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百万年
繁体版

044:制盐工业(下)

    人群沸腾了。

    在匠人们眼中,他们的小主人已经不能用睿智、远见来形容,这个与自己子侄年龄相仿的少年,已然成了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

    如果不是神,怎么会设计出那些怪异的设备?

    如果不是神,怎么能平地产生海量的盐卤?

    如果不是神,怎么会知道此地会有食盐的原料?

    几乎每个匠人都去舔了口乳白色的盐卤,啧啧称奇,满脸惊诧。

    “好了,干活吧。”林毅拍拍手,将众人从震惊中唤醒,含笑着提醒道。

    “用牛皮袋接卤水,然后放到这上面烤炙蒸发,得到粗盐后,再卸下来。”

    林毅指了指那三层设备最顶端的托盘,大声告知众人。

    每块扁平的金属托盘可盛六十斤左右的卤水,设备第二层水蒸气传导过来的热量可达到九十度以上,几乎是三十息的时间,便能蒸发掉卤水中的水分,得到约莫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二十斤上下的粗盐。

    百余台三层设备,一分钟便能得到三百多斤粗盐。

    一个时辰为林毅熟悉的计时单位,两小时。

    刨除添柴、加雪、铲除粗盐结晶的时间,林毅每小时能获得约莫两万多斤粗盐结晶。

    一天就算按照十小时工作时间来算,可获得二十多万斤粗盐。

    也就是说完成二百四十万斤粗盐的任务,林毅只需要十余天便能完成。

    “果然,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每天二十多万斤的粗盐,换算成华夏国的计量单位便是一百来吨。

    制作出来倒并非什么难事,可运输囤放成了问题。

    他可用的人手不过八十来个匠人,既要看管三层设备,又要接卤水,着实有些手忙脚乱。

    “唉,缺少人手,这还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瞧着正趴窝的二百来头雪狼,大胆的想法升上心头。

    “那个加鲁鲁,忙不?”

    林毅露出和煦的笑容,格外殷勤地打着招呼。

    对于这位脑袋有问题,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给自己挖坑的先祖,头狼加鲁鲁立马警觉起来。

    “忙。”

    林毅被泼了头冷水,有些讪讪然,他咳嗽了声,不再在这问题上纠缠。

    “你瞧哦,大家伙都在忙。”

    “这吃饭呢,也没少了你们一口。”

    “经过一天的相处,大家都挺和谐的。”

    加鲁鲁瞥了眼林毅,抽抽鼻子,再度怼了一句。

    “你挺闲的。”

    咳咳咳。

    林毅可能是被自己唾液给呛到了,连连咳嗽。

    “你看,你跟你的手下,挺闲的……”

    话音未落,便被加鲁鲁给打断。

    “我们的任务是负责警戒,防止冰人对你不利。”

    潜意识告诉他,眼前这瞧着和善的先祖正在他们的主意。

    “这鬼地方,除了那几个被你们解决的吊尾鬼,哪有冰人啊。”林毅大手一挥,端的是大义凛然“你也瞧见了,我们现在人手严重不足,要不帮帮忙。”

    “不行。”

    “每顿粥里多加些肉干!”

    “没门。”

    “保证在凯琳面前多说你的好话。”

    “呃……唔。”

    “好好考虑下哦。”

    “……”

    在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沟通交涉,在林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循循善诱下,在食物伴侣的双重攻势下,头狼加鲁鲁勉为其难地妥协了。

    “粥里多加三成肉干;以后我跟凯琳的族群不再捕猎,由升龙谷负责供养;在凯琳面前多说我的好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历史性的会晤,升龙谷的统治者林毅与雪狼群首领加鲁鲁,终于达成了一致。

    但不知为何,总是觉得林毅的笑容,有些像偷吃到母鸡的黄鼠狼。

    “三百多雪狼啊负责升龙谷的警戒,在这冰天雪地的冻土雪原上,还有什么护卫比他们更有优势……而且还不要钱,只需提供一日三餐即可。”

    匠人们的工作暂时停歇下来。

    在林毅的授意下,他们制造出了一百驾雪橇板车,套在了鲁鲁分拨出来雪狼脖子上。

    相对于雪原,在没有积雪的冻土上,雪橇板车拉着有些吃力,不过好在距离并不远,而且每次拉动的粗盐结晶也就在五六十斤左右。

    加鲁鲁开始有些怨言,但发现午餐时肉粥中的肉干比昨日多出足足五成后,便选择了闭嘴。

    “反正也是闲着,让麾下雪狼们多吃点肉也是好事。”

    头狼加鲁鲁心中暗道。

    林毅的决策是正确的。

    暮色降临时,堆积成山的粗盐结晶,便是最好的证明。

    即便是浪费了两个多小时制作雪橇板车,但成果仍然远超出林毅的预计。

    “这堆小山般的粗盐结晶,怕是得有一百五十余吨,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明天应该能产出二百吨。”

    夜色降临,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匠人们三五成群,边喝着肉粥,边毫不避讳地同雪狼们混坐在一起。

    经过整日的合作劳动,匠人们对雪狼、冰人的成见开始动摇消失,但他们奇怪的发现,林毅满脸凝重地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粗盐陷入沉思。

    所有人中,李俊是最先跟随林毅的,关系也最为亲近,可在小声叫唤少年数次后,发觉后者似乎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压根不搭理他。

    “盐在二十多度时仍溶于水,而其他杂质则会沉淀。”

    “那只要在煮盐卤时,到达二十多度时,快速去去除掉杂质,那剩下液体结晶继续煮,便会得到精盐。”

    “或许,可以做一批土制温度计。”

    次日,当匠人们再度开工时,发现托盘中多了个密封水晶细管,做工极为粗糙,显然是出自动手能力并不怎么强的林毅之手。

    “各位。”顶着黑眼圈的少年显然熬了一宿没睡“当长管中的水,到达水晶细管的刻度线时,就立即铲除盐卤中的沉淀物,其他工序与昨天保持一致。”

    萎靡不振的林毅再复述了三遍后,打着哈欠折回临时屋舍中睡觉去了。

    熬了一宿,总算是做出百余个土制气温计,也算是难为自己了。

    至于原理,倒也简单。

    将一桶到达百度的沸水与三桶未结冰的冰水搀在一起,便得到了二十五度上下的温水。

    将灌上五分之一冷水的密封水晶细管插入其中,水晶细管中的水平面所在位置,便是代表着二十余度的刻度。

    再标注好印记,土制的温度计也便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