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繁体版

第49章 老江湖

    半月后,赵家昌从县里传回了消息,还真被赵电生猜中了,前几天放出的消息,要三合镇陶瓷厂停工的幕后黑手,就是薛锋对赵家昌的试探,但赵电生亮出车马上后,三合镇陶瓷厂要停工的消息,也不了了之了,几天后,赵家昌的调令已经下来了,赵家昌提了副处,正式出任东望县副县长,主管三合镇这个试点。

    “电生,你爸高升了,咋们三合镇陶瓷厂,也顺利点火了,这可是双喜临门啊,有空咱们喝一个,你是不知道,消息传到你爷爷那里,可把他给高兴坏了,私下跟我说,家里算是出了一个官了。”赵三高兴道。

    现在的赵三,在三合镇,早已不是一个空有其名的主任了,前几天,镇上还找他谈话,要给扶正。

    “三叔,别的我就不多说了,镇上给你,封那什么副镇长,你就听就行了,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就挂个虚名,就好了,这官场上的事,,少参合为妙!”赵电生提醒道。

    “我也就说说,你说,我现在这日子,拿什么我都不换,还当什么副镇长。”赵三道。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赵电生的意思。

    “三叔,你才双喜师门啊,主任现在可是算是真的了,这三合镇陶瓷厂也点了火,你这大管家就要出任厂长了。我爸也升了,可是我就老火了?”赵电生报怨道。

    “怎么了电生?”赵三急问。

    “那个我爸的上司薛锋,他要把三合镇陶瓷厂的规模,搞大一点。”赵电生道。

    “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啊,怎么这个新来的县老爷,还不满意。”赵三道。

    “第一呢,他是真嫌三合镇陶瓷厂小了,但县里已经有东望陶瓷厂,这个巨无霸的存在,本来三合镇陶瓷厂就已经招仇恨了,要规模再大一点,肯定有大麻烦。”赵电生分析道。

    “那第二点呢?”赵三问。

    “这个姓薛的,是投石问路,他的想法无非让港城三合贸易公司,直接入股三合镇陶瓷厂。”赵电生道。

    “这不是好事吗?”赵三道。

    他也觉得要三合镇陶瓷厂,披上这港城的外衣,那就更如虎添翼了。

    “合资这事想都别想!”赵电生大声道。

    他见赵三一脸茫然道,

    接着又说,

    “几年后,三叔你就明白了!”

    赵电生这么一说,赵三就更不明白了,可赵电生不说其中的缘由,只能让赵三去慢慢领会了。三合镇陶瓷厂股权,本这么复杂,要是企业做大了,肯定各个股东都会有异心,赵电生可不会,收拾这个烂摊子。

    他已经让赵家昌,回绝了薛锋的想法,不过他提出了另一个想。

    那是会有另一家港城的公司,在东望县直接投资建厂。

    下午赵三想喝的庆功酒,又记挂账了,赵电生托李向明请的人来了,这位师傅,参加过71年的浮法玻璃工业试验,而且对整个研究浮法玻璃的圈子,也比较了解。

    这们老师傅果然是行家,在他的指挥下,只用了三次试验就宣告成功了。

    这次赵电生全程,只当看客不发表一点意思,当看到第一张玻璃下线时,他心里感到非常高兴。生产线并没有停下来,赵电生便和赵三走了一边聊天,赵三还埋怨赵电生。

    “电生,没想到,你这些设备如此厉害,早知道,就不请这老头了,钱是小事,可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就不好了。”

    “话不能,这么说,生产线上的设备是死,有些事不能假设,要不你去试试,看能不能把平板玻璃生产出来。”赵电生笑道。

    “那肯定不行!”赵三不好意思道。

    “不过,你这保密的想法,还是值得发扬,其实我看好这们师傅,还有一个原因?”赵电生道。

    “什么?”赵三问

    赵电生摇了摇头。

    “这个,你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了,不过眼前,你一会过去,记得给那师傅发个红包,再跟他说几句客套话。”赵电生安排道。

    赵电生又看了一会,生产出来平板玻璃品质,依就旧很稳定,赵电生知道,是该他们出场了。

    “许师傅,辛苦了!”赵三道。

    红包不只给许师傅,其实在场的几人都有分,不过还是有轻重之分。

    “赵厂长,恭喜啊!我从67年,国内开始半工业实验,就接触这浮法玻璃,算算时间已经过去,整整13年,说句实话,贵厂只在试产三次就成功,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许师傅激动道。

    赵三一听,这话,心里在想,

    “电生还说这老头有两把刷子,没想到也是一嘴炮,这红包一到手,直接把这条生产线夸上了天,照他这么说,启不是要把平州玻璃厂,按在地上踩了,距离东望县最近的三江市玻璃厂,都没浮法玻璃呢。”

    赵三现在,还真如赵电生所说的那样,做什么,都要学些基本知识,赵电生要上这个浮法玻璃,赵三还跑去,打听了不少关于浮法玻璃的事情。

    “三叔,许师傅也累了一下午了,咱们到办公室喝杯茶吧?”赵电生建议道。

    赵三一听赵电生的话,就明白意思。

    “许师傅,你老请!”赵三道。

    他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赵厂,客气了,你先请。”许师傅道。

    “还是你老先请。”赵三谦让道。

    许师傅离开前,看了下眼前的这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长达24米的锡槽的设计得,非常先进,整个锡槽是由机械加工而成,还经过抛光处理,看着就舒服,相当年,第一次工业实验的时候,这条锡槽没法用机械加工,是钳工师傅用手打磨出来的,没有生产经验,那锡液飞溅,现在他身上还留下了几处疤痕。

    今天他对这套生产线的评价,都是肺腑之言,还有这家厂,管事的确实大方,他用捏了一下,手上的红包,不下百元。

    “许师傅,你老可以说是,浮法玻璃这行的元老了,你说说,我们这套生产线有那些不足。”赵三道。

    许师傅见赵三这态度180度的大转弯,刚开始,赵三明显有轻视他的想法,不过,看在赵三现在恭敬的态度和厚厚的红包上,他也就不跟赵三计较了。

    “赵厂长真谦虚,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如果真让我,说不足,还真有点不好说,整个生产线设计都是,我见过最美的,那个锡槽成一个喇叭口,进料的时地方大,出料的地方小,这样既能节约烧煤,又能提高成品率,还有那个保护气体不是用的煤气,是用电解氧的氢氧,这两样是这套生产线的核心,都做的很好,可是这喇叭口锡槽,成本不小,电解氢气就不用说,这成本更高的出奇,如果说这套生产线的不足,那就是成本太高,到时候,要是量产可能要亏本。”许师傅认真道。

    “你老把我们夸的,真有点不好意思了,那这玻璃的品质如何。”赵三笑问。

    “赵厂长,你这个就谦虚得,有点过头了,就品质而言,今天制成的样品,在平整度,强度和透光度来说,绝对是国内,最好的,尤其是透光度,太高了,真是前所未见,我以前倒是听过一专家说,玻璃透光度要好,跟什么铁元素有关,这个不也懂,只听他说,当铁含量低到一程度,就能达到超白,也就这玻璃边,看着没有绿色的感觉,以前也是听说,没想到,这次见了实样,看来,如果要挑毛病,还是跟设备一样,就是造价太高了。”许师傅道。

    听到这里,连赵电生这个外人,都知道许师傅还真有点见识,那100块的红包没白给。自己心里就更满意了,这就是他下一个主打的产品,而且正好用在,那个承诺薛锋新建的外资工厂里生产。

    赵电生在想,这个许师傅,在玻璃这行见识这么深,而他又在北风玻纤总厂退休的,想必他对玻璃纤维也有些了解。

    赵三见赵电生,又给他使了一个眼色,知道该问下一正事了?

    “许师傅啊,听说你是咱们三江市人,怎么临退休了,跑到临省的北风玻纤总厂退休啊?”赵三问。

    许师傅也算是,一个走南闯北一生的人,年青的时候,就在玻璃厂当了学徒,成年后就在全国各地跑,还是有点眼力劲,他一直还在琢磨,赵三的态度怎么变来变去,突然他看到,赵三一直注意着,眼前这个埋着头的小孩。

    许师傅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莫非这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