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
繁体版

第11章 固化的世界

    南帆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顿风卷残云、狼吞虎咽,便将房东太太送的莲藕炖肉汤消灭得精精光光,连一片藕、一丝肉、一滴汤都没有剩下。

    宿主身体显然是饿极了,也馋极了。

    真香,真粉,宿主身体嘴中的味蕾反复回味着肉、汤和藕的味道,真是美妙!

    看来地球上的人对肉很依赖啊。

    也不奇怪,自地球上有生命开始,就分成了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两大类,对肉味的敏感可谓是天性。

    作为地球上智能生物——人类,自然也不落窠臼,继承着食肉动物对肉的渴望。

    ……

    吃饱喝足之后,身上传来了一阵燥热和一阵汗臭味,原来刚才吃得太香太急,汗水一声招呼不打,便纷纷从毛孔中流淌而出,而自己当时只顾着享受美味竟全然没有知觉,等到这会便觉得浑身难受异常。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宿主身体和主宰身体的精神一同感知到了。

    难得有默契感了。

    南帆双眼立马瞅向了浴室里的大号浴缸,一种想在大海中游弋的感觉重重向自己袭来。

    说起这浴缸,南帆既爱又恨,当初也正是因为见了这大号浴缸,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了在大海中畅游的场景,于是便不顾租金昂贵,硬是将这间出租屋租了下来。

    刚开始无所顾忌,天天在这个大号浴缸里尽情享受,时间一长方知油盐柴米贵,于是也忍着节省了起来,掐指一算,也有三天没洗澡了。

    本来今天还要继续忍着不能泡澡的痛楚,想不到房东太太送来这么一份大礼,那还用说,赶紧泡呗。

    说干就干,南帆放满了整整一缸水,下定决心今天要在浴缸里泡个痛快。

    等到身体全部没入水中之后,南帆心里升起了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他一边泡着一边用手轻轻划着水波,只见原本看似完整的一片水域被切割成了一条条,从手指缝间缓缓流淌,留下了一阵阵万般舒爽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是遥远,却又似曾相识。

    南帆不禁闭上了眼睛,任由思绪飘荡在了自己无边无尽的脑海中。

    渐渐的,他仿佛觉得自己不再是生活在陆地表面的人类,而是拖着一条长长的柔软身躯的鱼类,在广袤的海洋中蜿蜒、缓缓游动着。

    这条身躯是如此柔软,可以随意变换外形而无需费任何力气,或者说它本身就没有固定外形,因为身躯的每个部分,哪怕极其细小,也如徜徉在水中的水泡一样不停地变换着外形。

    另外,这条身躯是如此之长,一眼竟望不到尽头。

    当然最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这广袤的海洋竟看不到别人,也就是说:如此无边无际的海洋,全部属于他一个人。

    南帆显然深深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划动着双手,自己动了,细长不见尽头的身躯也随之向前移动了些许。

    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内心渴望。

    于是他再次用力划动了双手,想再移动得更快些、走得更远些、自由的感觉更浓些。

    却不曾想,一阵剧痛由双手十指传来,随之耳边传来了“砰”的一声,双手貌似撞到了什么东西。

    南帆睁开了双眼,眼前的广袤无垠的大海不见了,只看到面前2m处矗立着一面刀切一般的直线封闭形成的方形墙壁,将自己的视线死死阻隔在了这个狭小的浴室中。并且放眼望去,沐浴露和洗发水、帆船状拖鞋等有形之物,跟他一起挤在了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南帆再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刚才恣意划动双手之时,双手碰到了浴缸壁上,被冰凉坚硬的浴缸壁牢牢挡住了。

    南帆揉了揉疼痛的双手,再四处扫视了周围,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无奈:浴缸再大号,也是有形有边界的,自己生在这个有边界的世界里,就得小心谨慎、战战兢兢。

    要是刚才碰到的不是浴缸壁,而是板砖,怕不只是疼痛这么简单吧,很可能还会断臂骨折。

    这就说明:这个世界不止直线当道,而且有形有边界,并且坚硬无比,如果硬闯硬撞,便会头破血流。

    有形有边界,且坚硬无比,很显然这是典型的固体特征。而固体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答案很明了,空间有限。

    也正是因为空间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自始至终都秉承着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食物链原则,动物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必须不断进化成更强大更有力量,然后将弱小生物吃掉,以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即便独孤求败的强者遭遇不到对手,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恣意占据着空间,因为在它死去后,微生物也会齐上阵,将它的尸体分解掉,从而为其他的动物腾出空间。

    普通动物如此,作为地球上唯一智能生物的人类何尝不是如此。

    自古至今,人类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发动了15000场战争,即便战争的原因千差万别,但结局却出奇一致:取胜后无不是将对手大肆屠戮一番后,便将对手的生存土地占为己有,以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无不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战。

    找到这个关键点后,南帆急速翻阅着组织赠予的百科全书。

    哦不,是组织植入自己头脑的超级计算机,再凭借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智慧,将思路之门彻底打开:

    固体世界不仅影响着动物、人类的生存模式,更是深深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模式。

    第一次推动了人类科学步入正轨的重要事件是牛顿定律的提出,而牛顿定律研究的核心便是力的相互作用,这很显然是针对固体。

    毕竟液体软耷耷,你让它如何承受力量?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定律也提到: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直线运动状态。

    直线,不正是眼前固体世界中处处可见的线条形式吗?

    奥运会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正也是针对固体而提出的吗?因为按照牛顿第二定律,更快更强的话,动量越大,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也就越大。

    平时父母、师长也经常教育孩子要坚强,不要做扶不起的烂泥,可见对抗固体所需力量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即便这固体来自于内心。

    另外,对于固体的有形有边界,人类也是非常了解的。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也是对固体说的吗?

    因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而且不会像液体一样容易变形有流动性,所以只有掌握了固体所有的形状特性,对它的了解才算了如指掌,给出的决策才能做到唯一。

    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的进化后,对于固体的有形有边界,思维模式已经固化成形。

    举个栗子:

    当你向对方描述出一个有着清晰外形的对象,比方说,是长方形,还是圆形,还是梯形,相信对方脑子里立马就会浮现出这个东西的轮廓;

    然后你再进一步描述:长方形,长1m,宽0.5m;是圆形,直径2m;是梯形,短边长0.2m,长边长0.8m,高0.7m…...

    这样你就把这个对象的外形信息全部捕捉到了,如果再加上材料、质地、用途、卖家、市场价位啥的信息都说出来,相信对方听了以后,哦哦哦地说个不停,还会对你的做事细心、全面竖大拇指呢。

    假如对方是领导,那你的前程是不是就似锦啦?

    反之,假如你含糊其辞地说了一通:是一个电视机,然后没了。

    对方肯定不满意,肯定会问电视机尺寸多大?什么品牌?价位多少?什么接口?……

    你一概说不知道,或者嗯嗯啊啊答不上来,对方肯定会给你一个埋怨的眼神,顺便还会吐槽你做事粗糙。

    假如对方是领导,这第一印象可想而知了…

    这也正是固体世界刻录在人脑海中的最直观体现。

    ……

    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