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党十诫
繁体版

第35章 警方行动

    美国曾经不承认“我们的荣誉”等组织的存在,但美国政府对毒品走私却一直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最近一个时期,警方忽然发现美国市场上和用户消费中,海洛因和可卡因这两类毒品大增,虽然在纽约增加的最多,但也涉及其他各州。经过各州地方警署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却一时没有发现可靠的线索。警方分别对已经被抓获的毒贩,正在严密监视的毒贩与吸毒者,以及完全有证据可以逮捕,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抓到隐藏在背后的大毒枭的贩毒嫌疑人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与排查,但是仍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秘密与那些卧底线人联络,依旧毫无结果。

    一个周末,虽然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美国缉毒署的莱斯利警官还坐在办公桌电脑旁,电脑上跳动着一个一个已经在缉毒署档案中有记载的贩毒团伙与毒贩的名单与案情,不大的办公桌上,已经铺满了公文纸,有些张圈圈点点,有些张反复写了名字,画上了红色箭头,但又被团烂了扔在一旁,有几张根本还就是空白。

    此刻,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我一直在等你,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原来是妻子打来的。

    “我们结婚十周年的日子!”从电话中听出,妻子罗莎琳显然有些恼怒。

    “上周说好一起到‘紫罗兰’餐厅去吃饭的!”

    紫罗兰餐厅,多好听的名字,那是他与还是女朋友的罗莎琳第一次倾心相约,尽心畅谈的地方,但是今日,莱斯利的心情全不在那里。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约了一位朋友,一起分析案情,很抱歉,不能陪你了。”莱斯利在等一位名字很怪,叫作密西密斯的密码破译专家。

    “你陪我?你弄颠倒了吧,谁陪谁呀!”还没容莱斯利回答,“啪!”那边电话挂上了。

    莱斯利一耸肩膀,像孩子一样吐了吐舌头,做了个怪脸。其实在两人之间,发生这样的故事,已经不止一次了。莱斯利清楚,妻子罗莎琳恼归恼,但是她已经明白自己的决定不会改,自己今天的事情很重要。

    但是,他也有些恼,来什么电话呀,打乱思路。他皱眉蹙额,思绪还真的因为妻子的这个电话,有点乱了。他想起,自己是信誓旦旦地说过,一起下馆子,喝酒,一醉方休。但那时自己好像感觉这个案子能够完成,在结婚纪念日带给罗莎琳一点惊喜,顺便也跟不是身为警官的其他什么男人一样,吹吹牛。可是到了现在,案子还如一团乱麻,一点有用的线索和思路都没有。

    “哎,不对,我们的脑子都出了问题了。眼睛怎么只放在我们已知的那些组织和人物身上,掉进那个陷阱和框框出不来。我想想,再想想,对呀,海洛因与可卡因两种毒品同时增加,而且同时在大大地增加,说明什么,说明有新的毒源或者新的毒品贩子和贩毒组织进来,而且是有实力的来头不小的,否则,第一,我们不会一点不知,如同瞎子;第二,贩毒吸毒的数量不可能如此猛增。”

    莱斯利警官豁然开朗,他甚至有些感谢妻子罗莎琳,感谢她打来的那个“恼人的电话”。这他妈的人的思维真是怪了,一刻不停一直集中精力想下去想下去,却成了一根筋,怎么也拔不出来。不留神一打岔,也不知又搭对了哪根筋,他妈的新思路又来了!

    这个时候,莱斯利又想起来了,一个多月以前,好长时间没有和自己上酒吧了的好朋友,FBI联邦调查局电报密码组的密西密斯约自己去喝酒,喝着喝着他说自己一直很苦恼,说自己简直就像失业了一样,现在通信手段那么发达,卫星、可视电视、海事电话、手机、网络,谁还用电报呀,自己快没用了,想改行,上司还死摁住自己,甚至威胁说什么,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用电报的,就是我们,只要还有一个监听电报破译密码的,就是你,密西密斯!

    今天,是密西密斯主动给自己打电话,约自己,从电话里听得出来这家伙有点兴奋,问他为什么,可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告诉见面再谈。不会是从他们那头搞到了点案情的线索?

    莱斯利等了一会,密西密斯果然兴冲冲地来了。他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几张电报稿纸,摊在桌子上。

    莱斯利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眉目,跟自己刚才在几张纸上乱七八糟地瞎画瞎写没什么两样,他甚至觉得,人生识字糊涂始,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与经验,想事,想不明白了,正好身边手头搁着几张纸与一支笔,于是随便拿过来瞎写瞎画,如果过几天再看,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天在写什么想什么。

    但是,密西密斯的眼睛中却开始透露出狡黠的笑容。

    “没看出什么来吧,要我来告诉你?”

    莱斯利看得出来,他在将自己的军。

    “你先闭嘴。”莱斯利也是个愿意应对挑战的人,也愿意玩脑筋转弯之类的游戏,他宁愿自己再动动脑子。

    他又拿过密西密斯带过来的那几张纸,仔细地看。他这会看清楚了,几张纸的质地与样子都不一样,那上面的数字倒都是由阿拉伯数字一组一组地排列组成的,但文字却不同,有英文,有西班牙文,但还有一种文字他却是看不懂,但是,聪明的他也猜到了,这位密码破译专家又是在破译什么,就跟以前有过的多少次一样,这家伙一旦破译什么有了点眉目,就来跟自己臭显摆,打哑谜,或者玩智力游戏。

    “别看了,别那么看了,看了你也不懂,省点吧。”这家伙开始半是得意半调侃:

    “怎么样,案子快破了吧,聪明的大警官。”

    “你这家伙找揍是不是,你死乞白赖的约我,害得我连自己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都忘了,遭媳妇一顿抢白,就是为了等你到这么晚来听你气我?”

    “哟,那倒真的是我的不是了,赶明我给嫂子去请罪,给你表功,再给你补过结婚纪念日。”

    “越说越离谱了,结婚纪念日还有补过的吗,听说过提前过的,没听说过过后补的,说正经事吧。”

    “我找你当然和案子有关。要破这桩案子也离不开你。我们这里是得到了一点信息与线索。”

    “一周之前,国际刑警组织的万尼警官来找我,说是哥伦比亚和缅甸警方偶然间发现一个阶段内无线电报联络多了起来,但不是用明码发的,截获后却不会破译,但是他们怀疑与毒品贩子的活动与毒品走私有关,转告美国的国际刑警组织,并向我们求助,看看能不能破译。喏,就是这个。”说着,他拿过那几张不同国家所用的电报稿纸:

    “这上面写的是西班牙语,哥伦比亚是西语国家。那张写的是缅甸语。”密西密斯指给莱斯利看,“如果把这些数字和语言按照通常的意义来理解,会不知所云,全都没有什么确切的意思。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好几天,刚开始也搞不懂,理不出个头绪来,只能猜,猜他们用了密码,但密码是什么,在哪里,一点线索也没有。还不像“二战”时英美盟国密码破译专家掌握了或者破译了德军和日军的军事密码,截获了他们的许多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集结和发动的时间地点,如美国专家帮助中国破译了日军向重庆轰炸的密码,从而减少了平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但是后来,我却发现了在这些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数字与文字中,有一定的规律。不管是在西语、缅语还是英语中,包括用数字转译成西语或者缅语,都有几个词或者几个字反复出现,有规律地出现,我统一将它们转换为英语,就是这么几个词汇。”

    密西密斯边说边将一张纸翻转过来给莱斯利看,同时又从莱斯利的办公桌上另拿了一张纸,顺手写了下来,只见那几个词汇是:

    “山花、驴友、羊肠、佛国、哥伦布……”

    密西密斯又接着说:

    “凭这些词语,我几乎可以断定,它与贩毒集团的贩毒活动有关,但是,我仍然不能将他们顺成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关于毒品活动,我没有你专业,需要求得你的帮助,我们一起将它破译。”

    两人一起埋头仔细看那些词语,反反复复地看,将这些词语不断地打乱了又重新组合,看看能否从中找出连贯的意思,看看能不能激发出一些有用的联想和想象。

    “要是有点酒就好了。那会让思维更活跃更敏捷一些。”莱斯利明白密西密斯并非调侃,虽然说起来,像他这样的人,这样的破译密码的工作,聪明与冷静是最基本的品质,时刻都要保持理性,但有些时候,也极需要灵感,酒这东西,好像能够燃烧神经末梢,激发神经突触,活跃脑细胞。

    “抱歉,这是办公室,可没有酒。”莱斯利认真地说。

    正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家庭手机”响起来了。为了安全与保密,莱斯利身上带着两个手机,一个办公用,一个只对家庭成员才用。

    “莱斯利,你在吗,还在办公室吗,密西密斯那家伙也在吗?”

    是妻子罗莎琳。

    “在,都在。”莱斯利生怕再惹出什么事来,简短地回答。

    “那好,我现在就在你们的楼下,我上去啦,这就上去。”

    “啊哈,她来了,太好了,一切都没事了。”莱斯利这才感到肚子咕咕叫起来。他知道妻子还是心痛自己,给自己和密西密斯送饭来了。妻子太善解人意了,她知道自己一定是跟“狐朋狗友”的密西密斯在一起,因为这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果不其然,妻子罗莎琳带来了自己爱吃的意大利西西里风味的比萨饼与几块牛排,还真的给密西密斯带来了酒,不过就一小瓶,她知道他们有要紧事,少喝点提神醒脑,喝多了误事,她才不让密西密斯多喝呢!

    “民以食为天”,真理在哪国都一样。酒肉穿了肠,两人提了气,几乎是头碰头地趴在那几张纸的上面看了又看,画了又画,写了又写。

    忽然间,俩人几乎同时“嗷”的一声兴奋地叫了起来:

    “猜出来了,知道了,弄清楚弄明白了!”

    “你说!”

    “你说!”

    “你先说!”

    “你先说!”

    “要不这样,咱俩谁也先别说,一人一张,写在纸上。”

    他们两人飞快地写完,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慢翻过来。

    “哈哈哈哈……”两人开怀大笑。只见两张纸上写着一模一样的破译的意思:

    山花指罂粟等毒品,驴友指贩毒人,羊肠指走山间小路运输出来,佛国为缅甸,哥伦布指哥伦比亚。意思为:毒贩购买了大量的毒品,走隐秘的山间小路从缅甸或者哥伦比亚运出了毒品,定好接应办法、方式等。

    而且,他们又很快弄清了电报往来联系的对象。缅甸毒贩与哥伦比亚毒贩联系的目标都指向现在由李蒂安领导的李吉特家族。

    莱斯利和密西密斯立即将他们对电报的破译报告了上司。联邦调查局FBI也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分别转告了缅甸和哥伦比亚警方,各国警方与国际刑警组织撒下了天罗地网。他们共同密切监视所有同李吉特家族来往的组织与个人,密切关注李蒂安以及他的法律顾问罗杰斯。因为他们按照电报上显露出的线索,调查出不久前正是罗杰斯先后出访了缅甸“金三角”和哥伦比亚“银三角”。他们还了解到,罗杰斯曾经亲自从哥伦比亚“招聘”了一批“女艺人”,并且已经越境进入美国。现在想起来,这些女人以艺人甚至明星的身份大张旗鼓地进入美国,警方与民众只注意到了她们的演员身份,唯其如此,甚至为他们能够顺利来到美国而大开绿灯,却忽视了她们可能的另一种身份,她们可能已经利用作为女人的“优势”,将毒品“夹带”进入了美国。而那可能只是李吉特家族的尝试与大量走私毒品的前奏。此刻,警方经过重新审视,判断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女艺人一定会利用自己可以来去自由的方便,并且利用在美国的演出大受追捧的影响,继续干着“夹带”的勾当。

    事实证明,警方的判断十分准确。在纽约机场安检处,他们从再次进入美国的两名女明星的身上,查出了数百克可卡因。

    随后,警方搜查了罗杰斯的住所。虽然现场并未搜出毒品,但是却看到了他起草的几份电报稿,证实他确实是在利用电报与缅甸和哥伦比亚贩毒集团联系。

    原来,李蒂安领导的李吉特家族自从初步与金三角和银三角大毒枭建立联系后,就开始走私行动。为了行动隐秘,李蒂安采纳了罗杰斯的建议,他们放弃网络、手机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反而拣起日渐抛弃的电报,利用密码发报联络,以躲避警方的耳目。

    联邦调查局FBI立即与国际刑警组织和缅甸、哥伦比亚警方合作,在两国有可能成为毒品走私的山间小路,以及海关、机场等要害地点秘密设卡严密盘查,陆续又抓获了一些毒品贩子和李蒂安的手下,令李蒂安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