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繁体版

第19章 谁都有想法

    下午,本来赵电生安排,张依然她们到镇上的招待所休息,这一点师母江一水也同意,可是张依然他们不愿意,他们还没有住过这样的乡下。

    赵电生拗不过,于是紧急让赵三叫上村里的拖拉机,去镇里的招待所,搞了几套新被罩,回来后,又在赵电生家里加了两张床,这才把几人的晚上的睡的地方搞定。

    张依然看着赵电生,把一切都按排得非常好,她对这个师弟也充满了好奇,因为睡觉时间还早,赵电生在村口用木头搭了一个小架子,把他自己之前做的烧烤架也摆了出来,搞了一个篝火晚会。南架山村风景不错,正好今晚又是月中,月光散在南架山上,张依然感觉好美。

    她对在一旁,忙着烧烤的赵电生问,

    “师弟,南架山真美,你从小在这里长大真幸运!”

    今晚的篝火用得是松树和柏树搭的架子,随着火势变大,火堆里传出松柏的阵阵香味,松油滴在火焰上,噼里啪啦地作响。

    “师姐,你要吃什么,我给你烤。”赵电生埋头道。

    因为太吵,他没听清张依然说什么。

    “南架山真美,你从小在这里长大真幸运!””张依然在赵电生耳边大声重复道。

    “可再美的景色,也要有能力,才能够拥有,师姐,给你吃根烤肠,这是我特地为烧烤做的,要是你觉没味,可以再沾点台上的辣椒面。”赵电生道。

    他给了张依然一串后,手里还有不少,又挨着给别人发。

    “师傅,师母这是烤豆腐,你们尝尝,我这手艺在南架山决对排第一。”赵电生自夸道。

    “电生,你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为别人考虑,知道我不吃辣,你还记得我的口味,你放了蜂蜜和酱油吧。”江一水问。

    “师母,看你这话说的,孝敬你是应该的,再说你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帮你。”赵电生笑答。

    赵电生听师母江一水这话,是乎话中有话。

    “好了,赶紧给你江叔也送一点,你江叔可是你师母的心头肉……”张平凡别有深意地催促道。

    “知道了,师傅,师母。”

    赵电生跑了几步又回头,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了一句。

    “师傅,师母,南架山再变,可是那山顶月亮永远都会照着这里,我的心就如那月儿般,照亮我周围的人,照亮我的事业。”

    张平凡夫妇相视一笑,看着赵电生在篝火边蹿来蹿去。

    赵电生不知道,张依然在琢磨一件事,她拿赵电生口中的月亮和她自己说的月亮作对比,她不禁自问。

    “为什么自己眼中的月亮与师弟的不一样,而师弟眼中的月亮与爸妈眼中的月亮居然是一样的!”

    技术男江东来与赵电生在下午聊了几句后,就成了好朋友,江东来对赵电生在集成电路上的想法非常感兴趣,有些已经算是奇思妙想,超出现实太多了,可有时候自己琢磨一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实现。

    “江叔,你们现在集成电路加工线宽到多少微米了,江城无线电三十九厂是几英才的硅圆片生产线?”赵电生问。

    江城三十九厂可是在国内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有着南霸之称,与江城光电研究所在同一个城市,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哎,技术还停留在30微米的坎上,还只能生产2英寸的硅圆片呢。”江东来叹气道。

    “那是有落后点哦,米国1966年就开发出了2英才的硅圆片,说起来我们用的还是别人14年前的技术,最新的3英才硅圆片好像,也在8年前量产了……”赵电生也跟着叹气。

    “电生,跟你聊得越多,我发现你给人的惊奇就越多,姐夫和姐姐只给我说了你学习的天赋,但他们可不知道,你对外面的事情还了解的这么多,最难得的是你有自己想法。”江东来夸道。

    他说这话是发自肺腑的,赵电生说的这些,都是他们搞集成电路人员的疼,可又有几人知道,这疼在那里,怎么去解决,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却是两眼一抹黑,可同样的话到了赵电生嘴里,从他那自信的眼神中,江东来不知怎么地,觉得赵电生就是那个能找出痛在何处,并知道怎么去解决疼处的人。

    “江叔,看你说的,我就一调皮倒蛋的小孩,说有些想法那是抬举我了,不过有些搞钱的路子不假,现在集成电路可离不开钱,其实就一吞金兽。”赵电生难得谦虚一回。

    “是啊,电生你这话可是说到点子上了,集成电路说难听点,主要是设备为主,咱们这些研究人员就是再有想法,也没法变成实物,你这吞金兽的说法太形像了。”江东来道。

    他虽然是一个工科男,脑子里没什么别的想法,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判断别人的想法,赵电生最后说的这句,可以说是说出他们这些研究人员的心声,只是江东来不明的,赵电生为会对这个行业,了解得这么清楚,他最开始说的是国内外的差距,可以理解为他对外面的信息很了解,可在实际研发中的困难,就不是一个外行的人可以了解的如此深,还有最后点,他一个几岁的小孩为什么要跟自己提他有来钱的路子,这个叫赵电生的小孩太奇怪了,他难道是在暗示什么,自己还真的一时拿不定主意,等有机会了,得问一下姐姐。

    “江叔,其实我还有个秘密,你想听不?”赵电生问。

    “哦,如果你能说,当然想听听。”江东来还真被赵电生的话吸引了。

    他现在是一点主动权都没了,不过他本来也没打算问什么,他已经打定主意,一切要先在姐姐那里问清赵电生的情况,再作打算,现在就只听不说。

    “我很幸运地拜了两位师傅,一位就是江叔的姐夫,跟他学半导体物理,另一位就是国内的经济学专家向东教授,我跟他学经济学。”赵电生道。

    他这话就是纯粹用来作铺垫,赵电生在向东那里学个狗屁的经济学,天天跟向东聊经济走向,全是赵电生根据后世的经济发展,跟向东瞎扯蛋,不过向东反而认为赵电生是天赋型人才,不用去过度专研什么理论,解决当前的问题就好。

    “电生你还在学经济学啊,厉害。”江东来夸道。

    “所以我对目前的经济走向,有点小看法,现在什么都在朝市场经济发展了,想必你们江城光电研究所也应该有动静了吧?”赵电生问。

    江东来点了点头。

    赵电生接着说,

    “现在只是刚刚开始,也只是在引导科研机构,要多想一想怎么产研相结合,其实表面上看没什么,实际上却是一条分水岭,要是把握了这次机会,用不了几年,等真正的强力推行市场调控了,之前有准备的科研机构肯定迅速壮大,反之那些浪费了这几年过渡期科研机构就要被市场经济无情的淘汰掉。”

    “你说这个,我倒是在所里听到一点风声,不过没你讲得这么透,感觉所里没怎么重视。”江东来还是听出些门道。

    “那你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研究经费在俏俏地发生变化,那些能创造实际价值的项目和只是成果展示的项目,得到的经费支持有了明显的变化,或者有一些新的奖励政策。”赵电生问。

    “这个吗,我想想,……经费在项目上的分配变化不大,不过总的经费我听说少了很多,至于政策,我想起来了,好像说工厂有了额外的奖励,他们可以拿一部分钱支付给科研机构买技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是象征性的意思一下。”江东来道。

    他虽说不怎么擅于表答,可是其心思很细腻,脑子反应事情也不慢,聊到这,他好像明白了赵电生的意思。赵电生开始提到的搞钱路子,莫非就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