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火葬场再就业
繁体版

第十四章东平郡王

    昼轻舟立于高台上,垂眸看向楼下不远处众人的清谈宴会,忽然下人又抬了缸荷花来,一众人围着花写诗,看样子大抵是有一个写得不错,众人围之夸赞,声音能远远地传些过来,忽然又有一个生得极艳,却又极清的美人走出来说了句什么。

    众人的表情或是不满,或是幸灾乐祸,唯有她,表情平淡,毫不怯弱。

    竟让人想起清荷,不蔓不枝,飘渺如云,但又有清荷没有的冷肃,像一把镶嵌了昂贵宝石却仍旧无比锋利的匕首。

    旁人质疑,她提笔便写。

    她的仪态与气质极佳,还有上位者的镇定威压之感,压纸提笔,拂袖站立都极有规矩,若非久居宫中,礼乐分明,很难养成这样的气度。

    昼轻舟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浅浅笑意漾上桃花眸,有意思,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规矩居然像皇室贵胄出身。

    昼轻舟用玉扇摇摇一指顾怜幽:“那是哪家的小姑娘?”

    其中一个下属恰巧知道,连忙道:“那是顾廷尉家的二小姐,但生母去世早,廷尉大人早些年颇是宠爱,常带在身边,出入诏狱,前些年属下还在诏狱,见廷尉大人办案时,这姑娘就常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不过倒是不见她参与上京贵族的聚会,这还是属下在诏狱之外的地方见到她。”

    昼轻舟颇是觉得意外,却是扬扇垂眸一笑:“在诏狱长大的姑娘?原来是那个丫头。”

    在诏狱长大就不奇怪了,难怪身上有股杀伐果断的上位者气息,在诏狱跟着她父亲,可不就是一句话断人生死么?

    昼轻舟不免觉得有些好笑:“想来十年前,她还跟着父亲审过本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顾廷尉见他还要行礼叩拜。

    “待人散了,你下去把她写的那首诗拿上来看看。”昼轻舟扶着栏杆,眉眼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看看她能写些什么东西。”

    而宴席上,顾怜幽对上云薄的视线时,却只是淡淡道:“云公子的诗写得极好。”

    她淡漠疏离的表情像冰刃往人心里扎。

    不等云薄再说什么,长公主的人便来请顾怜幽前去高阁观景,而抬头一看,长公主果然立在高阁上浅笑看她。

    顾怜幽立刻上了高阁,只余云薄看着她背影,看着她步步远离。

    以前大抵都是顾怜幽看着他的背影,如今却是他看着她的背影。

    他冷峻俊美的面容微滞,心中苦涩。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若他早一点意识到,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顾怜幽上了高阁,看见长公主身边跟着那位老道长,心中立刻有了定数,行礼道:“长公主殿下万安。”

    栖如摇着圆扇悠悠笑道:“无垢道长,您瞧瞧这姑娘,生得如此艳丽出众,怎么会有段孽缘呢?”

    无垢只是淡淡笑着,落下一子:“天地待众生皆平等,并不感情用事,这姑娘虽清骨出众,今世却确有一段孽缘。”

    顾怜幽眉头微皱。

    这和前世说的不一样,上辈子,这位道长明明说的是她受花神庇佑,有一段命定之缘。

    无垢却并未看顾怜幽,而是轻轻笑道:“姑娘,贫道有句诗,不知你愿意听否?”

    顾怜幽垂眸道:“道长请说。”

    无垢看着棋盘上的棋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有些事情,未必如眼前所见。”

    顾怜幽淡淡道:“道长可否再指点一二。”

    无垢轻声安抚她:“其实未必孽缘,换个方向去看亦是良缘,只是无关男女之情,姑娘不必怕所托非人。”

    竟暗指她方才写的那首诗,看来长公主的耳目确实快,她方才写下,便已传至此处。只是她依旧云里雾里。

    顾怜幽平静道:“多谢道长。”

    栖如却忽然转移了重点:“顾姑娘,本宫此处有不少才俊的画像,不知是否愿意一观?”

    顾怜幽虽然不明白刚刚无垢在说什么,但欲借长公主之力去见一个人,是她本来的目的。既然说到了点子上,顾怜幽自然不会拒绝:“臣女愿意一观。”

    长公主摆摆手,便立刻有侍女举着一幅幅画像上前,依次在她面前展开。

    顾怜幽根本没有选,扫视一圈直接便锁定住了她此行的目的,走向中间那幅画像。

    栖如始终含笑看着她,徐徐道:“顾姑娘,这可是东平郡王。”

    东平郡王,出了名的孟浪风流,家中妾室成群,青楼常客,又受陛下忌惮,根本没有世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顾怜幽却低下头,含笑道:“臣女失仪,只是看着这幅画像觉得极美,便情不自禁上前。”

    栖如挑眉一笑。

    “想必你心里也清楚,本宫是欲替你牵线,但东平郡王生来风流,虽然位高,恐怕并非最好的选择。”栖如摇着扇子,虽是笑着,眼神盈盈却仿佛可以看穿顾怜幽,“你还要选他么?”

    顾怜幽跪在栖如面前,语气中向往,仿佛真是实话实说:“其实臣女曾见郡王打马过街,众人望尘而拜,紫骝骏马,金辔雕鞍,神采英拔,可堪帝京之荣华,臣女一见倾心。”

    “哦?原来还是早就种下的缘分。”栖如用杯盖拂开茶沫,漫不经心道,“东平郡王确实生得俊美出众。”

    昼轻舟之貌,甚至与昼玉都不相上下,只是昼玉出尘,昼轻舟潋滟,这两个侄子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既然是早就种下的缘分,那本宫自当撮合,毕竟本宫最见不得有情人一心空付了。”栖如放下茶盏,却忽然抬眸凝视着她一笑:“顾姑娘,确定是他吗?”

    顾怜幽垂眸咬唇,一副害羞模样。

    栖如却忽然收起笑意,悠悠戳破她:“听闻太子殿下晕倒的时候你在旁?”

    顾怜幽伏跪,却镇定道:“臣女不知何处传来如此谣言。”

    栖如垂眸看着她:“别紧张,如今已然查明前因后果,只是有人看见你往静室的方向去,猜测而已,真正刺杀太子殿下之人已查明,与你无关。”

    “谢长公主还怜幽青白。”顾怜幽俯身跪拜,“臣女实在冤枉,不知何人开这种玩笑。”

    可她这么说着,表情却平静无波。

    她有意露出马脚,有意让栖如知道这一切。

    栖如悠悠道:“行了,本宫无事要问了,来人,送顾二小姐回去吧。”

    顾怜幽又是一拜,下人们将她送下高阁。

    栖如却遥遥看向她:“这个姑娘聪慧之极。”

    太子想必是有意要娶顾氏之女躲避月氏掌控,毕竟放眼整个朝廷,只有顾氏的女儿最合适,最难惹陛下忌惮,顾氏又只有顾怜幽适婚。

    顾怜幽扒了太子的外衣给月慜披上,督察自然一下就查到了月慜身上。

    顾怜幽也算漏了,满府都是栖如耳目,暗卫遍布,一切都逃不过栖如的眼睛。

    月氏本意是要毁顾怜幽清白,拔除对手,栖如是知道的。

    因为那侍女本就是她的人,提前便将月氏所有打算告知了她,若是无人帮顾怜幽,栖如自然会帮顾怜幽一把,免得清白被污。

    但没想到,太子入内了,大抵是想借英雄救美俘获顾怜幽芳心,好引其相嫁。

    但更没想到的是,顾怜幽这个泼天大胆的,居然灌晕了太子。

    太子醒来后也只字不提晕倒前曾见过顾怜幽。

    如此,问题便大了。

    而且月氏下的还是凄月散,有催情之效。

    查出来的所有线索都指向月慜,无论是侍女还是那件衣服。

    如此便是月氏心怀鬼胎,要迷惑太子,急着生米煮成熟饭,嫁给太子。

    就看陛下怎么想了。

    月氏本就受忌惮,外戚独大的悲剧前朝不是没有发生过。

    就看陛下能不能容忍月氏一直做皇后,并且还有算计皇室之意。

    自古以来外戚独大,若不能杀君掌朝,必定满门抄斩。

    有陛下插手,太子被迫娶月氏为太子妃的压力,一定清减不少。

    太子不用刻意苛求娶一个身份合适的人替代月慜,以避月氏控制。

    这姑娘也就此逃过一劫,不必卷入皇室斗争。

    聪明,实在是聪明。

    只不过,这姑娘怎么就确定,太子不会供出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