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偶匠开始修仙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之地

    陆无双带其人马离去。

    喧闹的官道上无人踪影,只余下地面横躺的几具江湖客尸首。

    许风冒头出来,循步走至黎右身前,俯下身,感知得黎右尚有残存气息。

    许风沉吟半响,盘膝坐地,双掌渡过内力给黎右,

    并从背后木匣中取出山林中采摘的珍贵药草,为黎右敷上,内外兼用。

    待黎右伤势不再恶化,胸口伤势扼住,许风才起身,俯瞰横七竖八的几具尸体,

    一个个摸过去。

    龙门镖局不愧是大门大派,

    看不上这些穷寒酸的江湖客身上的碎银,

    可与卫景厮混许久的许风,信奉一个勤俭持家,就不能放过蚊子腿上好歹算上的肉了。

    摸了两人后,得来些许银票的许风来到最后尸体旁,蹲下身子,认出此人乃是率先出手与那史溥心厮杀的好汉。

    好汉至死手中仍紧攥着那根深铁长枪。

    许风捞摸其尸,感受得此人仍有心跳,犹豫片刻,渡过一缕内力,剩下的听天由命。

    许风没忘记自己与卫景分道扬镳的打算,一者寻木宗踪迹,二则是招徕江湖人手,为卫景往后对付仙门积蓄势力。

    在许风眼中,黎右这位妻子被仙门掳走,一心追寻修行术以找仙门麻烦的老乡是上好的拉拢对象。

    至于另外那位拎枪好汉,许风觉得其人悍不畏死,若侥幸未死,

    拉拢过来倒不失为一左膀右臂。

    倒是那车厢里的长条木箱,也不知有甚么宝贝,竟被那寒山观偷梁换柱,弄个假玩意儿糊弄天下江湖人。

    黎右挂着一口气,一双大眼迷糊睁开,浑浑噩噩,难辨人间地狱。

    从乐南城出来,往北行走,那位在乐南城地下江湖称王称霸的大佬,现了原形,似又成了当年那位从老家赶至城中,漂泊无定,没见过任何世面的毛头小子。

    江湖与偏安一隅的乐南城不同,来往人高手如云。

    便如黎右年前初入江湖时遇到的一位外劲高手,他与那位勉强入外劲的半吊子高手偶有摩擦,两人做过一场,仗着气力惊人,内力境高手都不在话下的黎右险些死于其人之手!

    若非跟随黎右左右的那位臂膀雕蟒的小弟以死相护,黎右当真要栽在那不讲武德的老阴人手中!

    回想起自己那位忠心耿耿的小弟,

    黎右面露悲戚之色。

    死去那绰号‘悍蟒’的小弟,黎右曾在铜皮手下时的一场江湖厮杀中救过他一命。而‘悍蟒’显然是将知恩图报视作人生准则之人,自那日起,

    他便跟在黎右身侧,以他马首是瞻。

    打下乐南偌大势力,身为左膀右臂的‘悍蟒’居功甚伟。

    黎右喟叹一声。

    ‘悍蟒’当日死后,黎右便将自己得来身上所有的银子给了另外一位绰号‘熊罴’的小弟,令他带着兄弟们在那座小城安顿下来。

    而他自己,则继续寻自家妻子游娘踪迹,听闻有强横宝物至此,故来劫镖。

    黎右是个明白人,江湖上高手甚多,而且自家又去不自量力地与那群神仙对抗,八成九死一生。

    他为寻媳妇,死则死矣,可他那群当年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苦命兄弟,可不能白白送了性命。

    那群兄弟打小都是苦哈哈,过得苦日子,跟着他还没享几天福啊。

    黎右怔怔望天,一位人影映入眼帘。

    黎右抬抬手,半遮阳光,这才从轮廓中认出此人。

    同为乐南人,在木偶铺一面之缘,后又都在阳古山上一道救过人,并且与周飞虎相识,黎右自认得许风。

    许风缓缓顿下,伸手探了探黎右生机,见无大碍,面容如沐春风,眸中闪烁摄人幽芒,“黎右,我知你想要实力,入我门派如何?”

    黎右恍然,“是何门派?”

    “昆仑山。”

    “门主,卫景。”

    “我愿入。”

    ————

    卫景与风木叹寻一客栈住下后,卫景独行出青竹镇,绕了一圈,至乔峰木偶猎杀江湖人的地方,眉心金光闪烁,笼罩一具具尸体,复刻一个个特性,纳入汪洋特性海中。

    卫景操纵着乔峰木偶掀开盛秋露衣的匣子。

    一尺不足的长袍映入眼帘,袍色雪白,其上篆有繁杂的金文,字极小,以小衣之形,难以分辨字样。

    卫景将乔峰木偶牵扯数十丈外,尔后操纵木偶朝雪白衣袍上灌注真气。

    嗡然一声。

    雪白衣袍陡然涨大,其上密密麻麻的金文脱离白袍,随金文脱离,白袍消失化作氤氲,由实转虚。

    金文萦绕乔峰周身。

    咻——

    闪着璀璨光芒的金文依附乔峰表皮,氤氲纠缠,白袍显现。

    适才穿着不讲究的乔峰换上一身干净白袍。

    颇为不搭。

    卫景操纵乔峰木偶凌厉地随意挥舞两招,除却天灵那根丝线吸纳真气多出些外,并无其余不适。

    卫景眉梢一喜。

    据那轻音派大师姐所言,将这袍着盖于身,邪袍会抽吸气血,一次出招,便对躯体造成一次不小负担,损坏根基。

    但以木偶之身,去穿此袍,似并无那等担忧。

    如此乔峰木偶实力更上一层楼呐!

    见衣袍无异状,卫景手指一勾,乔峰木偶如雷电般奔至卫景身前。

    破风声刺耳。

    乔峰木偶速度得大幅提升。

    卫景凑近袍子,肉眼窥探。

    那白袍上小若蚊蝇的金文比方才大了数十乃至百倍,终于能瞧见其上字迹。

    寻了半响,卫景找到开头。

    前前后后通读一遍,瞅了半响,卫景看出这竟是一练气修行法!

    此法门修行倒是与《血刀经》有些许相似之处,皆是首重炼气血,气血浓厚,稠似浆,浓如蜜,爆发身重千百斤,速如狡兔,猎如猛虎。

    卫景前后仔细研读数遍,将其上下统统印入脑海之中,一字不落,才回过神。

    卫景手指轻动,乔峰木偶天灵那根丝线霎那粗壮,真气倒灌入秋露衣之上,雪白衣袍幻化氤氲,若隐若现,金文萦绕木偶周身,随之缩小,凝聚于乔峰木偶手心。白雾汇拢,一件精致小袍浮于指端。

    将小衣置于匣子里,卫景嘴角弥漫笑意。

    收获颇丰。

    ————

    西域东西数千里长,南北千里宽,号称百国林立,那是一邦城即算上一国的虚指,实则满打满算,西域上千城,共三十六国。

    其中,龟兹乃是诸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国,统有百八十城池,势力冠绝西域诸城邦。剩下的其余诸国,大者百余城,小者一城。

    前朝并未开拓西域疆域,及至今朝,尤其是当今圣皇践祚,为与北方朝廷狄人抗衡,屡次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说服西域诸国,拉拢依附我大恒,奈何西域诸强明白骑墙两边挂的好处,迟迟吊着大恒胃口,不轻易许诺下甚么。

    圣皇陛下派遣使者,次次有蜀地绫罗,云烟绸缎,有景德青瓷,有淮北佳酿,皆乃天下最顶尖的上等货。比于真金白银都要珍贵。

    松散联合的西域诸国如一位多情又心机深沉的女子,东边大恒来者之物,来者不拒,北面大狄送来的皮革茸参,亦皆收下。

    来往三次后,圣皇陛下瞧处西域诸国的心思,勃然大怒,直下令挥兵十万西向。

    与大恒十万兵卒一同抵达的还有北狄数万的控弦之士。

    两方人马兵临城下,各自相互牵制,只驻兵域前,不动分毫。

    大恒与北狄都不想留下时机为堆放所趁。

    于是各驻兵于外,派遣使者往西域诸国内,拉拢谈判。

    其中暗流涌动自不必言。

    值得一提的是大恒执节使者塞班,其人先后两次入西域,皆立下滔天大功,封侯拜爵。

    塞班首次出使,带人往西域门户夜善国,只是夜善国受限北狄,且当时北狄使者已至,夜善国对大恒使团态度颇为冷淡,知晓其中内情的塞班当夜直接率手下端了北狄使者的驻地。夜善国王见木已成舟,不敢对付大恒使者,从而归附大恒。

    第二次出使,更具传奇性,塞班借夜善国千余兵卒,先后灭掉俩不从王化的小国,之后裹挟大势,平推过去,或当机立断杀国王,或弑其相,包括龟兹在内的诸国,不敢反抗,纷纷选择依附。

    塞班一人,令整个西域尽数归于大恒囊中。

    北狄那陈兵数万,最终在两方人马夹击下,只得退守北疆,不再觊觎西域。

    因此之后有圣皇陛下称‘塞班一人,胜百万师!’的溢美之词。

    之后西域设都护,诸国皆收辖于西域都护之下,塞班为首任都护使。

    至如今,数十年已过,西域沐浴王化二三十年,其中不少已心甘情愿自称我大恒子民。

    龟兹城。

    正值壮年的龟兹国主高坐踏前,目光锐利地为俯视台阶下躬身的一位老者,“康相,寒山观说寻到了那件秋露衣,不知如今送到了何处?”

    龟兹国主当今三十余岁,鼻下留有两绺胡须,头戴金灿灿的沉重王冠,双臂耷在座椅两侧,大马金刀,气势鄙人。

    康相微躬身子,“老臣有罪。”

    “我们为防寒山观那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宝物被大恒那些江湖人抢夺去,特委托两方人马押镖。

    明面上乃天下第五陆无双坐镇的龙门镖局,暗地里实则是大恒江湖一毫不起眼的小镖局押送。

    谁知,走漏了消息,暗面押送我镖物的那镖局糟了劫匪,秋露衣也被大恒江湖人夺了去……”

    龟兹国主勃然大怒,手下一拍违背大恒制度的雕龙座椅,气机一荡,座椅连带着地面,整座空荡大殿哗哗作响。

    “康相,寒山观观主是你任命下的罢?

    不是说万无一失,万无一失么!

    他就我给带了一个这般的消息?

    康相,你应当知晓秋露衣上那练气修行法对我龟兹大业有多重要!

    我西域诸国,江湖实力虽不差,可比于大恒天下,仍不值一提啊。”

    康相面无表情,“国主,老臣自知晓其中利害,大恒那便传来消息,言说宝物被一位不知来历的高手抢走。

    那高手最擅拳脚,据说其掌法意境极深,同境之下无敌。

    咱们的谍子探究那不知名的高手身份时,听到青安郡冒出来一势力,叫什么昆仑山。

    并且昆仑山中的一位高手与抢夺咱们宝物的那人多有相似之处。

    若没出错的话,应是昆仑山抢夺走秋露衣无疑……”

    龟兹国主猛吸一口气,适才发泄两句,胸中的郁垒之气消去大半,他沉吟半响,皱眉道:

    “康相,你知道我及冠时曾游历大恒南北数年,其中形胜山水以及各大势力都曾探听得。

    可我从未听过大恒有甚么昆仑山。

    莫非是近几年才创建的江湖山门?”

    康相摇摇头,“老臣正派遣谍子查。”

    龟兹国主点点头,舒展眉头,“康相,适才冒昧了。”

    康相嘴角轻扬,“国主在老臣面前如此并无不可,但若有旁人在侧,老臣还望国主莫要喜怒行于色。”

    龟兹国主颔首,面目朝东而望,“大恒近些年专于塞北战事,国内民生多有凋敝,听闻大恒北方几郡已有饿殍流民泛滥。

    康相,我西域诸国合兵一处,自大恒之西一路直奔神京,其兵卒皆驻扎塞北,以及四处边疆,国中空虚,我等定可一战定乾坤,报下当年塞班杀我龟兹先王之仇!”

    康老人眉头一起,垂下的眼帘挑起,望着眼前雄姿勃发的雄主,劝道:

    “国主,我龟兹城不过二百,人丁不过三百万,聚拢兵卒三十万可东行而去,但我等在大恒国中的布置仍有些还没完成。

    待那些江湖势力真正地为我所用后,内外相合,到那时十拿九稳再悍然进攻不迟。”

    龟兹国主问道:“康相,如此说来,那我寒山观当下观中有多少高手了?”

    “国主,寒山观中,收拢化境高手十余人,外劲高手数十人,其他更是数百之多。

    至于观外江湖,化境高手也有二十上下人,外劲高手至少也有百人,其他内力高手,便不必多提了。

    而且不止如此,还有其他一些小门派……”

    两人言语之中,寒山观竟并非是大恒江湖势力,而是西域龟兹国主的人?

    滑天下之大稽!