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繁体版

第三章 入伍

    深夜时分,夜已沉寂,但我却没有一丝睡意。晚间归家后,我和弟弟二人自是一溜烟地跑到小校场中。两人各持兵器,在那里你一句“敌将报上名来!”我一句“汝乃何人!”地玩了起来,毕竟谁不向往这样的日子呢。都想当在世名将,都想打遍天下无敌手。

    手中攥着那封皮质书信辗转反侧,毕竟这个呆了十五年的家从明日开始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虽说男儿志在四方,但离别之际还真是有些依依不舍。家母早逝,父亲也未曾有过妾室。这宅中除了常年统兵时常出入的父亲外就只有一些临时聘来的佣人了。父亲也不懂多少人情事故,或者说压根不在乎。事到如今,连我都快忘记自己的诞辰是何年月了。明天是弟弟诞辰,但看父亲给我们派发的任务八成是要就当无有了。如果不是父亲提起,连我都忘了明天是弟弟的生日。

    虽说董伯父对父亲算是大方异常,但父亲手上却从来没有过多少余钱。为了打造一支战力过硬的亲兵,父亲的那些俸禄无一例外地全都砸入其中。再加上我兄弟二人如此多年的演武讲席及家中佣人的开支,自是相形见绌。

    父亲说过,统军在外一支号令自如的亲兵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就是你手足的延伸,将帅为了避免各都统校尉自立山头。时常会在各部之间互换部曲,但有的时候战事可不会等你慢慢操练他们。一支精通精准传令,协同指挥,军纪严明的亲卫必不可少。否则哪怕你足智多谋,也会和三岁小儿统军一般毫无分别。

    第二天一早,我和弟弟急忙穿戴好行装各自拎起自己的斧子踏上了从军之旅。而父亲早于清晨十分就已驾马离家前去各县收拢部曲了。雇来的佣人们也连夜辞退离开,家中此刻就剩下我兄弟二人。临别之际二人立于门口本想说些什么但反而一阵无语,互相望着都有那么一丝尴尬。朝夕相伴十五年,第一次分别却是不知作何感想。

    “走了。。。”

    “嗯,走吧。。。”

    “记得把门锁上。”

    “锁了我顺路去趟仲颖伯父那把钥匙给他好了,日后再会!”

    “再会!”

    说完弟弟就背着自己的包袱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而我则走向另一头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弟弟昨晚顺手抓走的是文才将军的信件,而我手上的自然是给忠明将军的信件了。不过段将军也早已不在府上,而是转入郊外驻地随时准备开拔。才起之时,自是感到腹中有些饥饿。但家中已然没有了佣人。只好来到曾经常来的一家面馆要了些吃食充饥。

    “哟,徐公子这么早出门是怎么了?听说董太守可是要开拔去平叛了?那公子八成是要一道随军出征了呢。小的在此祝公子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到时候得胜归来可别忘了我等小人,只要再多来店中用食小人就满足了。”这店小二一看我来自是恭维异常,毕竟我给他的银两可从未缺斤少两。店中的客人自然也是多多少少地恭维两句,这么多年过去说真的早就习以为常。但是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吃完后,我也自然是一路东问西找地来到了驻地。

    “禀将军,小人徐公恒前来报到。此乃家父信件还望将军过目。”其实董卓军中现在很是奇怪,各校尉统领都曾担任过各阶将军。只是身处河东一郡之地被迫压缩了官职,虽说按官职父亲他们都不应当被称作将军但是私下军队中却也没谁敢叫他们为都尉或者校尉的。

    “许久不见,曾经的徐家小子不想已是如此之大了。但是这封信着实让本将军有些难办啊。。。十余年被困河东,军中编制一再压缩轮换,但还从未招揽过新兵。如今军中哪怕是大头兵当年在西北可也都是什长级别的。你父亲却硬要我安排你去当大头兵这不是为难在下嘛。。。原先西北军中哪怕什长为了现在一个大头兵的位置都要挤破了头,伍长以下都只能暂时充当轴重兵。现在就算你想去前沿送死可都是没这位置了。”段煨略微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本以为当大头兵应该是个容易之事,但没想到段将军一盆冷水就给我浇了个通透。但我一黄口小儿确实没什么资格和入伍数十载的什长们去较量。西北边军和中原军差距还是很大,宗族固然重要但是这入伍时日和军功却更为突出。与中原太平不同,西北常年羌胡作乱,大小军功无数。哪怕大头兵手上都有不少的军功,但是常年战事这人员损耗替补却也频繁。想要快速升官的怎么滴都得去边关,但现在河东这的董卓军可不一样。十多年前,东羌被灭。西羌退居荒野。原一干军中骨干没了敌人,自是被朝廷提防全困在这小小的河东郡中。细细想来,现在我一个尚未及冠的小子想和他们抢位子自然是在白日做梦。

    “你随你父亲习武用斧一十七年,在军中除了私兵外可是实属异类。一杆大斧子往枪阵中一立,这不明摆着告诉人家你与众不同不是。这样吧,武职暂时还是有些困难,但是军中文职空缺还是挺多。既然是徐家长子,担当个小文职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也符合你父亲的要求。正好,帐下随军司马的身边还缺一些传令参谋。你就先去那里任职好了,等有了些军功再做调职。”

    说完就给了我一块牌子,让我去军需处领些东西。就这样,我也糊里糊涂地走了出来。本以为终可上阵征战四方,却变成了个文职。。。虽说传令之后如果有需要可以暂时执掌兵权坐镇指挥,但是我并不觉得我能指挥得动这帮叔叔辈的老兵。但也还算好事,最起码比去当个轴重兵强。。。一想到这,原本郁闷的心情再一次舒畅了起来。

    七拐八拐地跟着领路的去到军需处领了东西后,再来到营地边上的一座小军帐中才算真正到了地方。段家段纪明作为凉州三明之一,自是在西北深受氏族爱戴。在段煨军中虽说依旧文人稀少,但相较于其他四部已经算是多的了。军司马作为校尉副手虽说是最低阶的将,但好歹不是兵了。并且身为校尉的参谋还是需要一些文化的。这个位子在中原地区多半都是宗族子弟的仕途起点。

    “小人徐毅徐公恒,拜见司马大人。今入大人帐下任职,还望司马大人多多指教。”入帐一看坐于中央的却是一个中年人。而作为我的直属上司,这个军司马却是看上去和家父年纪相仿。但他身上的气质却更像李文优先生,八成也是个文人墨客。但是说真的能在军中任职除了参谋祭酒以外位子的文人可一点不多见。因家父多年调教,从小就对文优先生尊重异常。说实话,按照常理。文优先生已然是我二人师尊,但是李儒为了防止牛辅等人开始提防他拉帮结派跟他对立。就一直未曾有过收徒之念,一心一意作为董伯父智囊辅佐身旁。现在见到了看上去很像,年纪却还大些的就不自觉用上了以前的习惯行起了学生之礼。

    “阁下属实有礼了,在下只是一介司马而已算不得什么官。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罢了,不必如此。”

    这一拜是拜得他心惊肉跳,要是人家不知道的一传出去还以为他骗人徐家大公子给自己当学生呢。虽然来投靠同乡的段煨混到了这个副手的军司马之职已是不易,但没想到此前做的倒是有些过了。在军中的名望有些紧张,再加上常年无战事段统领的声望反而没什么长进。忠明已经有些开始提防自己,生怕自己反客为主了。最近一直在往他手下参入新人,这上头无人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在下,贾诩贾文和。平日里唤我贾司马即可,实在是无需如此大礼。”

    而其他的那些同僚们却直接以下官身份开始称呼他们自己。这一弄反而让我有些尴尬了。。。这会才终于想到为何前番在面馆之中为会感到奇怪了。有的时候实在不是我想利用身份嚣张跋扈。只是父亲在董伯父军中名声太大,人尽皆知。这走到哪里都是恭维父亲之人,说真的看得起我本人的我自认为没几个。但父亲这个名字压在头上,实在是有点困扰着我。父亲本为寒门自是极其厌恶仗势欺人之人。从小就是如此教育我和弟弟,这以后要是被父亲看见了少不了一顿抽。这让我自己摆脱父亲影响的任务还真是艰巨啊,看来只有等正式开战尽可能地获取军功了。

    为了避免尴尬,只得以收拾行囊为由匆匆离去。来到了住房营帐之中,匆忙在自己的铺位放下行囊之后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处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我可一点不想日后被当成花瓶一般地供在那无所事事。嘶。。。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