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
繁体版

第15章 流体力学研究所

    东阳市,531流体力学研究所

    南帆想去的正是这个地方,他要拜访一位昔日的发小,也是研究流体的专家——明宇。

    当然是宿主的发小。

    由于完美继承了宿主的记忆,所以对此也是轻车熟路。

    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别说,还真有点远。

    ……

    一间约莫16平米的房间内,四四方方的封闭空间中,两面墙壁都摆满了书架,上面不是放上了厚厚的、令人生倦的专业书籍,就是整齐摆上了各类封面单一的学术专著。

    那为什么其他两面墙壁没能摆放书架?因为一面墙壁被人挖出了个窟窿开了窗,另一面墙壁则被人掘出了个口子开了门。

    窗子的旁边摆放着一张长方形办公桌,并严丝合缝地与开窗的墙壁靠在了一起,很似字母“T”。

    可能是因为两面墙壁不够摆放书籍,于是这张1.5米长的桌子便成了专业书刊的安放地,书桌的两侧,整整齐齐各码上了二十本期刊,边沿像是铅锤掉过线的砖墙一般。

    看得出它们的主人做事多么一丝不苟,或者说:他深得这个固化世界的精髓。

    期刊就这样静静躺了足有二十分钟…

    一只清瘦的手越过期刊围墙伸了出来,将一本写有《龙出没解密》期刊小心地叠放在了右边二十本期刊之上,之后,右手又逃离了门窗的视线,缩入了期刊围墙的阴影中。

    “咚咚”

    长在墙上的大门响起了敲击声,打破了这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宁静。

    “进来!”

    围墙背后响起了不太耐烦的声音。

    “咯吱”

    传来了大门转动的声响,进来了一个约莫40岁左右的秃顶男人。

    是流体室的汪主任。

    “小明,好消息,省里有个项目要开评审会,特别邀请你去做专家评委。”

    汪主任说着亮出了红通通的邀请函。

    “不去,我要专心搞科研,这些无聊的事务性工作,你让别人去吧。”

    围墙后面的人依然没有露脸。

    王主任见状有些急了:“你就别书呆子气了,现在可是市场经济,研究所也是自负盈亏,经济指标很重要,省里点名要你去,是对我们所的重视,还不趁此机会多拉拉关系,以后申报省里重点项目,有用!”

    “经济指标是你们的事情,与我何干?不去!”

    围墙里面的人很是倔强。

    “你总得上上心吧,所里经济指标完不成,拿什么给你发奖金?”

    王主任憋红了脸,光亮的额头剧烈摇晃着。

    “事业单位工资反正由国家发,我不稀罕那些忽悠得来的臭钱!”

    看得出围墙里面的人书呆子气很浓。

    “你…”

    汪主任气得脸红脖子粗。

    “赶紧出去!耽误了我1分钟了。”

    汪主任摇摇头,放下邀请函:“邀请函我放这里了。这既是省里的邀请,也是室里的命令,你好好再考虑考虑吧。”

    说罢转身走了,临走前嘴里不禁嘟囔了一句:这些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还真没办法。

    ……

    过了半小时……

    “砰”,又一声不请自来的声音,长在墙上的门不打招呼便被推开了,闪进来了一个满是青春活力的身影。

    这次是南帆来了。

    只见他右手高举着手机,扯着嗓子旁若无人地对着书桌上的期刊围墙大声喊道:

    “明宇,明宇,重大消息,重大消息,我们……我们老家,老家,发现了……活的蛟龙,千真万确!”

    南帆一边高举着手机,一边吐着粗气,显然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赶来的。

    但是一进屋门,南帆顿时感到万箭穿心,眼睛都睁不开。

    这房间里的直线也太强烈了吧。

    又是一个被这个世界束缚得死死的可怜人。

    ……

    听到南帆划破宁静的嘈杂声,期刊围墙里面先是长出了一头齐刷刷向前趴着的乌黑头发,紧接着,一张戴着厚框眼镜、布满严肃的面孔出现在了南帆的视野中。

    他显然对南帆的突然闯入很是不满,于是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南帆的问题,而是摆正了坐姿,并且神情端庄、一脸克制地质问了起来:

    “南帆,这是流体力学研究所,国家正规科研机构,你是怎么进来的?”

    南帆于是收回了一柱擎天的胳膊,努力睁开了眼睛,过了好久才适应这个标准的固体世界。

    一脸不好意思但又急切地说道:“哦,对不起,情况紧急,忘了提前跟你说了,我是随着别人进来的。”

    “唉,这些人就是这么粗枝大叶,要是实验室丢了东西可怎么搞科研?这汪主任,严重失职!”

    明宇一听重重叹了口气,以一种领导的口吻自顾自地训斥着。

    “瞧你这么负责任,真应该提拔你做科长。”南帆看了明宇这副领导派头,既爱又恨。

    “行了行了,你小子就没个正经,说正事,今天找我又是为了你的龙?”

    明宇理了理身子,再次端坐在桌前,同时右手不由自主地扶了扶眼前的厚框眼镜。

    “什么是我的龙?龙明明就存在世间嘛。喏,这是在我们家乡旅游的驴友刚刚拍到的蛟龙照片,你看看,相信了吧。”

    南帆很是热乎得凑了过来,并将手机递向了明宇。手机上正是驴友拍到的照片。

    明宇再次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伸出手接过了南帆杵过来的手机,淡定地细细勘察起了这张照片。

    “哪儿来的龙?”明宇将南帆杵过来的手用力一推,一脸鄙夷地说道。

    “龙不就在这吗?你看,这里有一道直通天际的水柱,其中有一道黑黑的身影……”

    说着说着,南帆猛然意识到龙只有他们三人能感受得到,跟明宇这种“体制外的人”讲无疑对牛弹琴,于是悻悻放下了手机,但还是不死心地说道:

    “明宇,我眼前的景象又在现实中出现了,我亲眼看到一条蛟龙:灰黑色的身子,满身的鳞片……”

    “打住,打住,我们搞科研的,凡事要严谨有事实依据。首先这张照片只看到水花,没有你说的什么直通天际的水柱,更没有所谓的黑龙,其次,你臆想的东西能作为事实依据吗?荒唐!”

    被这么一质问,南帆不好意思了起来:“我最近买了一本书,上面清晰记载了很多龙存在的证据,比如这个,1995年,在辽宁阜新查海,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石堆巨龙,长达19.7米……”

    南帆边说边掏出了自己“重金”购买的《上古龙文》一书,翻了开来并指给了明宇看。

    明宇瞅了一下又是蛮横一推:

    石龙不能作为龙是生物的证据!

    这么强有力的证据都被否定了,南帆彻底被这个“迂腐”的专家给弄泄气了,于是不知所措的神情充斥着满脸。

    明宇瞅见了这个昔日发小难堪的神情,知道自己“太不近人情了”,于是一贯如常地开始上课:

    “南帆,龙是不是一种生物不是你我说了算,得在科学上有根有据。别说石龙,所谓的活生生真龙的案例也发现了不少,但为什么不能认定是真龙存在的证据呢?”

    “为什么?”南帆急切地问道。

    “因为不能复现,就比方说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拉斯·卡布雷宣称他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粒子,但之后重复之前试验时却没再观测得到,所以并不能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所谓的科学,是必须经得起重复性检验的。”

    南帆听得一脸茫然。

    明宇见南帆这个德行,知道说太“科学”的东西触及不到他的灵魂,于是还是接地气地罗列了证据:

    “比方说,有人在天空拍到了龙影,但就一定能认定龙真实存在吗?当然不能,因为一是没有搞清龙影的细节数据,比如它长多少、直径多少、重量多少?它没有翅膀为什么会飞?它是哺乳动物还是爬行动物?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不能认定它是龙,甚至生物都不能认定。二来呢,它只出现过一次,就再也没有被拍到过,经不起重复性检验就更不能认定是龙。”

    明宇一边滔滔不绝地解释着,一边将放置在右边期刊最上面的《龙出没解密》翻开,指着上面一张模糊的照片。

    如此硬核的科研思维,南帆左耳进右耳出,只当它是对的,眼神茫然地跟着明宇的手指头上下窜动着。

    原来地球人都是这么搞科学研究的,两个字:较真,四个字:钻牛角尖,七个字:打破砂锅问到底。

    也难怪,地球上的世界是有形的固体世界,不把形状、硬度弄清楚,没人觉得它是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