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五章,曹操用兵

    “公伟兄何必如此!”皇甫嵩饮了口茶水,唧吧了一下说:“曹孟德主兖州,经营不错,听说麾下集聚了不少良臣猛将。然而孟德在兖州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

    “孟德要在兖州持续发展和扩张,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学刘玄德快刀斩乱麻解决兖州周边的黄巾军波才部,其二是占据与兖州相邻的州郡。”皇甫嵩滔滔不绝地说:“波才部号称百万,又依托于大行山脉,清剿不易,我想孟德一时之间难以解决。”

    “再说与兖州相邻的州郡吧,有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其中青州为刘玄德所有,曹孟德不会考虑,冀州为袁绍所有,曹孟德也没有想法,而豫州向来为老袁家势力范围,所以徐州才是曹孟德的首选。”皇甫嵩笑了笑说:“曹孟德应该做梦都想拥有徐州,徐州有粮有精兵,还可以与兖州联为一体,增加战略纵深。可以说一旦拥有兖徐两州,进可攻退可守,亦能争雄天下。”

    “重点是徐州的陶谦已老,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手下又无良将良谋,其子嗣也不成器。曹孟德岂不会图谋徐州,就算没有机会和理由,也会创造和制造。”皇甫嵩最后总结道:“徐州太让有志天下者眼馋啊!”

    “义真兄说得在理,一旦曹孟德兴兵犯徐州,刘玄德不会坐视,于公于私肯定都会出兵。”朱儁也深以为然地说:“徐州陶谦又素与刘玄德交好,真是顺理成章呀!”

    “没错,除非陶谦像前冀州牧韩馥一样,让徐州于刘或曹,不然刘曹在徐州必定兵仞相见,难免要大打一场。”皇甫嵩想了想又说:“不,陶谦让不让徐州,刘曹迟早都会战于徐州。”

    “义真兄,你看好那个?”朱儁似笑非笑调侃着:“曹孟德昔年可救过你义真兄吧?”

    “刘曹都是天下有数的人杰,一时胜负并不能决定什么。”皇甫嵩默了默神说:“刘玄德这个人,我有些看不懂,我不知道他志在何方。曹孟德嘛,算我半个入室弟子,不论悟性心性都非常人可比,有成大业的潜质。”

    “义真兄不等于没说么!”朱儁翻了个白眼说:“当今天下诸侯,我个人看好袁刘曹三个,最终谁会胜出而雄霸天下还真不好说。”

    皇甫嵩和朱儁都没发现,自己两个说着说着,已经是离题万里了。都说了是破眼前之局,却讨论着天下大势和天下英雄去了。

    “是啊,世事无常,不到最后,谁又知道结果会如何?”皇甫嵩摆弄着茶杯说:“我等都是旁观者,甚至比这茶杯更不如,冷热盈亏都无法作主。公伟兄,你要做的是在这风雨飘摇中暗中保护好陛下,其他的,还是算了吧!”

    “义真兄,我今天可是问计而来,你如此敷衍,如此消极悲观,我心凉呀!”朱儁皱起浓眉说:“必要时,我需要你搭把手。”

    “我答应你,真需要我时,我有用时,定会不遗余力!”皇甫嵩苦笑着说:“公伟兄是不拉我下水誓不罢休啊!”

    “汉室不振,我等身为汉臣怎能置身事外。”朱儁义正词严地说:“那怕粉身碎骨,虽九死而无悔也!”

    ……

    长安城外西,二百余里处的鳌屋山,李榷接到了郭汜送来的大礼。

    “这是?”李榷看见三颗犹是血迹斑斑的首级,十分不解地问送来的人。

    “将军,这是与关隘外逆贼有勾结的乱臣贼子。”郭汜所派的使者将长安城内所发生的事讲述了一遍。

    “原来如此,怪不得马腾和韩遂敢兴兵犯长安。”李榷捏着下巴,对许多事有了通悟。

    李榷接到三颗首级,毫不犹豫地扔下了关隘,马腾和韩遂见长安城内内应已暴露,退兵之意更盛,将俘将李蒙当众斩杀后,遂全军撤退。

    “将军,追吗?”眼看马腾和韩遂撤兵,亲卫有点虚地问李榷。

    “算了,追之无益。”李榷看了眼断后的马超,不无欣赏地说:“英姿不凡,胆魄雄浑,马家小儿真不错,真不错!”

    在亲卫的不解中,在李榷的赞叹中,马腾和韩遂部从容退去,一场大战还未开始,就已经拉下帷幕。

    马腾和韩遂退兵后,李榷和郭汜在长安更加嚣张,反对的声音也几乎消失。这时贾诩又来信,劝李郭两人注意安抚百姓结纳贤豪。

    因为之前听贾诩之言,才使马腾和韩遂无功而返,故李郭两人也能听进贾诩之劝告,自此朝庭也渐有生意不提。

    ……

    兖州,州牧府,曹操召集众文武议事。

    “袁绍败于刘备,马腾和韩遂勤王无功而返,当今天下可谓是风云变幻也!”曹操待众人到齐后,开口道:“最让我忧虑的是刘备兵不仞血解决了青州最大的黄巾军问题,还获得了无数助力,迟早会威胁我兖州呀!”

    “明公,青州的事情我们无法干预,我们只能发展和壮大自身才是上策。”向来对刘备不感冒的戏忠当仁不让地首先说:“兖州太小,又处于狭缝之中,明公要图谋天下,必须要将兖州,豫州,徐州连成一片。”

    “明公,戏才高论,不过在图谋豫州和徐州之前,我们还要做刘备一样的事情,就是清剿兖州境内及周边的黄巾军。”身为曹操谋主的程昱在戏忠说完后,点着头说:“攘外必先安内,没有稳定的后方,一切都是空谈。”

    主兖州,必图徐州,这是曹操集团众人的共识,也一直在布局,不过收效甚微。对兖州境内及周边的黄巾军,也一直在用兵,同样效果不佳。

    “难啊!”曹操揉着胀痛的头颅,愁眉苦脸地说:“波才乃知兵之人,其部也多经战事,以大行山相托,破之不易也。妙才等人穷于奔波,却无以建功。”

    自掌控兖州后,曹操麾下的夏侯渊,夏侯惇,曹洪等一直在清剿兖州境内外的黄巾军。黄巾军以波才部为主,波才个人能力不错,领兵作战也算好,一直与曹军打得有声有色有来有往,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

    最让曹军郁闷的是,黄巾军神出鬼没,打不赢还往山林里钻。这是波才学张燕的游击战术,让曹操等用兵高手也束手无策。

    “明公,为了天下大计,不若用火攻之计如何?”程昱有点狠绝地说:“大火一烧,我就不信黄巾贼子不下山。”

    “火攻肯定有效!”曹操沉吟了一下说:“问题是我想吸收黄巾军这百万之众,不说别的,这其中数十万青壮就可以成为我日后争霸天下之基。”

    与历史稍有不同的是,曹操与青州无缘,无法组建历史中为自己征战天下的青州军。还好兖州境内外有波才部百余万众,可以说只要曹操操作得好,也能获得一支强军。

    现在让曹操纠结的是,想学刘备和平收编波才部,可是又做不到。曹操真拿波才部没办法吗?有的,不过一旦使用曹操认为的这些办法,兖州的黄巾军也差不多完了。

    “这!”程昱何尝不明白主公曹操的心事,不由迟疑起来,半响才说:“要不让伯达去游说下波才,晓之以厉害,我相信波才会知道如何选择的。”

    司马朗厉害之处在于,让人不知不觉之间信任他。曹操能顺利掌控兖州,就是司马朗游说了兖州各地的地方强豪。司马朗可谓功不可没,其重要性和厉害之处也就不用多说。

    “我也有所考虑,不过黄巾军不比地方世家,波才其人也狡诈如狐,伯达的安全是我一直下不了决心的原因。”曹操瞟了一眼司马朗说:“伯达,你以为呢?”

    “明公,我愿走上一趟。”司马朗知道推托不了,向曹操施了一礼,很干脆地应下了这个危险的差事。

    “好!”曹操黑脸上绽放着笑容,一拍案几下命令道:“仲康,你随伯达去,勿必保证伯达的安全。文则,你率五万兵马,我麾下众将皆由你节制,随时对波才部保持迫压的态势。志才,你为随军军师。”

    “喏!”随着众人恭声应诺,曹操正式对兖州黄巾军正式用兵。兵分两路,一路是以于禁为帅,戏忠为军师,汇合夏侯惇,夏侯渊,曹洪等将的五万兵马。一路是许褚保护下的司马朗一行人。

    ……

    兖州与徐州交界处有一座小城,名为任城,隶属于兖州,而早入主兖州的曹操从未掌控过这里。在曹操入主兖州之前,任城,以及任城周围百余里都被黄巾军波才占据。

    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任城及周边百余里范围有任何风吹草动,波才都能及时知晓。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所派遣的夏侯兄弟和曹洪等将都无功而返。

    还没等波才松口气,又闻曹操遣五万兵马来犯。波才连忙召聚大小渠帅议事。如臧霸,管亥,孙观等都到了。

    “诸位渠帅,前几次曹军来犯,都无功而返,不料曹操贼心不死,这次又遣五万兵马来犯。”波才待众人到齐后说:“这次不同以往,兵马众多来势汹汹呀!”

    波才以波才,臧霸,管亥,孙观四个渠帅为主,至于小渠帅数以千计。每个渠帅都有自己一支兵马,其中波才名下兵马最多,其次是臧霸和管亥,孙观次之。

    兵马最多的话语权就大,所以波才是老大。真要论起来,臧霸比波才更有潜力,管亥比波才更能打。孙观居第四倒合适。

    “不就五万兵马么!揍他,揍得他连妈都不认识!”身材魁梧的管亥大手一挥地叫嚣着:“我们可有数十万兵马,堆也要堆死曹军,大家说是吧!”

    管亥是青州北海人,三十岁左右,生得五大三粗,一副挂面胡须,真是可以吓死鬼。其武艺修为都不错,善使一口大刀,有练气成罡巅峰境界,只差临门一脚就可进入内气外放境界。

    管亥敢打敢冲,作战勇猛,深受黄巾军将士敬重。只是其人差几分谋略,不然就是大将之才。

    历史中管亥曾率兵围北海,要求孔融借粮,结果被关羽关二爷劈了。不过从能和关二爷战三十几个回合,也足见管亥之勇。

    现在管亥在兖州,率兵去青州围北海的可能性不大,而关羽一直在冀州四郡,也就是说管亥不会被关二爷砍死。当然,世事无绝对,天知道管亥以后会不会和关二爷遇上?遇上也不知是敌是友?

    管亥所言,符合他的秉性,也合符常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这才是冲将的习惯。再说曹军五万,黄巾军近五十万,不是堆也可以堆死么!

    “管帅稍安勿噪!”心有天地的臧霸笑了笑,抬手下按道:“管帅英勇可嘉,不过仗不是这么打的!大家都不会忘记当年天公将军领导下,席卷九州的黄巾义举,被皇甫嵩和朱儁贼子几个月镇压的惨痛教训吧?”

    当年张角没死之前,黄巾起义确实波及九州,太有一战定鼎的趋势。就是在初期,黄巾军也是节节胜利,声势滔天。

    然而随着皇甫嵩和朱儁两个名将认真发力,加上各地地方强豪出兵出力,在短短几个月,一年不到的时间内,黄巾军就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其中皇甫嵩和朱儁厉害是一方面,张角之死更是原因。让一场席卷全国的起义很快落下帷幕。虽然说因为刘备的干预,黄巾军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但是已经无法改天换地。

    臧霸,字宣高,年若二十七八,泰山郡华县人。生得威武,却又有几分儒气,少年时就有勇健之名。

    其父叫戒,是一小吏,因得罪上官,而含冤入狱。时臧霸纠结了一伙人,将其父从狱中救出,从此臧霸开始流亡。在机缘巧合下,机勇双全的臧霸混入徐州陶谦麾下任骑都尉。黄巾起义时,臧霸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

    臧霸招募了一支兵马,并没有镇压黄巾军,反而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

    本来按历史的走势,臧霸先是于建安二年领兵击败萧建,占领莒城。以致吕布发兵攻击臧霸,而后两人和解。在吕布战败后,臧霸与孙观,尹礼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琅邪国相。

    臧霸在曹操与袁绍,孙权等诸侯的战役里,都是战功赫赫,官至镇东将军。曹魏建立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领有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追谥为威侯。

    而如今臧霸和孙观及尹礼等人率部与波才部一起屯兵于任城,与曹军打得不亦乐乎。嗯,这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宣高说得有理,当年我们也是人多势众,还不是弄得躲藏于山中。”波才感叹地说:“面对五万曹军,我们绝不掉以轻心。”

    波才是黄巾军级别十分高的渠帅,与张梁和张宝平级。其人又智勇双全,在黄巾起义之初曾击败过朱儁。

    对于波才而言,长社一地是分水岭。历史中波才败朱儁,将其困于长社城中,皇甫嵩引兵相救,波才战败身死。

    现在是波才没死于长社,而是长社之战后分兵进入了兖州。在张宝身死,波才解救张梁无果后,一直在任城屯兵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