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孩子王
繁体版

第30章,入世之恋(之四)

    我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因为服装厂的姑娘太多了,成千上百,形形色色,一次偶尔的邂逅,就这样无意中过去了。

    私人企业有一个最大的用工特点,管理人员特别少。我在的这家服装厂,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一名,二十四五岁,留着一头爆炸式的短发,喜欢穿超短的包臀裙,身材丰腴饱满,走起路来,全身的重量全部依靠那双细细的高跟鞋支撑,让我很是为她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砰然倒地。

    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她岿然不倒的原因,她有很多双颜色各异的高跟鞋,每天不重样,只是看的我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我也给她起了个绰号:高跟鞋。从此以后,这成了我们修理室公开的秘密。

    她很少到别的车间去,上班的时候基本呆在财务室里,那里有空调,四季温暖如春,让我很是羡慕。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因为需要签字,才和她打一照面。每当这个时候,最高兴的人不是我们,而是柳师傅。

    柳师傅长年在此打工,远离妻儿,看不出一点思乡的情绪,颇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40多岁的他,身体强壮,烟酒不忌,好说好笑,或许是环境的原因,很喜欢跟厂里的少妇们打闹嬉戏,乐此不疲。

    其实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男人,那一个不是如饥似渴的盯着漂亮的女人看。只是表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我这是含蓄型的,柳师傅是外放型的,其他两位师兄比我稍微豪放一些,比起他们的师傅略逊一筹,这些都是修为不足的缘故,与年龄有关,需要时间的沉淀。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柳师傅一头扎入粉群之中,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干劲,这是他生命中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

    高跟鞋也属于精力旺盛,魅力四射的女人,只是让人惋惜的是来错了地方,服装厂是个阴盛阳衰的地方,只有少数的几个男人能够欣赏到她那迷人的魅力。

    如果有一会儿,在车间里找不到柳师傅,修理室也不见踪影,可以200%的确定,他一定在财务室里。他是厂里的技术大拿,建厂元老之一,所以也没有人敢拿不务正业非议于他。

    当他在财务室里饱览春色以后,就会洋洋得意的向我们讲述高跟鞋的个人信息,给我们免费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我对高跟鞋的第一印象就来源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柳师傅又充当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位启蒙老师,具体而生动,让人经久难忘。

    高跟鞋对于柳师傅来说,属于高山流水,只可仰望而不解渴。好在高山之下,溪流无数,服装厂里还有一些找的到摸得着的怨妇们,对于她们,柳师傅倒是混的如鱼得水,信心十足,多少弥补了一下在高跟鞋那里留下的遗憾。

    柳师傅的风流韵事很多,绝大多数查无实证,仅凭猜想,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三车间的一个少妇让我们确信,柳师傅确实是有外遇的,几乎100%的确定。之所以不说完全确定,因为按照捉奸拿双的标准,对我们而言是绝对做不到的。

    据柳师傅所言,这个可怜的少妇30多年的生涯,就是一部贯穿30余年历尽艰辛的灾难片。柳师傅就是片中的白马英雄,一身侠胆柔情,拯救少妇于苦海之中,最终抱得美人归。

    “她太可怜了,男人吃喝嫖赌俱全,三个孩子完全靠她一人供养,多不容易啊!”柳师傅每当说到这时,眼角含泪,几近哽咽。

    “是挺惨的,也只有师傅你这个好人才会帮她,不像熨烫车间的那几个老色鬼,尽想着占便宜,看着我就想冲上去揍他们一顿。”大师兄深以为然,对师傅的高风亮节大为称赞。

    “是啊!全厂上下,谁不称赞师傅你的善举呀。”二师兄不甘落后,马上来了个绵上添花,听得我心中偷乐,柳师傅眉头一皱。

    “这件事全厂人都知道了?”柳帅傅心里有些窝火,拿眼斜倪了二师兄,不会是这个梗性的弟子宣扬出去的吧?

    “估计是师傅你出外吃饭时有人看见了,回来后传言的?”大师兄连忙出来表示清白,身为嫡传弟子,抑恶扬善还是明白的。

    “是呀,是呀,估计是看门的张老头说出去的。”二师兄赶忙接嘴说道,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小陆,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看见两个弟子相继表示忠心,柳师傅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把话头转向我这个外人。

    “有八字可以代表我的看法。”

    “哪八个字?”柳师傅感兴趣的问我。

    “侠肝义胆,光明磊落。”

    “惭愧,惭愧,我可当不起这八个字。”柳师傅松了一大口气,开心的笑了起来。

    “小陆,你说的真对,我就是这意思。”

    “太准确了,小陆,还是你行。”两位师兄纷纷赞同,明面上捧我,事实上还是不忘记拍柳师傅的马屁。

    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

    柳师傅的相好姓凌,我有幸见过几次,颇有几分姿色,从衣着打扮看,标准的城市丽人,再难觅一丝一毫的乡下村妇形象。

    两位师兄私下里介绍,凌妇人在这里的所有开销均出自柳师傅之手,其中一些衣服还假借二位师兄之手传递给她,言之凿凿,不得不让人相信。

    呆的时间久了,我慢慢的发现,真是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教出什么样的徒弟,两位师兄仿佛也都有自己的相好。尽管不像他们的师傅那样明火执仗,路人皆知,但是,言语之间多多少少透露出这些方面的信息,这些零散的信息,积少成多,逐渐形成一条完整清晰的指向,不久之后,我都一一确定了身份,以免自己无意中犯错。

    到厂里三个月之后,我也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犯错误的机会,它来的那么突然,那么直接,又在人意料之中。为什么会说是意料之中呢?这是柳师父和两位师兄对我的判断:不出三个月,小陆也会有春天的。

    在我的故乡,春天早已不在,夏天刚刚过去,这时候正是秋天的风景,而九月份的广东却只有炎热,没有秋天的清爽,幸好还有姑娘们的深情厚意,不致让我的青春生活变得平淡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