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三百年传奇
繁体版

44. 花蕊

    宋朝大军到达成都后,孟昶率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蜀国大臣全部向王全斌跪拜。王全斌骑在马上哈哈大笑,真可谓风头无二,得意之极,平定蜀国的头功非我莫属。

    孟昶拿出城中的金银财宝和牛羊酒肉犒劳宋军,王全斌也借机看到了倾国倾城的贵妃(花蕊夫人)。

    十多天后,东路的刘光义才率领军队从长江到达成都。孟昶照例赠送刘光义财物并劳军,规格标准与王全斌的相同。这引起了王全斌的不满,毕竟攻下成都的首先是他,而不是刘光义。

    孟昶投降后,宋朝得到了蜀国的45个州、198个县。

    朝廷很重视这里,派参知政事吕余庆担任成都知州,管理行政事务。吕余庆是重要的大臣,派他前来任职体现了赵匡胤以文臣治国的理念,而王全斌作为收服蜀国的主帅,专管成都的军事。如果放在前朝,王全斌就是全权管理此地的土霸王,说不定又会成为不服朝廷管束的“蜀王”。

    宋军从伐蜀至孟昶投降共计66天,后蜀国虽有十几万军队却无力抵抗。

    四川历来是易守难攻之地,但三国的刘备、前蜀的王宗衍、后蜀的孟昶,在位的皇帝均不过父子两代。

    三国时期的魏国派钟会、邓艾灭掉蜀国刘禅是四个月,后唐的郭崇韬灭前蜀用了30多天,王全斌灭后蜀用了66天,历史总是惊人再现。

    ……

    赵匡胤诏令把孟昶护送到汴京,当时,成都有数万百姓在途中为他送行。据说送行的场面绵延数百里,有数百人悲痛欲绝,孟昶也掩面痛哭。

    孟昶沿长江,经江陵、襄州到达开封,赵匡胤亲自在崇元殿接待,宴请孟昶家人及蜀国文武大臣。朝廷授孟昶为中书令,封秦国公,那些归降的文武大臣也都有封赏。

    原副宰相伊审征被封为右屯卫上将军。原宰相李昊因有引荐孟昶之攻,拜为工部尚书。就连被俘虏的原枢密使王昭远也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

    赵匡胤特意为孟昶一家提前准备了五百间房屋,孟昶接受宴请回府,不知为何感觉府内阵阵作痛,每天都不见好,孟昶也没多想。

    965年六月十一日,也就是孟昶到达汴京开封七天后,却突然去世,时年47岁。孟昶的死因不详。

    宋朝廷追赠他为尚书令、楚王。

    ……

    孟昶的母亲李太后思念儿子心切,整日茶饭不思,赵匡胤派人询问她有什么要求。

    李太后说:“我本并州(太原)人氏,吾儿已不在,我想回并州养老,如果圣上允许,定当感激不尽。”

    “并州已被贼人刘钧占据,当前还不能前往,待我平定北汉之时,定当实现太后的愿望。”赵匡胤道。

    原来,这李氏是蜀国先帝孟知祥的贵妃,她原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妾室,后被赐予孟知祥。孟知祥征伐蜀地,留下来担任西川节度使、成都尹,他称王后,封李氏为贵妃。

    李氏生下儿子孟昶,孟昶继位后,尊李氏为皇太后。

    这李氏整日在汴京心情悲凉,以泪洗面,他对着儿子的遗像说:“你不能为父亲的江山社稷去死,却选择苟且偷生,到最后仍不免自取其辱。我一直忍着不死,就是因为舍不得你,如今你已不在,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盼头?”

    李氏精神日渐萎靡,不久就撒手人寰,追寻儿子的冤魂去了。

    赵匡胤下令把孟昶和李太后都安葬在洛阳。安葬之后,孟昶的家属姬妾仍回汴京,花蕊夫人免不得要进宫谢恩,感谢赵匡胤对家人的照顾。

    此时,赵匡胤的第二位夫人王皇后已死去一年多了,王皇后死时只有22岁,生下的子女都已夭折,赵匡胤还没有续娶。今见花蕊夫人绝世无双,就把她留在后宫作为妃子。直到两年后,赵匡胤才又娶了大将宋(延)偓之女宋氏入宫,后来成为宋皇后。

    花蕊夫人入宫后,赵匡胤又把赐给孟昶一家的五百间房屋收归朝廷。这孟昶赔了国家、赔了夫人、还赔了身家性命,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

    太监还顺手把孟昶所用的夜壶拿到宫中,原来这夜壶是用七种宝物装饰而成,非常精致,赵匡胤不知何物,看了也爱不释手。

    太监道:“这是孟昶每天用的夜壶。”

    赵匡胤一听,立刻就生气了,“怪不得蜀国亡国,夜壶就这么奢侈,真是活该。”随后把这个宝物摔个稀巴烂。

    孟昶英年早逝,并且事发突然,后人多猜测孟昶之死与赵匡胤想收纳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有关,但无历史考证。

    ……

    据传,花蕊夫人精通诗词,流传下来的《花蕊夫人宫词》收录她的很多诗词。

    有一天,花蕊夫人悲愤之时写了一首诗,名字为《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位后蜀的花蕊夫人对亡国很沉痛,也对误国者很痛恨。花蕊夫人虽然入了宋朝的后宫,但她心里想的还是孟昶。

    某一天,赵匡胤来到花蕊夫人的房间,只见上面挂了一张画像,有点眼熟。于是问:“这是谁的画像?为何挂在此处?”

    花蕊夫人情急之下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赵匡胤不便发作,也就没多说什么,他心里猜测是孟昶的画像。

    而送子之神的故事,也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晚清时候,百姓把张仙男身像改成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有点像观音菩萨了。

    花蕊夫人的结局也不太好,传闻她卷入了宋朝的继承人事件,被晋王赵光义杀害了。这事也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