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繁体版

第57章 天地为师

    修炼长生诀并不在这一时半刻的工夫,丁春秋将小册子收了起来,又打量起广成子的肉身。

    沉思片刻,丁春秋突然挥手,一个个玄奥的符文出现在这处空间。

    顿时,虚空洞开一个缺口,将广成子的肉身吸了进去。

    这是他通过黑洞元神创造出的储物空间,需要相应的波动刻印才能打开。

    不过,这处空间目前只能存放死物,相当于一个保质效果极好的冰箱。

    做完这一切后,丁春秋再次回头看起战神殿的浮雕来。

    在看过了长生诀之后,丁春秋对于浮雕有了新的领悟。

    毕竟,长生诀本就是广成子参悟战神图录中蕴含的道理,与自己的道相互印证的结果。

    战神图录过于高深,但长生诀却用简单的七幅人体图画,就阐释了战神图录中蕴含的道理。

    这四十九幅浮雕,讲述的是武学至理,这些武学至理,可以运用在任何武功招式之上,无论是刀剑还是拳脚都可以。

    其中,第二幅图上,战神盘膝打坐,周身浮现阴阳二气,便是战神图录二——天地太极。

    这一式,可以利用宇宙间的各种能量迅速恢复元气。

    简单来说,使用者可以吸收天地间的万物精华,化为自身的功力,天地与人体的力量相结合,达到阴阳互易、循环不息,功力无尽的境界。

    这已经不是武学的范畴了,而是道的领域。

    对于丁春秋来说,这些浮雕也有借鉴意义。

    战神图录所讲的,并不是人体之力,而是一种代表了近乎天地宇宙的力量,无始无终,浑然无间,又庞大无匹,非任何人力可以抗衡。

    而这种天地之力,借由四十九式战神图录,便可以让人体展现出来。

    从战神图录中演化出来的长生诀,自然也是天地之力。

    不过,长生诀所讲的是更近乎自然之道。

    这与广成子时期的修炼环境有关,当时的修炼资源极其丰富,并不需要与人斗法。

    因此,那个时代的人族,增长境界都是靠的悟道。

    道在哪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根据聋哑门的密探来报,庞斑出山之时,大明江湖风起云涌。

    其中,怒蛟帮被推举为大明江湖的代表,与庞斑的魔师宫分庭抗礼。

    这都是因为一个人——浪翻云。

    怒蛟帮的首任帮主【矛圣】上官飞曾经协助大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然而后来朱元璋杀害了上官飞的战友,两人就此决裂。

    上官飞回到洞庭湖创立怒蛟帮,浪翻云与结义兄弟【鬼索】凌战天投靠上官飞,怒蛟帮遂成为洞庭一带第一势力。

    浪费翻云十八岁时,受慈航静斋所托击败大明江湖黑榜高手红玄佛,从而晋身黑榜。

    后来,他邂逅才女纪惜惜,两私奔逃回洞庭湖并成婚。

    多年后,纪惜惜染上怪病而死,这却让浪翻云勘破了生死之秘——唯能极于情,方能极于剑。

    浪翻云在对纪惜惜的思念中,因情用剑,仗剑入道,从而使覆雨剑法臻至陆地神仙之境。

    后来老帮主上官飞去世,他的儿子上官鹰继位帮主。

    上官鹰培植自己的势力,排斥第一代班底,怒蛟帮呈现分裂危机。

    趁此机会,大明江湖的两大黑帮——尊信门、乾罗山城来犯。

    浪翻云打退了【毒手】乾罗、【左手刀】封寒、【盗霸】赤尊信,跃居黑榜之首。

    这件事,赤尊信本人是非常清楚的。

    后来,怒蛟帮遭到十恶庄和逍遥门的追杀,浪翻云又击杀【十恶庄主】谈应手、剑败【逍遥门主】莫意闲。

    恰逢庞斑逼迫大明江湖的黑道势力臣服于他,不臣服,便是死。

    大明黑道不服,于是,乾罗山庄之主——【毒手】乾罗找到浪翻云,代表大明黑道,推举已经成就陆地神仙的浪翻云对抗庞斑。

    两人冰释前嫌,一番美酒过后,乾罗突然发问:“自浪兄十八岁时连败当时黑道十多名不可一世高手,助怒蛟帮建下基业,名震一时,但却从没有人知道浪兄师门来历,就若浪兄是从石头里爆出来的神物,浪兄可否一解小弟心中疑团?”

    浪翻云淡淡道:“洞庭湖便是我师!”

    乾罗愕然,望向与他并排而立的浪翻云,后者投往江水的目光,射出深刻无尽的感情。

    见此,乾罗蓦地全身一震,长叹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说到最后一句时,音量转细,低回无限。

    浪翻云微笑道:“天下能明此理者,屈指可数,潮涨潮退,晨霜晚露,莫不隐含天地至理,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人为师,又怎及以天地为师?”

    乾罗霍霍地连退三步,一揖至地,正容道:“多谢浪兄指点,他日有成,必乃拜浪兄今日一席话之赐。”

    浪翻云的一席话,真可谓道尽武学真谛。

    以人为师,又怎及以天地为师?

    话说回来,这正是上古修士的悟道之法。

    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修士擅长自然之道,他们在耕作劳动中领悟世间的道理。

    采菊东篱,悠然见道。

    当然了,这种道,并不适合丁春秋。

    丁春秋的道并不是简单的吞噬之道,而是波动之道。

    吞噬只是表象和手段,波动,则是他对道之本质的领悟。

    何谓求道?

    不过是寻找道的本源。

    世间有万千种道,有剑道,有杀道,有魔道,有仙道,但无论哪一种,都距离道的本源相去甚远。

    谁敢保证,自己的道走到最后,能直达大道尽头?

    因此,丁春秋倒是不贪图把战神图录完全学会。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更何况,战神图录中有着更深层的秘密。

    这里面涉及的机关算计,丁春秋可不打算触碰。

    若是强练战神图录,无疑会落入别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这种好事,还是交给传鹰吧。

    丁春秋又参悟了一番战神图录,将四十九幅图画中的武学至理牢牢印在脑海,就转身离去了。

    待他消化了此番的收获,便可以着手突破陆地神仙第二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