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寄锦书来
繁体版

第三百七十一章 前路

    京都的街市已经三日不见行人,若死城一般,但若细看,便能发现门缝窗缝里有不少眼睛。

    “阿娘,我想出去”

    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揪着自己母亲的一角,表情委屈的说道。

    “去去去,不准出去”

    女人惊恐的推了自己儿子一把,眼睛迅速从门缝上移开,警觉的确认了下门栓是否栓好,才拉着自己孩子走向一边。

    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不再用哭闹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更加直接的方式。

    跟你反着来。

    女人拉了几下都没拉动,转身见儿子一脸幽怨的看着自己,忽然心又软了下来。

    “乖宝,听话,等能出去了给你买小素食的金丝糕好不好?”

    孩子手上的劲松了几分。

    一个中年男人声音响起“真是造孽啊”

    声音中难掩惶恐。

    “那么多的尸体,雨水都染成了红色.......”

    “你这挨千刀的,孩子在这说这些干什么,抠你的脚去”面对眼前这个抠脚的男人,女人明显没有对待孩子的耐心,嗓音一瞬间回到了昔日水平。

    男人叹口气,那惊人的一幕他是忘不了了。

    ......

    秋风爽气,日影渐高,日子很快便过去了十多天,四季也从夏走入了秋。

    在京都城城南角楼不远处,一座新的宅院开始动工兴建,算是这座城明显能看到的复苏景象。

    街市上人流不多,有认识的碰见了也是讳莫如深,彼此点头,眼里还有着莫名的慌意。

    皇帝的大丧在十天前办了,万人空巷的街道里只有灵架前行,看起来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按说这国君新丧,京都城里哪有敢动土木的啊。

    这家是拿着太后懿旨的,你说有什么法子。

    对了,太后就是以前的皇后,而皇上也就是以前的太子。

    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叛贼入城另一方面也向众臣证明了太子的能力,之后便顺理成章被推上了皇位。

    年号孝昌。

    推行先皇提出的仁政之策。

    新皇上位,人事自然也会变动。

    比如张宝根,加礼部尚书之职,位列三公,又是皇帝人边的红人,这才几天的时间,身边就聚了一帮人,有人说他是第二个蔡文。

    可是人家可是救过新皇的命啊。

    三十岁就位列三公当属有史以来第一人,志得意满也没什么不对。

    史侯爷依旧在锦州,至于大梁与辽金之间的战局,暂时僵持上了。

    至于史侯爷派来京都的信使,和他带来的消息,早就淹没在了赵文振如今的声望当中。

    至于其他人各有免任。

    都燕伤好而退,拒辞朝廷恩赏,王定六接替都燕的职位,城巡营统领。

    只是这时的城巡营人数是一万人。

    孔知从翰林院升到礼部做了侍郎。

    ......

    “唉,这人都没有,做什么生意啊,你还来要银子,柜里一两银子都拨不出来”

    陆子玉扒拉着手中的账本,一只脚翘起,不安分的抖动着,向赵文振抱怨道。

    “是啊,虽然安定了下来,但影响还没有抹去,这个时候那有人来做衣服啊,是吗?”

    赵文振说这话的时候将手边的一本账本卷了起来捏在手中,可惜陆子玉并没有看到。

    “是啊是啊,人少的很,啊,啊...你干什么?”

    陆子玉抱着头,防着赵文振劈头砸来的账本。

    “你小子,跟我还打马虎眼是吧,到底有没有?”

    赵文振手上动作不停,陆子玉叫苦不迭。

    “有,有还不行吗?”

    陆子玉双手狠狠往下一拉,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放弃了抵抗。

    “行啊陆子玉,现在长本事了,连我都敢骗”

    陆子玉委屈道:“这都一个月没有走出去货了,各处分柜工钱也不少,是快揭不开锅了啊”

    赵文振将账本往桌上一扔,道:“就算这样你也不能吞了这钱,快给我”

    ......

    京都城门外,一头红毛高头马,上面驮着一大汉,状若疯癫,摇头晃脑,一两尺长的长刀抗在肩上,迎着夕阳火色的光芒晃荡着往前而去。

    赵文振拿到钱上马往京都城外疾驰而去。

    “都大哥...”

    男子听见叫声勒停了马,嘴角露出浅笑,胳膊一甩,长刀刚好触到地上。

    “这京都城也只有赵老弟会送我了”

    赵文振下马,拱手道:“都大哥谦虚了,你要不偷摸的走,送的人又何止我一个”

    都燕笑笑,场面略显尴尬,都燕偷摸的走就是为了不让人知道。

    “哦,对了都大哥,这是你在大德成入的股,本金和分成都在这里”

    赵文振将跨在肩上的小包袱递了过去。

    “呵,怎么怕我不回来了?”

    “都大哥路上也要盘缠不是,那就将本金还放着,你拿着分红走”

    赵文振从都燕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他可能还回来。

    “赵老弟,不用麻烦了,没有别的事我就上路了”

    赵文振嘴微张了张。

    “走好”

    一揖倒地!

    “没想到你比我还无情”

    一个干巴巴的声音响起。

    两人同时往声音的方向望去。

    不知何时一个小老头站在那里,面色干黄,头发如蓬草,腰杆却是挺直的很。

    “师父”

    如果说赵文振看到老头时是疑惑,那听到都燕对老头的称呼时就变成了彻底的震惊。

    “韩彦宾是都燕的师父?”

    赵文振执后辈礼,站在一边。

    “还知道我是你师父?这些年也没见你看过我啊,现在要走了也不说一声”

    都燕急忙下马,去扶韩彦宾。

    他也没想到韩彦宾会出现。

    “师父,这些年没来看你实在是情非得已,您也知道,这次走也是想不引您老人家伤心啊”

    “哼,少花言巧语,当年的事我虽做错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还没有原谅我?”

    都燕脸色一沉,“师父...”

    “算了吧,我来就是想告诉你,当年的事为师也是迫不得已,不想遗憾罢了,好了,你走吧”

    说着韩彦宾推开都燕,往城门里走去,身体瞬间佝偻了不少。

    “赵老弟,回去吧”

    都燕说着一步跨上马。

    “都大哥,明诚有一言相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都燕拍马而去,嘴里嘟囔着:“求娃娃,知道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