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章,英灵之殿(下)

    田丰要找的徐晃和龚龙两人,这时正在离渔阳城很远的地方。准确来说,正在对付一伙来路不明的拦路抢劫狂徒。

    渔阳和涿郡通商后,除了开始的时候一路上不太安全,动不动跳出山匪路霸什么。后来在两郡都有兵马出动下,这一路上基本上就没有不长眼的髳贼敢拦路抢劫。

    再说两郡商人通商尝到甜头后,两郡的这一路上就常常是络绎不绝的大小商队。刘备甚至在想,那怕自己不出兵保护商路,商人们也会冒险往来。在利益面前,商人是最有冒险精神的一类人。

    说来也巧,近来渔阳郡范围的治安日见好转,徐晃在练兵之余,就和龚龙一起巡视下商路安全情况。这可是主公刘备亲自推行的,也是确实让两郡人们都受益的商路。徐晃真的不敢掉以轻心。

    徐晃和龚龙两人率百余亲卫,一太早出了渔阳城,来到一个叫通县的地方。正好遇上了一支十几人组成的商队,是从涿郡至渔阳的,被一伙蒙面人围着。嗯,是徐晃最不想看见的拦路打劫。结果不应说,这伙约三十几个左右的蒙面强盗被徐晃和龚龙反包围了。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徐晃舞着宣花大斧,有点没有耐心地喝问面前一群蒙着面的家伙们。若不是刘备有交待,徐晃问都不会问,冲上去几斧头劈死了事。

    这伙蒙面人被徐晃率部包围,也是懵逼了。在一阵慌乱后,其中领头的家伙扯着破锣嗓子说:“别多管闲事,这里是广阳,可不是渔阳,也不是涿郡!”

    徐晃闻言,心中不由一沉,这蒙面人的话讯息量多点大。这通县属广阳郡,而渔阳与涿郡之间就隔着个广阳郡。看来这伙蒙面强人是知道徐晃的来路。其语气中还有点有持无恐。

    “哈哈!真是可笑的强盗逻辑!做贼还这么嚣张?”徐晃并没愣神多久,怒极反笑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别说是广阳,就是在洛阳,我徐晃又何惧之有?要不束手就擒,要不尝我斧头之利!”

    “徐晃,认相就让我们离去,不然你会后悔的!”为首的蒙面人色厉内荏地咆哮着:“就是你主子刘备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不信你试试!”

    徐晃与龚景对视一眼,点点头,两人皆厉声喝道:“杀!”两人话音刚落,其百余亲卫皆高呼一声,扬刀持枪就冲了上去。徐晃扬斧,龚龙持枪,也催马冲了上去,准备把这伙蒙面人就地击杀。

    “扑通!”一声,为首蒙面人率先扔掉了兵仞,快速地跪地求饶:“徐将军,斧下留情!我们只为劫财可没伤人性命,罪不致死吧?”

    “哼!你们是什么人,以为我不知道!”徐晃勒马,大斧一顿,所有人停止了攻势。而所有蒙面人都扔了兵仞,统统伏于一地。

    “徐将军怎么会知道?”为首的蒙面人左看右看,也没发现自己一伙人有什么破绽?

    “身为官身,却甘心做贼,不知羞也不羞?”徐晃冷笑一声说:“全抓起来押回军营,等广阳郡郡太守来赎人。真以为关系通天就欲所欲为?我倒要看看你们大人如何解释,又如何面对天下万民?”

    “哦!”为首的蒙面人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以致所有蒙面人都低头不语。若无一块遮羞布,该都面红耳赤愧不敢当吧?

    当徐晃部把所有蒙面人捆绑之后,十几个商人才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明显认识徐晃的商人抱拳道:“多谢徐将军援手之德,我等不甚感谢!”

    “你姓张吧?不必客气,此乃我份内之事。没损失财务或没人受伤吧?”徐晃觉得有点面善,最少在涿郡见过这人。

    “正是正是,我乃三将军的族人。”张姓商人与有荣焉一样说:“就是受了一场虚惊,还好还好。有徐将军和二将军保驾护航,实乃渔阳和涿郡万民之福。”

    徐晃摇了摇手说:“小事耳,不足挂齿!不过到时有劳诸位过来作个见证,才好处置这伙贼子。”

    “这个自然,我等随传随到。”张姓商人留下地址,再三感谢之后又匆匆而去,去做他们的生意去了。

    至于这群劫匪到底什么来路,他们可不管,他们相信徐晃,相信刘备,会给他们一个合理而公正的处理结果。

    “徐将军,这些商人真让人佩服!”在这队商人启程后,龚龙不无感慨地对徐晃说:“才惊魂甫定,就急着赶路。尤其将军让他们作证,他们也不见惧怕和犹豫!”

    “这是主公之功呀!在涿郡来讲,别说作证,就是真有冤屈,告官也是理所当然!再说不是还有翼德的面子么!”徐晃笑道:“走吧!”

    在这时期的大汉天下来讲,都是民不与官斗,别说告官,一般是敢怒也不敢言。也只有在涿郡,刘备一主政就是广开言路,伸冤除恶。只要查有实据,不管是谁,按律处置。

    经过长时间的印证,无数颗人头佐证,涿郡的人们已经习惯成自然。有理走遍涿郡,无理是谁都不行。如今的话,马上要加上渔阳郡。

    “嗯!”龚龙点了点头,指挥亲卫押着这伙蒙面人往渔阳赶。一路上这伙蒙面人倒老实,嗯,都被识破了身份,还被捆绑着,想不老实也难。就算是这样,因为这三十几个蒙面人没有马匹,徐晃和龚龙也在傍晚时分才赶回渔阳郡城。

    “将军,将军,田大人上午就急召!”守在郡城门口的徐晃亲卫,见到徐晃就大呼小叫:“将军和龚将军快去吧,田大人该急坏了。”

    “将一干人等关押于军营,严加看管,随时不得离人。没我命令,任何人不得释放他们!”徐晃可知道这伙人是烫手山芋,处理处置都还得刘备出面才行。不过在刘备接手之前,自己手上可不能出半点差池。

    “诺!”一众亲卫押着这伙蒙面人簇拥向军营而去。徐晃和龚龙两则向郡府飞驰而去。当徐晃和龚龙两人走进郡府,田丰和荀彧两师生还在政务厅里忙得天昏地暗。

    “元皓先生,文若!”徐晃本想叫郡丞大人和特助大人来着,可是看到他们这么忙,似乎是在刘备初主涿郡之时,一伙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徐晃才有点动情地唤出表字。

    “公明和子雨来啦!”田丰抬头看一眼,指着逍遥椅说:“先坐下喝杯茶,我们马上好,然后用膳再谈。”

    “元皓先生怎么知道我们没用膳?”徐晃自个儿倒了杯茶,舒服地坐在逍遥椅上随意地问田丰。

    田丰头也没抬说:“因为你是徐晃徐公明呀!严于律己清正守方,又岂会因私废公。不用膳就会赶过来才正常。嗯,我还知道你们摊上大事了。说说吧!”

    徐晃倒是云淡风轻地饮着茶,一边的龚龙就不淡定了,不由惊讶地说:“元皓先生真乃神人也!”龚龙惊讶之余,把在通县发生的一切详细讲了一遍。徐晃也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

    “没错!这伙人就是广阳郡的郡兵。”田丰依旧一边忙碌着,一边说:“财帛动人心,连人都不做却做贼。当然也在我们预料之中,或者说我们断定迟早会发生这样的事。”

    田丰说到这,敲了敲荀彧前面的桌案说:“文若,你说说我为什么这样说!也好让公明和子雨心中有底。”

    田丰是想考考高足,徐晃和龚龙是听得一头雾水。既然你们都预料到了,为什么不提醒下,或者跟广阳郡的官方交涉下,不就没这事啦?两人不由有点急不可耐地想听荀彧如何说?

    荀彧从容不迫地收拾整理了下面前公文物件,才笑了笑说:“两郡通商乃长久之计,光凭两郡派兵保护商道只是暂时的。迟早要把中间的广阳郡也通商才行,再不济也要在广阳郡设个中转站。”

    “通县就不错!”荀彧也饮了口早凉的茶水接着说:“在当今天下行商和商人势微的情况下,官方接触不行,主动也不妥。也只好钩鱼之法了。这不,鱼儿上钩了。”

    “嗯!这下就由不得广阳郡官方答不答应了。搓扁捏圆由我们说了算,谁让他们连窝边草也不放过,还蒙着面准备吃尽抹净!”田丰杀气腾腾地接口说:“公明,得防他们弃车保帅!”

    “弃车保帅?”徐晃淡淡地说:“渔阳的军营可不是说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就凭广阳郡郡兵,别说劫人,进得了军营就算有种。”

    “元皓先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龚龙算是终于听明白,还真是摊上了大事。事关三郡官民两方,绝对是大事。嗯,还是听大佬们指挥行事才稳妥。

    “什么都别做,先晾几天。记得严加看管万无一失才成。等我们从涿郡回来再说。”田丰胸有成竹地说:“回楼桑参加英灵殿落成和英灵入殿仪式才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嗯!元皓先生急传我们过来就是因为这头等大事吧?”徐晃认真地点头,表示会严肃对待。徐晃是武将,是带兵的武将,对英灵殿更是在意和上心。

    “对!三天后就是仪式之日。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回去。先一起去用膳,边吃边说。”田丰一边说,一边起身。四人一起去用晚膳。

    在仪式前一天傍晚,田丰,徐晃,荀彧,国渊,龚龙五人终于马不停蹄赶回了楼桑村。

    ……

    英灵殿历时五个月终于告竣,其座落在楼桑村的后山山脚下,离北方学校不远,与一直以来的护卫队所在的驻扎军营也是毗邻而居。这里山清水秀,是安置英灵的极佳之所。

    楼桑村的后山可以说是刘备及其集团的命脉所在,也是刘备改变自身命运,乃至这个风雨飘零的国家和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希望所在。

    后山下的北方学校,是传播文明和孕育人才的摇篮。是根本是后续之力。后山下的军营,是人才和军队集聚之所。是开拓是进取的力量。后山下的英灵殿,是人才,是英雄的最终归宿,更是人心所向,凝聚人心的象征。

    英灵殿占地面积的十亩,就一个主体大殿,空旷而通透。全殿以黑白为主,以肃穆庄严为基调。殿边一片漆黑,殿内一片洁白。殿内有一排排从高到低的木梯,分左右中三组,是放置英雄骨灰盒及英雄灵牌的。

    在此之前是一个巨大的香炉鼎,三足而立,是让英灵们可以一年四季享受香火。殿内有一联,左书英灵千古,右书大汉长存,执笔者郑玄。殿外有一扁,上书英灵殿,执笔者蔡邕。整个英灵殿再无其他字迹。

    今天,即公元185年九月一日。一个桂花开始飘香的日子,也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更是英灵殿落成,英灵入殿仪式的日子。其仪式由当今大汉最懂汉法的大儒蔡邕主持,大儒郑玄和大儒卢植协之。

    刘备带着麾下所能及时来到的文武大佬们,从郡府取得千余英雄的骨灰盆一路走到楼桑对。一路上皆是肃穆跟随的涿郡人群。而英灵殿前早有数万刘备军的将士列队以待。

    汉武帝曾设凌烟阁,以表二十四将之功。也仅仅是二十四将,却没收录千万将士的英灵。刘备建英灵殿,可是收入所有征战而亡的将士之英灵。算开历史之先河,所有将士一视同仁。

    当兵入伍,说大点是为了保家卫国。说小点是为了吃一口饭。尤其乱世,可以说谁给一口饭吃,就为谁而战。甚至同室操戈,甚至滥杀无辜。历史中长达百年的三国混战很好地说明了这些。

    一场大战下来,尸骨遍野。一把火烧了,一把葬了,这还算好。暴尸荒野,狼叨鸦啄,这也正常。如果说魂归故里,供以香火,基本是奢望。刘备此举,大获人心!

    刘备带着麾下众人和涿郡万民,终于缓缓来到了英灵殿前。早早列队的数万人马齐声高呼:“魂兮归来,英灵就位!魂兮归来,英灵就位!魂兮归来,英灵就位!”

    三声惊天动地的高呼后,手捧英雄骨灰盒的千余将士依次鱼贯走进英灵殿,沉重而肃然地摆放于木梯之上。再躬身三次为礼,千余将士才列入数万人马之中。然后又是三声惊天动地高呼:“魂兮归来,英灵就位!”

    在余音中,严肃的蔡邕越众而出,站在英灵殿前,念了一篇又长又晦涩深奥的铭文。从守家卫国讲到安定和平,从浴血奋战说到人类解放事业。总而言之,英烈永存,英魂千古,大汉长存,民族长兴。

    “魂兮归来,英灵归位!”蔡邕念完,又把刘备引上前台。

    “英灵殿,是英雄们的灵魂之所,是英烈们最终归宿之处。”刘备指着英灵殿三个字说:“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我刘备仅仅能为他们做的。在此,我表示无比的谦意和敬意!”

    刘备说完,转身对英灵殿鞠躬行了三个礼。其身后的数万将士和涿郡万民,也都跟着行了三个礼。

    其过程是庄严而肃穆,宁静而恬然。一切都发自于内心,所有人的心灵都得到了洗涤和升华。这一刻涿郡军民万众一心!

    刘备施完礼,誓言般说:“我刘备保证,我必以振兴大汉为己任,我必以天下万民丰衣足食为目标而努力奋斗,乃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刘备挥舞着拳头说:“凡以此为目标而付出了生命的所有将士,将都入此英灵殿。望苍天为证,大地为凭!愿他们的英灵佑我大汉长存,民族长兴!”

    “轰隆隆!”三声雷声,在刘备刚落,在朗朗晴空之中,有如回应刘备誓言般响彻了天下。让在场数万人都以祟拜而敬服的目光注视着刘备。这就是天命所归之主也!

    “苍天有应,佑我大汉,英灵有灵,佑我民族!”刘备注视天空,行礼高呼。英灵殿前数万人亦高声附合。巨大的声音直传天穹之上,久久不散。

    倾刻,从天际飘下一股异香,似桂花香,又似香火之香,还如兰似麝。泌人心脾,让人宁心安神。异香最后涌入英灵殿,范围定在英灵殿四周百米左右。

    天生异象吉兆,数万人却不见一点骚动,也没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已经身心皆醉俱服。刘备带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刘备就是他们心目中神圣的主。是天命所归的主,种种异象都不奇怪。

    其实,刘备麾下有一批人都知道,所谓天生异象吉兆,不过人为罢了。如典韦,关羽,黄忠三人,明显感觉到了半空中的异常。只是见其没有恶意,权当不见。

    如田丰,荀彧,郭嘉,蔡邕,郑玄,卢植六人,凭本身高绝的智慧,也心知肚明是仙人之所为。至于说天地,这群人还真没有多少敬畏。天不予,吾自取之!他们都不缺之种勇气和魄力。

    反而是涿郡万民和数万将士们,对天地神鬼深信不疑。甚至把自身命运寄托于虚无飘渺之中。这就是知识被垄断的结果。无知才迷信,无知才愚昧。

    至于说刘备本人,有着穿越者的身份,除了乐见其成,还有逮个仙人来研究下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