少。实在少的可怜。小时候,就很少了,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只埋头吃饭,或者把菜夹在碗里跑去看电视,基本都是父母两个人在说话,而且感觉他们对我的了解,也是缺乏深度的。可能跟他们这代,普遍的教育水平不高,对子女的养育和教育,也是缺乏知识的,都是一些农业时代的那种,顺其自然的方式,放养。后来大学,离开家后,电话的沟通也不多,而且不知道说啥,除了是说钱的问题,其他方面的,基本从来不提。出社会后,比大学的沟通还少,更由于自己是大学生,觉得出来社会,不搞点成就,实在不好意思回去见他们,可能也觉得他们对我的期望太大,我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也很大,只是被自己的无能和现实的残酷,弄得搞不出业绩,导致有个6年还是7年没回去过年过。就是缺乏沟通,导致母亲多年的期望,落空,产生了抑郁,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离开,还给子女安排了一个她觉得最好的结局。父亲这块呢,开始母亲走了,妹妹嫁出去了,不放心父亲一个人,主要是那时候他的心态,有点摸不透,怕他一个人在老家。自己也为此,觉得应该结束个人单间生活的时代,要与父亲同住。同住后的效果不好,就半年左右,沟通也少,大部分时间我都出去上班,早上七点左右出去,晚上八点左右回来,除了吃饭,也很少说话,吃完饭,还会弄一部电影看看(那时候搞了一个二手投影仪),也是无话,结束了,他去睡觉,我去搞网络事业。后来过年回去,他跟人表达,说在我这,就像坐牢,再也不想来我这里。去了妹妹那边,而且是老家所在城市,人多点,热闹点,而且在那边也有人给他介绍了工作,待在那边,的确更加合适。现在他也重新成了家,我还是孤家寡人。沟通还是很少,我也不打电话,他也不会联系我,前几年没暴露高额负债之前,每年还会来1-2次,暴露之后就再也没来过,而且我的每次电话联系他,都是找他帮我解决债务问题,有两次,一次是契税问题,那次到了帐,但是去办理出现了问题,可能是我没搞清楚,说是要房贷到期再办理,所以又拿出还债了;另一次就是近期的,搞了十二万给我清债务。除了这些沟通,零沟通。其实有时候,很希望他能主动跟我说,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不肯。我不肯,是因为债务的问题实在压力大,没脸去联系他,还有就是他的一个需求,就是结婚生子,明知道我的困难,但还是敌不过他那些老传统思想,还是希望有个婚姻和孩子,算是传宗接代思想吧,我也不知道是他的愿望,还是因为身边亲朋好友给他的压力,自己混不好,但是可以传给子女去完成,要是子女也完不成,那就压力山大了。即使现实已经告诉了他,但是还是装着不影响,毕竟你的年级已经到了呀。年纪和婚姻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非得到了,就必须有?我也不是说气话,当然也是说气话,就是没本事,要真有本事,还用得着说吗?直接就搞定了,有老婆有孩子,要是能力强大,就换个大豪斯,豪车,不久皆大欢喜了嘛!

    与妹妹的沟通,很多的。从微信开始使用以来,也跟工作的条件有关系,她的工作,下午六点后,老板都差不多回去,就让她一个人守着店铺,觉得时间过得漫长,就跟我打过来视频。这也跟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有关系,要不是因为我实现了在家办公,可以自由处理时间,不然也实现不了现在的,随时视频随时沟通。沟通多是多,不敢说有多少深度,但是只要不讨论到敏感点,我就还是比较好说话,也算是很愉快。只是有时候,不想说话的时候,也不好拒绝,就只能那么放着。还有的时候,我很想看书的时候,打过来,就让我有点生气,但是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怕伤了她的心。有冲突的时候,主要是我的问题,关系我的问题,就上一次,说到敏感方面,实在不想说了,就会挂掉。我很生气,她还是不懂我,不懂我的敏感点,她倒是越说越大声,给我的感觉,就是她有很大的压力,自己也有老公和孩子,还有她的公公,还一直在帮助我,一个人要随时关注到好几个人,分身乏术啊,长期这么搞下去,能正常运转还好,要遇到一些磕磕碰碰,难免需要找一个突破口发泄出去。只是一直为了迁就我,很少跟我发生深度冲突,可能也想着,就这个唯一的血脉哥哥,也只有认命了。

    跟其他血脉亲戚的联系沟通,也不多,也就一些生日啊,春节的时候,或者清明节的时候,会遇到,平时基本都没电话的。有时候我就想,既然他们混的比我好,为什么不主动联系我呢?是工作原因的问题,还是因为好不容易有个假,先自己放松释放压力,哪里有精力再关注其他人。就从自己的角度来说,遇到闲暇时间,也不曾去关注过,比自己混的差的亲戚啊,所以有啥资格说人家不联系你?而且非节日,主动联系,基本都是钱的问题,除了这个之外,似乎也找不到话题了。要是没钱的问题,不联系,也是很正常的,本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就不同,唯一与其他陌生人的不同,就是一丝血脉,也就在节假日的时候用得上,不过在经济上,遇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亲戚血缘还是比没血缘的朋友,或者一些公司机构更靠谱,也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从功利性角度,还是得多跟他们联系交流,要是没经济压力时候,还是多主动去走动,别去管他们比自己好不好,自己先去主动,才能打破那种局面,把自己做好比什么都强。

    他们说写文章,写到最后,都要给当篇文章写一个好结尾。说什么总分总结构,其实我觉得开始和结尾要是谈的内容都是一样,就是用词不一样的话,没那个必要再写一些凑字数的总结,还说什么搞点名言名句做个升化,可能从文学角度是有必要的,但是从简单的叙述,把自己想说的写明白,写清楚了,就行了,没必要那么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