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神手
繁体版

第七章 见识他心通 踏上新征途

    (题记:修行的大成就者皆有五眼六通。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六通具足,能懂最上乘心法,无所不知,如旭日当空。心一要借马通的天眼一用,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嗡嘛里嗡嘛里吽!”

    心一双手合十,朝我念动咒语,我顿时全身酥酥麻麻,眉心处接收到心一传来的能量,伴有一种针刺的灼热感。这股能量与我体内的真气在眉心汇合,就像两路历经千辛万苦的大军终于会师,让我产生一种胜利的喜悦感。

    它自中宫向下进入膻中,停留片刻后,再深深地沉入会阴,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弹动起来,这是能量在体内产生巨大生物电造成的一种物理反应。看尽身体内的前景风光后,这股能量开始逆流而上,经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再次回到两眉间的天心处。

    我闭上双眼,所谓左眼日右眼月,左右日月与天心处的能量三光合聚,红灯高照,升起一轮青天红日,放出万道金光,这股能量借着金光,照在心一身上,重新回到他的体内。

    我缓缓睁开双眼,看到心一露出难得的微笑,这微笑让人如沐春风,心情平静。我问道:“借好天眼了?”

    心一道:“嗯,借到了。”

    我好奇地问:“怎么借的,我怎么感觉什么都没借给你?”

    心一道:“说是借,实际不是真正的借,而是一种信息的提取。我之前提到过佛法中的‘五眼’,现在说说‘六通’。六通者,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我刚才所使用的,其实是六通中的他心通。所谓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

    我问道:“什么是悟与悟者,心得相同?”

    心一解释道:“通俗点说,就是打开他人的身心,从他人的身心信息库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未来因缘具足,你如果能深入佛教经藏,领悟一心三藏的最终了义法,明白众生皆共有同一个心源,那就很容易他心通了。具有他心通的能力,等于是拥有一把连通众生心源的钥匙,不需借助眼睛,也不必使用耳朵,就可以直接接收来自他人的身心信息。”

    我思忖了片刻,道:“是不是像我们学的信息技术通信原理,使用电磁和无线波来传递信息?”

    心一笑道:“你这小子的专业课没白学啊!是这个道理,我们老祖宗研究的山医命相卜,统称五术,都源于易经。易经的研究对象涵盖宇宙的万事万物,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对立,转化与统一,比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佛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宇宙的万事万物,研究内容包括人的生老病死,物的成住坏空。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释家,归根结底都是在剖析万物本源与演化规律。这些学问我把它统称为玄学。”

    “玄学?玄学不是一种迷信吗?”我问道。

    心一叹道:“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学习,人云亦云,盲目相信才是一种真正的迷信。为什么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轻视,甚至被诬蔑呢?这是近百年来被外来文化与所谓科学洗脑的结果。”

    说至此处,心一一脸愠气,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一位西方国家的总统曾经说过,‘人人生来平等’。可人真的生来平等吗?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就算不论出生的时间、地方、环境等外部因素,就光看人本身,高矮肥瘦美丑愚慧,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就注定不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拥护这种真理,承认这种真理,敢于直面这种血淋淋的生命真相,只有建立在这个真理基础上的研究对人生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我若有所思,没想到心一竟有如此深刻的社会认知,我对他竖起大拇指,叹服道:”真是高论!受教了!那么为什么这些学问被称为玄学呢?”

    心一不自主地抬起头,望向点点灯火的远方,背诵了一段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诵完,他解释道:“玄,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玄幻的玄,老子给这个字下了最全面最精妙的定义。它代表触摸不到的无形大道,它是天地形成之前的那个源头,它生出了宇宙万物,所以是万物的母亲。当它隐藏不见时,妙不可言,当它以物质的形式出现时,感叹它造物的精微。所以,玄是众妙之门,宇宙本源,玄之又玄,与此有关的一切学问,称为玄学。”

    听罢,我感叹道:“这是我听过对玄学最好的解释。不过,玄学过于神秘,人们还是相信科学。”

    心一道:“人们相信科学,是因为看到了它的有用,毕竟普通人往往认为,有用实用才是用。科学因为它的实用性与重复性,更容易普及和推广,所以有了广泛的民众基础。玄学则不同,它有无用之用,也有有用之用,但因为它的精密复杂和高度的抽象性,让人望而生畏,即便是有用实用的那一部分,也不像科学那样可以量化,这导致它很不容易下沉,这就注定它是一门精英的学问,只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着。对于普通人,它就像一位孤傲清高,蒙着面纱的女子,只可远观,不可亵渎。”

    “照你这么说,科学和玄学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我问道。

    心一用力地摆摆手,道:“非也,应该说科学和玄学是研究宇宙规律的两个方向。科学是玄学的初级阶段,科学的终点是玄学。玄学已站在山顶上,正等待现代科学从山底一步步向上爬。”

    “是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我疑惑地望着他问。

    “玄,通弦,在物理学里有一种弦理论。在这个体系中,科学家把物质拆解成分子,分子又拆成原子,原子又拆成质子和电子,就这样一直往下拆解,又拆解成光子,中微子,夸克。最后,他们发现,无法再往下拆解物质,物质的内部已没有可见的东西存在,只剩下一种力,这种力被定义为弦波动。他们所做的工作,实际就是在证明佛学所说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我点点头,虽然我对心一所讲的东西不太明白,也不太赞同,但我被他的学问深深地折服。

    我回过神来,不愿意听心一再扯远,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道:“有道理,难怪你被尊为心一大师。心一大师,既然我的天眼你已经借成功了,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看看那只老虎了?”

    “已经看过了。”心一神秘地笑道。

    “看过了,我怎么没看到你看?”一个巨大的句号在我心里打转。

    “我是看到你看到的。”心一答道。

    “看到我看到的?这又是啥意思?”我不解地道。

    “我通过他心通,提取了你看到的影像和记忆,然后在我的大脑中还原。原来你看到的是一只长着一对巨大翅膀的老虎。它的样子好乖,一点不像万兽之王,难道这是传说中的乖乖虎?”

    此时心一面带笑容,一副非常得意的样子。我继续问道:

    “乖乖虎?我怎么从来没听过这种动物?”

    “我那是开玩笑。目前,资料太少,我暂时还不能弄清楚它的真实身份,但我敢肯定,它是一只上古神兽。”心一道。

    “它会不会与金灵珠有关?”我提醒道。

    “很有可能,金灵珠的现世,意味着三界将发生非同小同的异变,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我需要找我师父去求证答案。“心一正色道。

    我向教室再次望去,像心一说的那样,它的确是一只乖乖虎,依然安静地趴着。此时,心一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马通,我要提醒你,如果你不想短命,就不要随意使用你的天眼,这会耗费你的真气。不过,只要你对所见所听所闻做到心不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见所闻所听心不动?就是别管闲事?”心一的提醒让我想起冶长师父的话,要我做一个无情之人,这大概是同一个意思。

    “你可以这么理解。所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那是你的心在动。只要你的心不动,就什么都不见不听不闻。”心一答道。

    “好的,但我的心就是一匹野马,不知道我能不能驯服它?”我想起小时候那次漏露天机的事,说实话我对管好自己没有多少信心。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修炼!只有让元神归位,识神退位,才能驯服自己!算了,你现在也不懂,我之后再告诉你吧。”心一回道。

    回到宿舍,心一的话久久在我脑中徘徊,他让我清楚地看见自己的浅薄。无意中得到的异能,教室中看见的老虎,百禽之语的可能重获,都意味着我将踏上不一样的人生旅途,未来是福是祸我无法预测,但在当下我很清楚,只有好好地继续修炼,才是我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