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中唐
繁体版

第十七章 罗向家的女眷

    墨旖来了,提亲对她冲击很大。王老头说李偕是个好孩子,九十岁的老家伙看人应该是不会有错,只是那孩子有点木讷罢了。

    ——《罗向日记》天宝四年八月二十四

    秋收接近尾声,树叶还倔强地绿着向南飞的雁群招手,似乎还想再挽留多住些时日。墨旖随着陈品一行回到金河岸边的罗家宅邸,发现多了一群与她年龄相仿的小道士叫她师姐。

    “师父,你什么时候入道门了?”墨旖有些好奇,几月不见罗向的宅子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多了好多好多人。

    “不是我入道门,而是这些道家子弟入我门下。”罗向纠正。

    “嗯,他们似乎学到了很多很神奇的东西,比如那个照相。而师父为何只教我作画裁衣。”墨旖有些羡慕。

    “我还可以教你做饭。”罗向脱口而出。

    “为什么,他们学习那么神奇的东西,就让我学这些办不成大事活计。”

    “孔子曰:因材施教。”罗向不确定这话是不是孔老夫子所说,不过就按在他头上大差不差。

    “我的资质就不如他们么?”

    “你是大家闺秀,又是独苗,你身上的担子很重。你以后要活得轻松,就需要经济独立。就是不需要看夫家脸色。你可以嫁入名门甚至豪门,但就难免受气,你看那么多才女婚后便再难觅踪迹。你家老祖宗为你争取了四年时间,是让你学习,如何让你夫君离不开你而不是让你依附于你的夫君。的确有的女人强势,试图控制男人,这种方式不可取,很容易被反噬,武后开了个很坏的头,韦皇后、长乐公主等等都是这样的人,权力欲望和野心都很大,但这种控制就像用手攥沙子,攥得约紧流得越快。”

    “可处处听男子的不也就是依附于男子了么?”

    “当然不是,阴阳相济,刚柔并进。其实单独的个体是很难做到的,男人大多阳刚,所以才需要女子阴柔之美。”

    “可年老色衰······”

    “美色可以保障几年十几年,但智慧却是一辈子。女子诞育生命,她应该是仁慈的,有爱的。武后得到了权力,可身后一片血雨腥风。咱们没那么大权力也没那么多野心,但后宅为子嗣为了继承那点财产争得鸡犬不宁总是不好过的。”罗向喝了一些泡的干桃花,比这个时代的茶容易接受许多。“你要学习的事,就是爱家里的每一个人,你的夫君,你的子女还有你家妾室的子女,甚至那些你不太喜欢的妾室。”

    “我又不是傻子。”

    “你是聪明的,我一说,你就会懂,我和你家老祖宗在做的是什么。”

    墨旖在思索,罗向就看着她,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表示放弃。

    “我们在为你们王家开创产业。你们家以后也会有很多的子嗣,你要做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性,发现他们的优势锻炼他们的一技之长,然后喜欢动物的就叫他划拉块地,养猪养马;喜欢女红的姑娘就跟你学制衣,喜欢读书的入仕途,舞枪弄棒的参军。你要做的事就是给与机会而非金钱,金钱不是爱。”

    “你说得我好像已经嫁人了似的,我不想嫁人。”

    “嗯,当然,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当一个快乐的小姑娘。多会你准备好了,王侯将相任你选,只当主母不做小。”

    墨旖笑了,许久没有笑得这么开心了,笑出了眼泪。

    酸妮原本叫许馥,才十一岁,他的师父是云游的道人,身无长物,小姑娘身的道袍只有一身,即便不合身一年四季只能穿它,女孩长高就加上一块布改一改。随着年龄的长大,光着身子洗衣服很是不合时宜,只能很久才能洗一次,所以来到侯府的时候身上的味道让其他小道士捂着鼻子叫她酸妮,虽然到来的当天酸妮就香喷喷洗白白了,但绰号是磨灭不掉了。

    许馥瘦瘦小小的,说话口音类似于吴语之类,让这个听官话都靠猜的的罗向很是烦恼,而且这么多小道士里数她的问题最多,对话起来就是鸡同鸭讲。即便如此,这个小女孩仍是所有孩子里对罗向课程理解得最透彻的一个,甚至都能在理论发高度做出总结,虽然观点不一定对。

    小道士中另一个女孩十五岁了,据说是琅琊王氏的后人,他家这一脉在唐隆政变时站错了队伍,当时只有怀孕的祖母在回娘家的路上逃过一劫,生下父亲后不久便没了,父亲被人收养,却被有心人利用,流落两代人后便仅剩襁褓里的她被一位坤道师父抱去道观。那便宜师父也是随意,就一直没给她取名就“姑娘,姑娘”地叫着,于是罗向很恶趣味地给她取名“妮默”,源自《海底两万里》的“Nemo”意为“不存在的人”,然后赠字“无名”。

    妮默对这个名字很满意,对这个解释也颇为喜欢,她的身世让很多人都不希望她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师父,从没听说过你的字。”妮默很沉默,但偶尔也会问一些与学业无关的问题。

    罗向想了片刻,说,“向右。”

    “为何?”

    “那个世界有一句话‘天堂在左,战士向右’。”这是他年轻时代一款风靡全球的网游的玩家们的典故,只是没必要解释那么多。

    “看样子,我也得下地狱了。”

    “为何?”

    妮默拍拍从不离身的重剑,一笑:“我不是道士,是战士。”

    的确,她的这把剑是来大唐以后见到的唯一一把双手剑,是剑不是刀,有些像后来普鲁士的重剑,但没有那么复杂,类似斩马刀,却是双刃。墨旖舞起这把至少有一米二的剑虎虎生风,在与朔方军派来训团练的教头切磋时,妮默一打三,以斩断两把罗氏铁匠打造的骑兵矛和一把骑兵刀后以完胜告终。于是,她成了罗家小学堂里孩子们的武技教官。

    妮默不太喜欢大师姐墨旖,为什么她就不用晨跑,为什么她就不用练武,为什么她什么都不会还是大师姐,为什么师父说她是非常将是大唐最优秀的女子?但奇怪的是,她似乎和青狐的关系不错,青狐比她大十岁还多,却有聊不完的话。

    墨旖对青狐有些不知所措,她似乎是师父的红颜知己,虽然按师父说的,他们只是单纯喜欢分享对音乐的见解,但还是觉得这个从楼子里出来的女子配不上师父,而且看到他俩一起出现是就有一种丢东西的感觉。可是若是以青狐姐姐凹凸有致的身材为底,照着她的样子画出来的衣裳同样凹凸有致,给她穿什么都不会输给京师的那些贵妇,墨旖又有些羡慕。对于妮默,她也不大喜欢,好好一个女孩该修行呢还是嫁人呢,整天舞刀动枪,比丘八还像丘八,脸上还满是你看不惯我也干不掉我的笑,但不得不说她真的是一个好的武者。酸妮倒是很喜欢跟在墨旖后面,她也想当一个漂亮的女娃,墨旖也很愿意帮她打扮,天资平平的小女孩总是以不同的漂亮形象示人,同窗的小道士很是后悔当初叫人家“酸妮”。

    大师姐也住进女孩子们的宿舍,不能再让她留宿后宅了,万一有谁的八卦小嘴叭叭一广播,罗向倒是没什么,可墨旖就算是毁了,盯着她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心都是有阴暗面的。在后宅的女子也就剩下了青狐。罗向表示青狐可以在外找一座宅子居住,可是青狐真如狐媚一般每天出现在罗向的后宅,罗向与她依旧是饮酒听曲。

    唐人的美食在于原料的珍奇,越稀奇就越是推崇,越少见名气高就越显档次,吃一张老虎脸是能吹嘘一辈子,但罗向不喜欢唐人的饮食,日常食材不是生的就是砂锅煮的或者烤。就没有人研究过粉蒸肉么?也没有蒸羊肉,至少与他想象中的不同,他就更不奢望炒菜了,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酒肆以炒作为一种新的烹饪方式,那是在长安,而不是偏远的单于都护府。于是,喜欢自己动手的小侯爷就只要有空一定就会亲自下厨去教教愚钝的厨子。现在家有红颜,吃饭就更有意思了,不论坐在对面的是吃饭还带着面纱的青狐或者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墨旖他都是高兴的。有时妮默也会和酸妮一起跑过来蹭饭,引来男孩子们一阵嫉妒,要是问罗侯,他就说:女孩子有特权的。

    今天奇怪,墨旖拉着酸妮,青狐挽着妮默,八目相对地坐在第二进院子中的石桌前。

    “宝宝们今天怎么了?”罗向从工作室里出来,脱下白色麻布外衣,扔到工作室铁门旁的一个桶里。

    “我要吃糖霜西红柿。”她听酸妮说,那是一种很好吃的红色果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菜做汤,最好吃的还是切成片再淋上糖霜,可是她来的不是时候,西红柿已经下架了。

    “那得用新鲜西红柿,但现在不是时候,不过,可以给你做点类似的。”罗向送了一口气,以为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生闷气。

    “我要吃酸菜鱼。”酸妮接话。

    “酸菜还没腌好呢,给你吃豆腐炖鱼。”

    “好!”

    罗向看向妮默和青狐。

    “红烧肉。”妮默虽然健硕,仔细看眼睛还是很大的,正一眨一眨地露出渴求的眼神。

    “这个有。”

    “你呢?”

    “你做什么都好。”面纱后面的声音甜甜的。

    墨旖和酸妮吐吐舌头。

    罗向便开玩笑,道:“给你焖米饭。”

    “诶?”

    其他人哄笑。

    “坏人。”青狐佯怒。

    “快说。”

    “红烧肉里加些土豆吧。”

    “那样吃土豆会长胖的。”

    “我用担心么?”青狐好像的不担心,现在她比在楼子里丰满多了。

    “丰满虽美,可不要贪嘴哟。”罗向继续打趣。

    “你,不说她们就说我,她们都是你的弟子,就我无依无靠。”

    罗向感动有些尴尬,忙说:“不就是土豆嘛,我给炖成烂烂的,入口即化那种。”

    “那还不快去?”在这个宅子里也只有青狐可以与罗向这样开玩笑。

    “过来帮忙。对,你们几个都来,来学着点,以后嫁为人妇啥都不会,好意思吗?”这话说的就扎心了,来罗向这求学的都是有大志向的,哪怕是女子。

    不过没人敢回嘴,吃人的嘴短。

    酸妮生火拉风箱,妮默宰鱼切肉,青狐洗菜,只有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墨旖有些无所适从。

    “一会你来刷锅洗碗。”

    “好好!”墨旖赶紧答应。

    罗向不知从哪里变出一个玻璃瓶子,用铁皮封口,里面装的是红中带黄的半流体,里面似乎还有一颗颗小颗粒。一柄有着奇怪凹槽的无刃刀卡在瓶盖上,使劲向上台握把,“噗”地一声,瓶盖似乎鼓了一下,然后缺口刀有在不同位置撬了撬,铁皮瓶盖就脱落下来。

    “往里加点糖霜,搅一搅就能吃了。”罗向把瓶子递给墨旖。

    “这是?”接过来,闻了闻,似乎有点酸。

    “西红柿,只不过弄熟了,这样放在罐子里能吃一冬天。”

    “用这么金贵的玻璃瓶来装是不是有点像买椟还珠了?”

    “那你说者罐子该是座什么?”

    “插花?漂亮的花配上晶莹剔透的玻璃瓶。”

    “有没有想过,安西都护府那边,就说咱们这边的丘八们冬天吃什么?跟行军干粮一样,在大营里都没有菜,人没有菜就会生病,晚上看不见东西、身上生疮、牙龈流血,如果我们能在夏天为他们囤积一些能储存的菜蔬冬天吃,这样,我们的军人冬天也能生龙活虎地在苦寒之地活下去,嗷嗷叫着去杀敌。”

    墨旖摇摇头。

    “你在未来要做豪门的主母,为你的夫君、孩子提供支持是你使命,如何帮助他们,就是解决他们想不到的问题。”

    “学生明白了。”墨旖站得笔直。

    “听说土豆产量可以是小麦的五倍还多?那么以后我们可以多多地让大家全种土豆,就不会有人饿着了。”酸妮眼里放光。

    “说得没错,但人们接受新事物,尤其是新粮食,需要一个过程,强求不得,多会老百姓见到这东西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尝试,因为他们输不起,任何一点变化都有可能让一户温饱的农家倾家荡产。而且土豆虽好,但至多保存大半年,时间再长就会霉变、发芽,就不能吃了。所以,可以直接吃或者在加工,但存粮救急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多种土豆是好事,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费时间的红烧肉就得最先做,唐人用猪油但不喜欢吃腥膻浓重的猪肉,但罗向又手段,五花肉切块,排队放入平底锅,每面都煎到焦黄同时烘出大量油脂,是肉香而不腻的关键;用油煎土豆块,就会酥烂却不碎;熬制糖浆成枣红色,加开水,放入能找到的一切料包,酒和酱油不能少;五花肉、土豆块再次入锅,咕嘟嘟等待汤汁慢慢变少。

    妮默将一条大草鱼洗净,晾在案板上。罗向架起大铁锅烧油,将切好的葱姜丁、花椒、大料和大大量的小茴香粒一起爆香,油再次升温,放切块的豆腐至微焦,加黄豆酱(这可是老祖宗一直流传到后世的好东西),加水烧开,最后放鱼,开锅撒芫荽,想起扑鼻。

    青狐听着师徒几人对话的功夫就把米饭闷好了还顺手切了些咸菜。酸妮用袖子抹了一把沾满煤灰的脸准备去摆放碗筷。

    “先去洗手。”

    “是~”酸妮拖着长音,就去洗手了。

    四个女子分坐四个石凳,谁都没客气。吃到一半才发现,罗侯呢?

    他正坐在半截矮墙上往嘴里倒酒。

    “师父,下来吃饭。”酸妮最小,反应慢半拍,说出去才感到尴尬。

    “看你们吃,我就开心。”

    “全天下人都能吃得好,师父就会更开心。”酸妮赶紧接话缓和刚才的尴尬。

    “僭越了。那是圣人向的事,我想的是怎么把宝宝们弄开心。”

    虽然罗向总是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宝儿”,但谁都知道罗侯是个洒脱的人,对她们没有一丝情欲,青狐可能是个例外。

    罗向见过她们每一个人落泪的时候,那具少年人的躯壳里的大叔灵魂就会暖暖地给与安慰、鼓励和倚靠。但罗向落泪只有青狐见过,他们无话不说,却从没有提问,罗向甚至不知道青狐的本名,青狐也没有问过天上是什么样子。

    罗向跳下墙,青狐起身也出了月亮门。月亮门外悠悠传来一句话:“墨旖,你洗碗。”

    接近九月,天黑以后从水上吹来潮湿的风吸走过多的热量。罗向把自己的大氅披在青狐的身上。两人走出宅门,两盏气死风灯在门楼上摆动,远处黑乎乎的,再往前就是金河。然后,青狐仰起头,问罗向:“二公子他还在么?”

    “在,至少,还在你心里。”

    “奴家累了。”

    “回去吧。”

    “这里。”青狐捂着胸口。

    “嗯。”

    罗向理解青狐向问什么,但没得到她想的到的答案,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吧。两人并排走进大宅门,走过两进院子,然后一人直走,一人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