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三百年传奇
繁体版

8.兵围

    赵匡胤做了殿前都虞候,已成为殿前禁军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性格豪爽、谈吐不俗、爱交朋友,整天与禁军的将官们在一起,大家也很喜欢他。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与殿下柴荣长期呆在一起,关系非同寻常,大家也都愿意与交往,这样也可以借机接近柴荣。

    有一天,赵匡胤与各位将军在小校场演练回来后,大家因为高兴,就一起到汴京大酒楼喝酒去了,

    赵匡胤说:“各位兄弟,我们出生入死,朝夕相伴,前番得胜归来,大家都有封赏,好不快活,今日我请大家喝酒,务必要尽兴而归啊。”

    酒桌上,将军们的酒杯你来我往,划拳猜酒令也出来了。

    酒至半酣,都快喝醉了,赵匡胤环顾一周,又提议说:

    “我与各位将军朝夕相处,性格相投,大家共保大周江山,无不尽心尽力。主上年壮英明,如果我们能结成金兰之好,必能更加同心协力辅佐我主统一天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石守信说:“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当初都在枢密使郭公(郭威)帐下当差,结成兄弟就更加亲了。”

    李继勋、王审琦等人也都表示附和同意:“这样也好,我们就谁也不是外人啦,今后也有机会常喝酒了,谁当了大哥谁就多请客啊。”

    李继勋叫来店小二,立即置备摆设香案,大家就在案前插香为盟,以酒洒地,共同结为兄弟,相约同生死、共患难、决不食言。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的军职最高、年龄最大,大家称为大哥。在李继勋的带领下,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人重新入座,结为“义社十兄弟”。

    ……

    北汉主刘崇在高平兵败后,穿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乘着契丹所赠送的黄骝骏马,率一百多骑兵逃跑,勉强进入晋阳。这个黄骝马因为立功,竟然也被封赏,享受三品的待遇。

    契丹大将杨衮也率领他的军队北上,屯驻在代州(山西代县)。

    北汉收拾残兵,失散的军士逐渐到晋阳聚集。

    刘崇下令修缮武器装备,加固城墙,准备再战。并向契丹再次请求救援,契丹主答应发兵援助。

    ……

    高平之战后,形势对后周很有利,北汉的汾州(汾阳市)、辽州(左权县)、岚州、宪州、石州(离石县)、沁州(沁源县)、忻州纷纷归附后周,后周边境一下子扩展了几百里。

    面对大好形势,柴荣更加踌躇满志,他决定继续征讨刘崇,此时仅是高平之战后一个月的时间。

    柴荣这次仍然力排众议,不顾大臣和将军们的劝阻,亲自北伐。任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统领征讨大军,符彦卿也是柴荣的岳父,他的大女儿符氏做了皇后。

    后周军进入北汉境内后,那里的百姓长期苦于北汉的暴政,纷纷用食物和马酒迎接后周军队,控诉北汉的沉重赋税徭役,希望后周军进攻晋阳。

    后周军很快抵达晋阳城下,环绕晋阳城驻扎,长达四十里。

    北汉主刘崇在高平县刚战败,还没缓过气来,军队也还没修整好,只好固守晋阳城不出来。

    ……

    后周军虽然乘胜获得了北汉数州,但由于战线不断拉长,后勤补给不够。而且后周军的顺利推进也导致军纪松懈,经常发生抢掠百姓的现象,北汉的百姓感到失望,又对周军坚壁清野,周军获得补给困难。

    主帅符彦卿与诸将奏请柴荣:“晋阳是老城,城墙坚厚,眼下久攻不克,军粮不足,供应不济,不如暂且撤军,等待时机再行讨伐。”柴荣当然不答应,赵匡胤劝说也没用。

    但接下来的形势变的对周军越来越不利,前锋史彦超轻敌冒进,率领几十个骑兵巡逻时,在忻州遭遇了契丹大队骑兵的埋伏。

    双方遭遇后发生激战,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救援,史彦超战到筋疲力尽,几十个骑兵全部被杀死,史彦超也同时被杀。

    连日又大雨不停,军士生病的很多,士气不振。

    954年六月初,柴荣只得同意撤军,被围困两个月的晋阳城解围。周军撤回后,此前所夺占的州县也都被迫放弃。

    ……

    但雄心勃勃的柴荣没有甘心,继续养精蓄锐,他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

    他问左谏议大夫王朴:“王爱卿,你博学多才,你估计朕可以当皇帝多少年?”

    王朴答道:“陛下英明,臣孤陋寡闻,以我的学问来推算,三十年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柴荣欣喜地说:“如果按照爱卿所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达到太平盛世!”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高平之战中禁军将士不用命、不能战的一幕时时浮现在眼前。柴荣决心改革禁军,他下诏:

    “朕坐镇中原正朝,但周边诸侯林立,各自为政,我虽有心统一华夏大地,但目前之禁军实力不济,士不出力,将不用命,却又骄横傲慢,每遇大敌不逃即降,实不可用。此前的各朝之所以失去皇权,多是军队不强的原因。如今的御前诸班军士是先帝时组建的,并未认真遴选和训练,大多是贵族和近亲子弟,待遇优厚,容易获得升迁奖赏,但经历战场较少。长此以往,先帝的宏图大业何日能成?朕思前想后,决定由殿前都虞候赵匡胤代朕整顿禁军,张永德、李重进尽力支持,望诸将不辜负国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