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繁体版

第113章 犯傻 (求收藏和推荐)

    赵电生心里也在开始盘算,“这年头都想着一个人吃独食,临江彩色电视机这个项目,自己既然把华科院京城分院拉进来了,怎么也要给别人分点什么,要不别人凭什么给你摇旗呐喊啊,这事结束自己要第一时间去一次平州,跟师母交个底,要是平州方面把碗里这口吃的看得太重,那后面的事,就后面再说了,先把眼前的困难解决了,算是给师母一个交待。”

    赵电生为什么要把华科院京城分院拉入临江彩色电视机的项目,主要是为了给华科院京城分院继续找一个名正言顺的课题,还可以解决部分资金,赵电生可是知道的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在国内只能是用在彩色电视机上,另一方面就是给赵电生新购华科院集成电路厂的二手集成电路生产线找客户,而彩色电视机上所用集成电路块又是彩色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所以临江的彩色电视机是不能绕开赵电生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只是到那时候,临江要掏钱买集成电路块,就是要按市场价来了。

    国内的彩色电视机起源于70年,在最初的几年产量只有几百台,这与国外在50年代就开始研发彩色电视机相比还是有蛮大的差距,得益于在70年代末期,国内电子工业的发展,到80年国内的彩色电视机产量已经提高达到了3.2万多台,到了81年,也就是今年产能会逼进14.9万台,也就是说在81年前是已经有很多地方看到彩色电视机的发展机遇,只用了一年时间产能就增长了5倍,所以从这一点上,这也是为什么龙厅上台后,明知这个项目有难度依然要上,风险他是知道的,可是带来的好处也是他不能拒绝的。

    赵电生可是明白了人,产能在如此知短的时间内就爆发出来了,除了各地疯拥而上外,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可是引的生产线是都是国外淘汰的,在引用生产线的同时,往往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从全部部件进口组装,再到关键部进口,可是可需要巨额外汇的,就目前的产能来看还不会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根据赵电生对后世的了解,也就是4年之年的85年全国的彩色电视机总产量将达到400万台,也就是说与80年相比,彩色电视机的产能增加了100多倍,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赵电生自然想去分一杯羹。

    除了彩色电视机发展外,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国内的在80年初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已经纳入官方的重点发展计划中,属于调控产业,这也是为什么赵电生想跟在临江的彩色电视机后面,主要是避险和过审批文,国内在布局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这主要是考外汇和电子工业基础的原因,当然一些边远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会适当的照顾。临江省就属于照顾的地区,所以官方支持的项目数量有限,在时间上审批的时间也会落后于沿海,按赵电生估计,应该还要等二三年才轮到临江,当然这是你捡便宜等来的,如果你去积极争取又是一说,要是你计划可行,也是可以和沿海一起上这个项目,毕竟有些项目属于探索性的,过程大于实际的价值。

    到了京城后,在京城分公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公司派了三辆车,有一辆是京城分公司自己的,其余两辆是租的,其中有一辆车是从飞机场所接赵电生师傅后,过来汇合的。

    因为赵电生师傅一行人是来做临江项目的,当也坐在了一起,可是龙厅却把向东叫到了赵电生车上,其用意无非就是想讨好赵电生。

    赵电生上车一看向东,整个人都瘦了不少,本就不多的黑发又白了不少,不过精神状态很好,想起上一次见向东的时候,还是自己跟着老爸去平州给师傅和师母拜年,一转眼都几个月了,赵电生想到这有点心疼地说:“师傅,你都瘦了,工作再忙还是要注意身体。”

    向东一听赵电生关心,也有莫名的感动,赵电生在外人看来是他向东的好徒弟,可是他知道,赵电生只是他的一个挂名弟子,他没教赵电生什么东西,可赵电生跟他的关系,可以是他最好的徒弟。

    “电生,你长高了,没有以前结实了,对了你怎么戴个帽子啊?”向东关心道。

    “呵呵,感冒了,有点怕风。”赵电生有点不好意思道。

    “又在骗我,感冒了,眼睛怎么变肿了,脸也紫了一大块。”向东可不像龙厅他们几人,明知道赵电生在说瞎话也不戳穿,向东是把赵电生当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

    向志远一见赵电生有难,赶紧挺身而出,给赵电生解围,“爸,昨天电生感冒了,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摔了一跤,把脑撞了一下,不过昨晚我们已经去医院看过,医生说就是一点皮外伤,要是身体感觉不适,再去医院检查一下,现在到了京城,医疗条件就更好了,你就放心好了。”

    向东听了向志远的解释这才放下心来,还不望告诫一下赵电生,“那就好,以后要小心点,要是身体不舒服就让曹猛多照顾一下。”

    “向教授,电生这次受伤责任在我,下次要是电生生病,我一定守在他身边。”曹猛的话让在一旁的马东很心慰,想当初是他把曹猛介绍给赵电生,马东清楚赵电生要的不只是一个师机兼保镖,除了这些还要有头脑,能处理一些事,当时他担心曹猛这个性格太直,不会说话,现在看来曹猛跟着赵电生的这几月进步很快,都知道说套话了,这下他就放心,赵电生之前给马东提过,他可能要常驻港城,并外派到米国学习,这以后就没机会提点曹猛了,能不能像他这样外放,就全凭曹猛自己了。

    “曹猛,我也就随口说说,电生这孩子有些时候做事有点不知轻重,你就多担待一点。”向东还是很满意赵电生身边的这个司机兼保镖的,几个月不见,比他第一次见曹猛的时候,曹猛已经不只是一司机的模样了,开始会帮赵电生说话了,说着说着,向东闻到了一股味,他闻了一下右边的赵电生,又闻了一下右边的向志远。

    向东的这个动作让赵电生和向志远都是一惊,知道要出事了。

    昨晚赵电生喝了酒,上厕所时迷迷糊糊地摔了一跤,把头给撞伤了,根本没有生病,戴帽子是主要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

    “志远,你昨晚是不是跟人拼酒了?”向志远身上的酒味很重,加上今天一早的车,根本就来不及换衣服,他上车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地被曹猛给扶上车的。

    “爸,你也看到了,跟我们同来的人那么多,我那敢去拼酒啊,那不是找死吗。”向志远可不敢说自己拼酒,本来昨晚就被赵电生给耍了,被灌倒在桌子下面,今天自己又挨了自己老爸的训,真是让他有苦说不出。

    “人多的时候,你是没那个胆,可是要人少呢?就你身上的酒味,少说喝了两瓶,你又欺负你师弟是吧?”向东虽然不好酒,可是他对酒还是了解的,尤其是回城之后,赵电生给也搞了几个关于宏观经济的课题,在经济报一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除了成了经济报的特约撰稿人,在国内经济界也算有了名气,在临江省直接就成了省里特约经济顾问,这人一出名,除了各种头衔外,这几月出席了不少的会议,自然少不了聚餐,也有喝醉的经历,自然知道向志远是在忽悠他。

    向志远帮过赵电生,赵电生自然不能见死不救,要不下次就少了一个酒友了,“师傅,你真误会了,没拼酒,就是跟师兄没事喝了一点,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兄的酒量不错,他很照顾我,从不劝我酒。”

    “爸,真是这样的吧!”向志远听赵电生给他说好话,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一点,说起来赵电生说真话的次数不多,昨晚喝酒时向志远确实没有劝赵电生,全是赵电生劝他喝,可这样的实话在向志远心里,却怎么听,怎么别扭,明明是自己被整了,还要让别人说出来,自己还不能解释,只能憋在心里,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志远,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向东没好气道。

    他这话一出车里的气氛有点诡异了!

    “爸,你这是?”向志远连自己生气的心都被自己的老爸问没了。

    “你敢单独跟你师弟喝酒,你活腻了啊!”向东见向志远那一脸的茫然,生怕向志远不知道赵电生的酒量,又提醒了一句,“电生的三叔号称三合镇酒仙,能喝三瓶五粮液……”

    向志远见向东气得没把话说完,赶紧追问,“爸,你快点说啊,三瓶五粮液那可不少啊,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呢!”

    向志远那傻样让赵电生,马东和开车的曹猛开始有点憋不住要笑了。

    “电生三叔亲口给我说的,他从不单独跟电生喝酒,志远,你说你有多傻,说上门去……”后面的话向东被向志远那滑稽的模样气得说不出口。

    “哈哈!”

    “哈哈!”

    “哈哈!”

    ……

    ……

    ……

    赵电生三人再也忍不住,一阵爆笑在车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