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妹子是玉帝
繁体版

第四百七十五章 寻仙问道

    朱允炆的失踪一直让朱棣寝食难安,总担心他会突然冒出来,振臂一呼号召天下讨伐自己。

    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而朱棣则是谋朝篡位,得位不正,所以朱允炆就是朱棣的那块心病。

    他是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的,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他早就没了退路,如果朱允炆不死,亡的就是他自己,至于朱允炆最后会怎么死,也许无非是战争中最常见的一种死法,乱矢射死,谁也说不准。

    胡濙对朱棣是绝对的忠诚,他奉命寻找朱允炆已经将近二十年,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从未想过放弃。

    古人讲究孝道,有“父母在不远行”的旧俗,而胡濙为了寻找朱允炆不但远离父母四处漂泊,甚至连母亲去世都没能回来守丧,这在古代是大不孝的表现。

    因为,胡濙最后一次出游前,朱棣对他说,没有朱允炆的消息就不要回来。

    在寻找朱允炆的期间,史载其“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最后,“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朱允炆还记得黄山上的那一夜。

    他求仙问道二十载,终于找到了一本传说中的修真功法,可惜的是,那是鬼修的功法。

    鬼修,那岂不是自己要比朱棣先上路?

    朱允炆不甘心,也不愿就这样放弃,去搏一个不知真假的功法。

    但是,就在那一夜,他遇见了那个老人。

    彼时的黄山,山路崎岖,千百米的海拔高耸如云,夜幕低垂,云海在黑郁中涌动。

    朱允炆瞭望着它,想起了黄泉,虽然他没见过,但总觉得这二者或许会有惊人的相似。

    多年的风餐露宿让他心如止水,他体会到了爷爷的曾经体会过的那种信念。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如果就这样放弃,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仇恨仿佛一颗已经生根长大的种子,却没有朝光明生长,而是一头撞向了阴冷的心房,在那里生根发芽,纠缠包裹着他的心脏,在每一次呼吸间提醒着他。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早就没了当年养尊处优的白嫩,而是成了同他爷爷那样的粗粝。

    朱允炆想起了数十年前皇宫里的事情,他同爷爷玩耍,摸索着朱元璋的那双手。

    风霜雪雨,沧桑年月像树的年轮一样嵌在了那双手里,指尖上有着道道分明的竖纹,和受伤开裂后残留下的伤口,手背上的皮肤粗糙如沟壑,残留着往昔在冬日严寒中皲裂的伤痕,让人望而生畏,手心粗糙得仿佛一块坑坑洼洼的山石。

    他无法完全知晓那代表了什么,等到他完全理解的时候,已经没了后悔的机会。

    他终于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人生的,幸运亦或是不幸。

    黑夜里,四下的虫鸣鸟叫让他的心平静了下来。

    然后,在某一瞬,它们岑寂了片刻。

    一个人影从山林深处走来,不急不缓,仿佛只是平静地走向一个终点。

    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虫鸣鸟叫的寂静受到影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的,朱允炆在脑海中设想过无数次这样的画面。

    “是朱棣派你来的?”朱允炆看着越走越近的拿到人影。

    借着越过树影的斑驳朦胧的月光,朱允炆看清了他的模样,是个老人,面目清癯,却有类似仙风道骨一样的气质。

    朱允炆心中蓦地涌上悲切之情,又夹杂了几分如愿以偿的心态,他知道,自己今晚应该就能见到那种力量了,那种他梦寐以求的力量。

    老人点点头,忽地屈指一弹。

    朱允炆脖子上的玉佩忽地碎裂开来,滑进了他的衣服里。

    这是他小时候爷爷送给他的玉佩,寻仙问道多年的他此刻看到这个结果,不由一惊,瞬间猜到自己现在都没有被朱棣找到的原因。

    “就是因为这个玉佩,所以你们才没有找到我的,是吧?”朱允炆问道。

    老人点点头,他知道,修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则历代那些帝王早就成功了。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朱允炆还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他并不担心朱允炆有从他手上逃脱的可能,不介意和曾经的天子说说话。

    “你们为什么要替朱棣卖命?他和我一样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朱允炆看出了老人并不介意和自己攀谈。

    “你不懂。”老人没有回答他,摇摇头。

    “你能饶我一命吗?”朱允炆的声音忽地颤抖起来。

    他原以为自己早就料想到了这一天,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直到此刻,死亡如同一个已经倒转过来的沙漏一样清晰可见,他才意识到,他有多怕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愈发地冷静起来,回想起了当日应天府内的情形。

    他一直告诉自己,苟且偷生是为了复仇,是为了让朱棣一直心惊胆战,如鲠在喉。但他现在不想再欺骗自己了,他不过是害怕罢了。

    因为害怕,怕皇后泄露自己的行踪,怕她拖累自己,在她提出自焚的时候,他没有阻止。

    因为害怕,怕救太子的片刻时间害死了自己,所以,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梁柱压到,他没有施救。

    因为害怕,怕年幼的孩子吵闹,所以,把自己的幼子留在了皇宫之中。

    阴冷湿寒的山风从云海从山林中袭来,他的身体突然和心一样变得冰冷。

    “你知道答案的。”老人悲悯地看着他。

    是的,朱允炆知道答案。

    在当初,他下达“误伤我叔”的命令的时候他就知道,只不过那时候他胸有成竹,天时地利人和,他什么都不缺。

    朱允炆并非不知道因为这个命令,手下的人就没有哪个敢主动杀了朱棣,因为对于这样的政治游戏来说,总得有人背锅,朱允炆不想背负,手下的人自然更不想背负,因为对与朱允炆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污名,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以命抵命多半是逃不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