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是一个人的修行
繁体版

第十五 匿名 蝴蝶 信你

    林逸走了,也带走了原本的故事。

    年级里只流传着“66班林逸生病居家复习”的版本,对林逸来说已经是给他留足了体面。

    几天前我坐在廖老师办公室打开论坛匿名发帖时就是这么想的。

    年级里对之前的事情只解释为一场“风波”,有人想恶搞林逸,才发动网络舆论和谣言攻击他。

    可是谣言就像蝴蝶效应,蝴蝶扇动的一阵风在海岸这头起,海岸那头便会发生一场海啸。

    它带来的灾难像从湖心荡开的波纹,初始处已风平浪静,延伸处烽烟四起,风声鹤唳。

    有好事之人把我和林逸走廊谈话的照片po到网上。

    “据悉,和林逸交谈的同学叫袁茵,是林逸的同班同学。二人曾共同参加国家高中生生物竞赛,课后也经常讨论生物问题……”

    “早在林逸被人肉之前,二人关系已十分亲密,下面附上学习和二人同处办公室的截图……”

    “在林逸同学被论坛引爆话题的关键时期,仍不避免和袁茵近距离接触,照片的10点15分,林逸同学就告别袁茵同学下楼回家了……”

    ……

    瞧把你能的。

    真当自己大侦探呢,推理怪?

    ……

    评论区更是人才辈出。

    张鑫没有心:又是她,能不能别在这刷存在感了。

    6眼泪了:我感觉是袁茵主动勾搭林逸的,同意的请点赞。

    lenmolenmo:无聊至极!你们把好好的学习论坛污染成什么样了,我要举报到学生处。

    ……

    300楼,不算多。

    应该大都是走读生和低年级学生。

    我抹了脑门一把不存在的汗,在上课的最后一分钟前挤进教室。

    帖子确实没有引发大的关注,大部分人的信息还更新在“林逸回家复习”这一条上。

    然而第二天,关于“袁茵高三怪物实录”的帖子就刷爆了论坛。

    我仔细看完了帖子,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我的丑照和不礼貌事件的集合吧。

    十多桩不礼貌事件中,大概只有局外人不明白我在和当事人开玩笑的吧。

    我挠挠头,事情真是糟透了。

    感觉又要回到刚分班的状态了。

    厚发遮住脸,不让所有人看到我。

    沉默寡言,我是班上最不善交际的孩子。

    无论如何,虚空伪造的话我不会信一个字,跟风异样看我的人我不会多在乎一秒。

    真正让我惧怕的,是开篇“怪物”这两个字。

    我最讨厌被人说怪物了。

    我不是怪物。

    何宥已经拜托隔壁班懂点计算机的人去查了,他说会调查出匿名发帖的人是谁,还我一个公道。

    我说了谢谢,声音有点虚,有点嘶哑。

    我并不需要一个公道。

    有时候你找出事件的始作俑者,结果发现ta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单纯一时兴起看你不过的人罢了。

    这种公道没有治疗伤痛的本事,反而揭开了一直以来人们心头的猜想:

    袁茵是怪物吗?

    好像确实是这样。

    难怪一直觉得哪不对劲,这么一想全明白了。

    这种点醒式的引导,会让公众一下聚合起来,受害者成了众矢之的,加害者成了阐释真义的佛。

    还好,论坛这几天被教师层密切监视着,帖子立马被删,匿名者找不出来,事情不了了之。

    又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自由活动,除了离校哪都可以去。

    我从廖老师那拿了手机,一路走到操场,却再也走不动了。

    四处无人,天是辽阔的蓝,红塑跑道和绿草皮延伸包围着我,我却找不到一点熟悉。

    不仅是这,这校园的每一角落,都不曾属于我。

    我在单杠下坐下,背靠冰冷的黄色铁杆,打开手机。

    手机QQ里安静地躺着一条会话。

    何冰冰戳了戳你

    唉,这是得知流言,来兴师问罪了吗。

    都毁灭吧。

    imy:?

    何冰冰几乎秒回。

    何冰冰:你还好吧。

    imy:嗯。

    imy:你看到了。

    何冰冰:嗯。

    界面沉默了一会儿。

    我没什么想解释的,流言会使我的肺腑之言变得苍白。

    更何况,何冰冰只是我的一个网友,偶尔遇见,总是错过,仅此而已。

    我打着“互删吧”,还没发过去,何冰冰的消息快我一步。

    何冰冰:他们说的你不要去听,好好复习。

    何冰冰:我相信你

    我把“互删吧”一个字一个字地删去。

    眼下一酸,突然有点想哭。

    我相信你,正如我比流言蜚语更早认识你。

    imy: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